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訪談  /  正文

青年設計師關午軍:立足本土設計,多學科融合創新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委會 2024-08-14 來源: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委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青年設計師專訪活動正式啟動,通過分享他們對于設計的獨到見解和創作理念,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共同討論青年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向更加創新、可持續和包容的方向發展。

微信圖片_20240814094335.jpg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青年設計師專訪活動正式啟動,通過分享他們對于設計的獨到見解和創作理念,充分發揮優秀人才的示范引領作用;共同討論青年設計師的社會責任,推動社會向更加創新、可持續和包容的方向發展。


本次邀請到的嘉賓是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景觀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關午軍先生,他多年來從事景觀實踐、理論研究及教學工作,立足“本土設計”理念,秉承“研究性設計與設計性研究”相結合的原則,著眼于景觀學、生態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交叉互動。



訪談嘉賓

圖片

關午軍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景觀建設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城鄉園林景觀

分委會委員

中國公園協會園林規劃設計分委會秘書長

中國建筑學會園林景觀分委會副秘書長

國家科技部評審專家




訪談正文


CLA:請您簡單地介紹一下自己。


關午軍:大家好,我是關午軍,現任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生態景觀院副院長、總工程師,至今已有18年的工作經驗。這些年,我也見證了中國風景園林事業重要的階段性發展,主持并參與了眾多設計項目,涵蓋生態修復、城市公共空間、城市公園、產業園區等類型。


CLA:可否請您同我們分享一下您的代表性設計項目,在項目設計中又有遇到過哪些挑戰?


關午軍:當然可以,我主要分享幾個比較有特點和挑戰性的項目吧。首先想分享的是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總體生態修復項目。這一項目規模非常大,規劃面積達到1513公頃,生態修復面積達到214公頃。


整個項目工作歷時六年完成,我們主要面臨的挑戰包括:北方地區高海拔、地形復雜、氣候嚴苛、生態脆弱,如何進行大尺度的生態修復?在國內經驗空白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頂尖場館的建設?同時,我們還要考慮設計不僅滿足奧運會賽時的比賽需求,還能滿足賽后的持續運營需求。


作為綠色奧運的北京樣板,這個項目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工程技術實力和文化自信,也得到了國際贊譽。賽后,這里轉變成了一個大型的生態度假區,成為北京的一大特色打卡勝地。



圖片

圖片

圖片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總體生態修復項目 ?張錦影像工作室


其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北京副中心綠心起步區景觀設計項目。項目面積約50公頃,位于北京副中心核心區,包括大劇院、博物館和圖書館三大城市地標,以及文化區、起步區。


我們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利用統一的景觀底盤、景觀元素來統籌市政、建筑、地鐵、交通等復雜功能?如何用景觀的手法來將所有功能以最合理、最舒適的方式串聯起來?目前這一項目已經基本完工,我們也以它為起點繼續向大運河北側延伸,進行更加系統性的研究。



圖片


北京副中心綠心起步區景觀設計項目?效果圖

圖片


圖片

北京副中心綠心起步區景觀設計項目??關午軍


最后想分享一個比較有特點的項目——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工程。作為重慶市“一號工程”,我們圍繞重慶市兩江四岸核心區,在沿線總計2.4公里長的濱江空間及朝天門廣場進行系統研究,開展更新設計工作。目前已完成全部方案設計,進入工程實施階段,朝天門門洞及碼頭大臺階已如期基本完工。


設計團隊以生態與文化為價值導向,依托現狀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十余處獨具特色、新舊交織的市民共享節點,對兩處城墻遺址提供了保護展示方案,作為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的城市濱江空間更新工作,具有典型性和借鑒價值。



圖片


重慶兩江四岸核心區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工程 效果圖?


CLA:您認為影響項目設計的重要因素有哪些?一個優秀的設計團隊/設計師要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素養?


關午軍:一個項目如果能夠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絕不僅僅是設計方面的單一作用。首先,決策方、建設方、主管甲方、具體施工方、設計方等各方之間的契合點、價值觀和具體方法都需要達成一致,才能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作品。


其次,項目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與業主的良好溝通。設計團隊和業主需要共同討論和思辨,帶動所有人往同一個方向努力。此外,設計團隊需要非常虛心地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包括上級、平行合作方的意見,以及使用者的反饋。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匯總這些意見,并用專業知識客觀分析,才能得出最優的設計方案。



圖片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總體生態修復項目——設計團隊現場踏勘與設計討論 ?李秋晨



作為風景園林師,我們在許多項目中扮演的更像是綜合性導演的角色。我們的專業教育使我們具備美學、工程、生態、規劃、造價和文化等多元化的知識,這讓我們能夠在專業領域統籌和協調各方,總控全局。


舉例來說,我們在修建公園等城市公共空間時,需要考慮安全性、結構堅固性、生態友好性、美觀性等方面。不同專業的人在各自領域會比我們更有優勢,但我們需要綜合所有這些因素,得出一個最優解,這就是風景園林師的專業素養所在。因此,我認為在復合型項目中,設計團隊需要發揮總導演的作用,帶領不同的團隊,將各自的優勢凝結在一起,這樣才能將項目做成功。



CLA:您多年來不僅從事景觀實踐、理論研究,還有參與高校教學工作。請問您對于青年設計師能力及素養提升方面有哪些建議?


