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什么還稱“古都”
admin
2006-12-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那些屬于上一輩的記憶,只會永遠存在老照片、老段子里。舊時天橋繁華的景象仿佛不那么真實了。 單弦《北京人兒》里有這么一句話:“要是哪位老北京離家二十年再回來呀,
那些屬于上一輩的記憶,只會永遠存在老照片、老段子里。舊時天橋繁華的景象仿佛不那么真實了。
單弦《北京人兒》里有這么一句話:“要是哪位老北京離家二十年再回來呀,保證您是,找不著家門兒……”這話可不是信口胡說,現如今的北京,您甭說二十年,就是出門三年,回來就一定轉向……
這不,新聞里又在說:為了解決居民集中消費的需求,北京規劃并完善了60個區域商業中心。在上個月舉辦的2006城市商業流通京津國際論壇上,傳出了這個給五環外居民帶來稍許欣慰的消息。藍島大廈則是更早就看好五環外的商業設施真空地帶的企業,與擅長商業地產的金隅集團一拍即合,主營中高檔商品的藍島金隅百貨便應運而生。
今天的北京猶如一個投鏢游戲的圓靶,空落落的紫禁城就是靶心。在毫無章法的胡亂投射下,不知從哪里就冒出一些全新的小區。1990年之前,這座城市還沒有商業中心,也不需要這樣的商業中心。而今,一座挨一座的商場拔地而起,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華麗。形形色色的國際建筑設計師來到這座城市,參與這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區域建筑設計。
但是,現代化的東西越多,我們就越難想像爺爺奶奶口中,那美麗的老北京風貌,但是作為傳統藝術的傳播者,我還是喜歡聽聽老年間那些故事……
長輩說,老年間的北京城遠不及現在的城市面積,方方正正的護城河,清晨迎來稀稀疏疏遛早的練功的天橋藝人。閑來信步,三步五步便已出了城門?,F在的海淀早已成了城區的一部分,那時卻算是城外荒郊。
舊時城區,低平接壤的院落,窄窄的街道,唯一打破沉寂的就是緩緩飄過的那些各具特色,十分有趣的叫賣聲,那時的百姓大多掙錢極少,除了吃飯活命沒有余錢,聽了這樣的叫賣聲,掏錢時反倒更覺痛快。
可如今我們只能通過傳統曲藝作品欣賞到這些民間藝術,傳統相聲《買布頭》、《八大改行》、《買估衣》,都生動幽默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其中不乏相聲藝人精湛的、令人捧腹的語言技巧。比如在表現買估衣的時候,其中一個人在吆喝:穿上我這個棉襖,您在冰地里睡覺,在雪地里去“沖嘴”去吧,你怎么會就忘了冷了?另一個問,怎么都不知道冷呢?這人又道:把你給凍挺了……
今天的北京,我們這些半大小子、亭亭玉女已不可能在生活中聽到這些悠揚的叫賣聲,那些屬于上一輩的記憶,只會永遠存在老照片、老段子里。舊時天橋繁華的景象仿佛不那么真實了,但進入老北京的茶館,由如今的相聲表演者擺好方桌,穿上大褂,拿起一塊醒木,打起一副竹板,幾十分鐘的時間,我們還是可以踏踏實實的,聽完一個屬于我們北京人的、老年間的故事……
有傳統才談得上發展,那些才華橫溢的老藝術家們,無一不想把那些古老而珍貴的傳統藝術為我們后人留下。
正因為有了這些老傳統,如此現代化的北京城,才依然被稱為“古都北京”。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