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參賽作者:劉銘君 楊安琪 郭林鋒 張婧 吳淑娜
指導老師:古麗娜 呂小輝
所在學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作品簡介: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近郊的鄉村地區也面臨著整體搬遷安置、居住形式小區化的趨勢。由于區位環境、生活方式以及鄰里關系與城市住區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些安置住區的環境景觀設計應有別于城市住區,既能與周邊的田園風光協調、又能為延續傳統的鄉村生活方式提供相應的交往、交流空間,同時通過引入生產性景觀傳承傳統的農耕文化。
項目以西安市鄠邑區草堂鎮逍遙園新型社區為例,在對居民(村民)原有生活方式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煉傳承傳統鄉村生活的景觀空間原型結合新的居住區空間結構進行轉譯,從而構建一種基于傳統鄉村生活方式的,能夠滿足熟人社會日常交往的,以生產性景觀為主的新型城市近郊住區景觀模式。
▲ 西安村落索引圖
▲ 基地分析
▲ 居民行為活動
▲ 城市邊緣現狀分析
▲ 城市邊緣社區景觀策略
▲ 彈性模塊設施一
▲ 彈性模塊設施二
▲ 空間功能模式轉換一
▲ 空間功能模式轉換二
▲ 空間功能模式轉換三
評委推薦意見1:
設計者選擇則了城市邊緣社區這一普遍存在卻少有人關注的領域進行設計研究,通過對場地研究和分析,總結了此類場地和人群的生活需求,務實而又創造性的對場地空進進行了梳理和改造,解決場地問題,對當下城市中諸多類似社區的改造和提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評委推薦意見2:
以城市近郊安置區為選題,著眼于我國城鎮化背景下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類生態系統的矛盾,切入點精準。對場地上的社會經濟系統及其與自然生態系統的關系進行了細致分析。設計方案從原住民社區和城市生活兩方面提煉了空間模式,進行模塊化設計,并強調彈性概念,有新意。設計表現尚可,部分局部表現形式較有亮點。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