關午軍:目前,國內的景觀設計教育在基本功、法律法規和軟件應用等方面已經非常出色。但近一兩年的情況讓我們認識到,需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城市運營思維。


我認為,從設計、策劃、規劃、建造到運營是一個完整閉環思維。傳統上的設計院和設計團隊大多只關注規劃、設計和建造,認為這些是我們的本職工作。然而,現在我們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我們也需要考慮項目如何持續運營、如何有效地花費每一分錢。例如,雖然從城市美學角度來看,阿納亞的設計并不算特別驚艷,但其核心在于早期就將城市建造與城市運營相結合。這種從城市運營出發的思維,對我們的設計實踐有著重要的啟示。



圖片


vivo總部園區設計項目 ?張錦影像工作室


未來的景觀設計師應該盡早轉變觀念,培養高質量的運營思維。例如,在規劃一個公園時,可以考慮誰來運營其中的咖啡館?設計師完全可以自己投資、運營這些項目,這樣不僅能帶來更有價值的設計,也能創造出更多的實際成果。青年設計師應盡早轉變觀念,將城市運營思維融入項目設計中,這將為景觀設計領域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CLA:您一直秉承著“研究性設計與設計性研究”相結合的原則,您是如何看待一些創新性技術在項目設計中的應用呢?


關午軍:我一直秉持著非常歡迎和積極的態度。我認為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是為了更好地解放生產力、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未來即使AI能處理大部分重復性工作,人類在設計中的角色依然重要。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涉及到人類情感和創意的溝通。


在城市建設和設計過程中,決策者、資本方和施工方之間的情感溝通和相互信任是至關重要的。這種人際間的交流和信任,是機器在短期內無法替代的。設計學與傳統的工科或文科不同,是一個獨特的領域,具有統籌和創作性。我們不是通過實驗得出新型的產品,而是通過點石成金的創作性過程,匯總所有信息后,產生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優秀設計。



圖片


吉林豐滿電站工業遺址更新改造項目??張錦影像工作室



未來AI肯定會在設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恐慌的理由。相反,我們應該擁抱技術,將其作為提升自身能力和效率的工具。盡管未來會淘汰一些設計崗位,我相信仍會有大量真正熱愛設計的人留下來,他們將繼續創造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CLA:對于有志于從事設計領域的年輕設計師與在校大學生們,您有什么建議?


關午軍:面對新技術的迅速發展時,我認為景觀設計師應該以積極和開放的態度去迎接這些變化。首先,要有信心,景觀設計這個專業依然非常有魅力和成就感。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問自己是否真的熱愛這個領域,并樹立清晰的職業路徑。


其次,學習和工作時需要帶著“賺錢”思維——我所謂的“賺錢”是指項目的自我造血和可持續性。通過可持續發展的思維,可以更好地參與到項目的后期運營中,將整個產業鏈做得更加細致和高質量。


此外,未來的景觀設計師可以結合更多的跨學科知識,如金融、管理、AI等。設計學本身是一個通用學科,能夠解決非常復雜的問題,通過與其他領域的結合,我們可以拓寬視野,打破學科邊界,避免走進狹窄的死胡同。



圖片

圖片


vivo總部園區設計項目 ?張錦影像工作室



雖然新技術的變革會帶來一定的恐慌,但這也是一種機遇。這正好為我們提供了更多時間去提高我們的專業深度和廣度,并且技術的進步將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方向。未來的設計師不僅僅是局限于傳統的設計工作,而是能夠跨界發展,形成“設計+”模式,創造更多的價值。


總之,我希望年輕的設計師們能夠積極適應新技術的變化,不斷提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多元知識,保持開放的心態,迎接時代的變革。



CLA:如果學生想要留在大學任教,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應該做哪些準備?


關午軍:景觀設計行業和學科這幾年有了顯著變化,包括一級學科的調整。這種變化不是降級,而是一種轉型。觀察近幾年的國際、國內走勢,我們可以看到學科的轉型使得景觀設計變得更加實用和具體。


如果學生未來希望在大學任教,現在需要的準備與之前有所不同,首先需要更多地擁抱市場和具體項目。作為未來的教師,除了教學和科研這兩項主要工作外,更需要關注實際項目的需求。教學和科研的終極目的不是為了教學而教學,也不是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為了實際項目的應用,為了讓人們能夠安居樂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圖片

圖片


吉林豐滿電站工業遺址更新改造項目??張錦影像工作室



未來想從事教學的學生,需要深入參與實際項目,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在科研方面,需要注重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為行業發展和學生就業提供切實的幫助。建議學生在做學術研究的同時,拓展跨學科知識與視野,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CLA:您能介紹一下您所在的央企在招聘設計師方面的要求嗎?


關午軍:這兩年,我們確實都遇到了一些經濟下行的壓力。但是,作為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我們的項目儲備和研究方向依然豐富多樣。對于人才的要求,我們始終歡迎更多水平高、有志向從事這個行業的青年加入。總體來看,這幾年對于招聘人才的要求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我們更看重他們的綜合學習能力,除了基本功之外,還希望他們能保持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用自己的方法把事情做好。


對于那些具有積極心態、綜合學習能力強的年輕人,我充滿期待和信心,相信他們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不斷進步。




采訪 | 邱成,邵麟琳
編輯 | 田樂
策劃 | 周明波
媒體發布 | 馬哲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成立于1984年,隸屬中國科協,掛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簡稱CLA,成立于2016年底,是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下屬分支機構。由多位來自生態、地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城市規劃、環境工程、土木工程、景觀設計及新農村建設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聯合創辦。針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CLA提倡以景觀學為應對途徑,使之成為集認知與分析、規劃與設計、營建與管理的科學和藝術結合學科。


The Committe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bbreviated as CSUS-CLA, was founded in 2016, and is a branch under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SUS).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SUS) is affiliated to the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ttached to the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SUS-CLA was co-founded by a number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the fields of ecology, geography,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ivil engineer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rural construction.?It has more than 200 individual members from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enterprises, and more than 30?corporate?members, until the end of 2021.




  • 給Ta打個賞

25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