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展示北京古都風貌保護成就
admin
2002-10-14
來源:景觀中國網(wǎng)
蓮花池、先農(nóng)壇、菖蒲河、明城墻……近年來,北京保護古都風貌力作頻出。其速度之快,手筆之大不僅讓北京人吃驚,也讓那些常駐京城的外國人咋舌。昨天,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府新聞
蓮花池、先農(nóng)壇、菖蒲河、明城墻……近年來,北京保護古都風貌力作頻出。其速度之快,手筆之大不僅讓北京人吃驚,也讓那些常駐京城的外國人咋舌。昨天,市委宣傳部和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境內(nèi)外新聞機構的70多位記者,就古都北京的保護問題對市文物保護部門進行集體采訪。隨后,美聯(lián)社、路透社、法新社、俄通社等近40名境外記者又興致勃勃地游覽了日前剛剛開放的明城墻遺址公園。
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北京是一座文物眾多的歷史文化名城。在進行大規(guī)模城市建設的同時,北京十分重視保護古都風貌工作。2000年,市政府下決心每年撥款1.1億元搶修文物,至今撥款總額超過3.3億元,近百項珍貴文物修繕一新;此后,北京又制定了《人文奧運文物保護計劃》,從2003年起,每年投入1.2億元用于全市文物保護。這兩項措施,為北京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經(jīng)濟后盾。
2002年9月,北京出臺了《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為保護古都風貌立法。它提出從整體上保護北京舊城,對歷史水系、傳統(tǒng)中軸線、皇城、舊城“凸”字形城廓、道路及街巷胡同、建筑高度、城市景觀線、街道對景、建筑色彩、古樹名木等10個方面提出具體保護要求。北京文物保護分三個層次:第一,對舉世聞名的老皇城進行整體保護。第二,對歷史文化保護區(qū)進行成片保護。在已確定的第一批25片保護區(qū)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第二批15片,其中30片位于北京舊城,占地面積1278公頃。第三,對朝阜路等體現(xiàn)北京古都風貌的特色街區(qū)進行保護。
文物的騰退及環(huán)境整治一直是北京文物保護工作的難題,涉及單位、居民多,歷史遺留問題十分復雜。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領導下,這個難題的解決取得歷史性突破。圓明園遷走了615戶居民和11個駐園單位,解決了百年遺留問題,使圓明園得到全面保護。明城墻遺址公園建設,遷走居民2600余戶,單位79個,是北京文物保護史上最大的騰退工程。先農(nóng)壇、天壇神樂署、白塔寺西路、袁崇煥祠等一大批文物得以搬遷騰退,菖蒲河、地壇南壇墻、皇城根公園等通過搬遷整治還原了歷史面貌。兩年來,近6000戶居民在文物騰退中喜遷新居,十多萬平方米的文物得到“解放”。
隨后記者們參觀了剛剛竣工的明城墻遺址公園。從東便門角樓向西望去,昔日平房林立、環(huán)境臟亂的三角地已不見蹤影,展現(xiàn)在面前的是一幅蒼勁古樸的圖畫。一片廣闊的綠地,簇擁著一道青灰色的古城墻。綠地中芳草萋萋,樹木離離,鮮花灼灼;城墻上殘垣依舊,城磚如昨,古風猶存。園中甬路上,三三兩兩的游人,或漫步,或拍照,賞新景,憶舊貌,怡然自得。
四十歲的白文春是東便門地區(qū)的老住戶,他娓娓講述了自己過去在這里的生活經(jīng)歷。白文春說,他4歲起全家就搬到明城墻腳下,一家人在一間3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住了將近40年,三代同堂的日子令他終身難忘。除此之外,院子里沒有自來水,沒有廁所,冬天的夜里,冒著寒風到幾百米外上廁所的滋味別提有多難受。這次政府恢復明城墻遺址原貌,白文春的父母獲得了50萬元的拆遷補償,如今,老兩口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老街坊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明城墻也為京城新添一景。
白文春的經(jīng)歷引起了中外記者的興趣,大家興致勃勃地向他提出了各自的問題。“你喜歡現(xiàn)在的明城墻遺址公園嗎?”“你覺得北京的歷史重不重要?”……白文春說,他非常喜歡現(xiàn)在的明城墻遺址公園,這正是這片土地的原貌,昨天他還曾來此參觀呢。他也喜歡北京的歷史,那是勞動人民留下來的東西。當年他們家的大雜院就挨著東便門角樓,每天都有很多外國朋友來參觀,但他們不敢讓外國人看自家的大雜院,因為太破了,現(xiàn)在這兒漂亮了。英國《經(jīng)濟學家》雜志記者李泰說,明城墻遺址公園現(xiàn)在這樣很好,很漂亮。越南通訊社記者阮友升說,越南也面臨著舊城改造的問題,可以借鑒北京的做法。
發(fā)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