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在近期網絡熱議的瑞典事件中,據悉,警方將三位中國游客拉上車后,開到路標為skogskyrkogarden的空地處,讓他們自行下車。被部分媒體報道為“荒郊墳場”的此地實際為何?
“Skogskyrkogarden”中文可譯作林地公墓,是始建于二十世紀初、由岡納·阿斯普朗德( Gunnar Asplund)與西格德·勞倫茲(Sigurd Lewerentz)完成的合作設計。公墓以其簡約的設計風格,對自然與死亡最大程度的尊重,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墓園設計方式,是現代景觀設計教科書式的經典之作。
▲ 冥想地與倒影池
去年九月的一天,我從瑞典陽光明媚的西岸坐了一夜大巴到了斯德哥爾摩,直接從夏天邁入深秋。主火車站的清晨六點,讓我看到了色調清冷,寒冷的,真正的北歐。
而這個位于斯德哥爾摩南郊的墓地,便是北歐景觀的一個典型的代表。
▲ 冥想地與十字架雕塑
斯德哥爾摩林地公墓始建于二十世紀初,岡納·阿斯普朗德( Gunnar Asplund )與西格德·勞倫茲( Sigurd Lewerentz )合作贏得了設計競賽。競賽方案完成于1914年,1917年開始建造,直到1940年完全落成(設計者之一阿斯普朗德同年去世,也葬于墓園之中)。
彼時的歐洲正處于一戰結束后百廢待興之態,二十年代后各國經濟開始恢復,現代主義運動進行地如火如荼——包豪斯校舍、巴塞羅那德國館、薩伏伊別墅等大量現代主義經典建筑都在這個時期誕生。而在林地公墓中,阿斯普朗德和勞倫茲置入了很多傳統的建筑元素,讓它更像是一個古典主義向現代主義發展中的過渡之作。
作為兩個建筑師的作品,林地公墓的主導元素并不是墓碑或者教堂,而是墓園中的植物,地勢和軸線共同營造的景觀。
His work lives on.
▲ 墓園平面示意圖
從地鐵站出來以后,不加猶豫就找到了通往墓地的道路,因為在墓地入口外的道路有兩排樹陣,將人引至入口開闊的石墻。
▲ 墓園入口引導樹陣關系圖
▲ 地鐵口通向墓園的引導樹陣
▲ 墓園入口的石墻
▲ 墓園入口的石墻
沿著狹長的石墻甬道前行,便能望見了墓園的主體。
令人意外的是,場地的軸線并沒有跟主建筑形成直接的關系,最長的一條軸線由場地最高處的冥想地( The Meditation grove )至墓地深處的復活教堂( Chapel of Resurrection ),形成了一條視線通貫的長軸( Seven springs Way )。
▲ 墓園兩條軸線構成非對稱十字
設計者通過樺樹,松樹,云杉三種不同體量的樹木在這條路上營造出一種漸進的沉重氛圍。當哀悼者沿路前往復活教堂時,感受到陽光漸漸地消失在眼前,道路愈加黑暗,而抑郁感也逐漸沉重。
▲ 不同植物組合的主軸線(圖片來源于網絡)
▲ 墓園漸進壓抑的主軸線
▲ 主軸線的盡頭——冥想地
而另一條軸線由林地教堂( Woodland Chapel )出發,與主軸線形成一個不對稱的十字。一如墓園的入口、右側的山丘和十字、左側的墓地和教堂以及通向圣十字教堂的門廊——都采用了非對稱的組織方式。
▲ 林地教堂,另一條軸線的起點
因此,英國建筑師托尼·弗萊頓( Tony Fretton )認為林地公墓的景觀雖然有著強烈的象征性,卻并沒有強調某一特定的信仰。他甚至稱之為「異教徒的建筑」。這與當時瑞典已經開始承認其人口信仰的多元化的歷史背景緊密相關。也就在林地公墓完成后的十一年,瑞典將宗教自由寫入了法律。
▲ 倒影池
位于場地高點的冥想地無疑是林地公墓的一個高潮。而倒影池則如同序曲與高潮間的過渡。這個長形水池將散落在幾個方向的元素組織在一起,形成一種新的秩序。
▲ 冥想地、倒影池、十字架雕塑的關系
▲ 前往教堂的路標
▲ 教堂(墓園中有三個教堂,為整個墓園最主要的建筑)
▲ 教堂
▲ 教堂
▲ 教堂
▲ 教堂主建筑門廊雕塑
繞過倒影池,走向建筑師阿斯普朗德的靈樞,它的凝望之地,便是冥想地。這是場地中最為顯著的場所,無論你走到哪里,一眼總能看到這群天邊的孤樹。
我閱讀這個方案時曾疑惑于設計者對景觀極為獨特的想象,等我真正慢慢認識這片土地時,才逐漸理解他的愿景。
▲ 冥想地上一片孤樹
瑞典南部風貌與中歐極為不同,地廣人稀,地勢多為連綿卻不高聳的山丘。同時因地處高緯之故,黎明與黃昏都格外漫長。在山路上緩步而上,望見遠處山坡上的樹林在夕陽的余暉中的剪影時——我明白了那并不是想象,而是對故園景觀的凝練與重現。
而在阿斯普朗德的靈樞之上刻著這么一句話:「His work lives on.」
于長眠之地,永遠凝望自己的畢生心血,何其有幸。
A time to born, a time to die.
說到墓地,難免談及生死。人們往往覺得談生死太沉重,所以總是諱而不談。而在墓園中的閑逛,讓我看到了死亡背后不那么沉重的一面。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墓園里的墓碑,甚少疏于打理。每一個都仔細裝飾,裝飾者非常真誠地用這些行動告訴逝者:「我們依然愛你。」——仿佛他們逝去的家人只是長眠。這讓我深切地感受到,死亡是逝者的終結,也是生者的驛站。
在一些家族墓地的墓碑上也能看到,一個家族的漲落興衰,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也有一起白頭偕老的幸福,而無論痛苦還是幸福,最終都塵歸塵,土歸土。
▲ 墓園俯瞰
「生有時,死有時。」是圣經傳道書中的一句話,雖然這章主要表達的是上帝才是命運的主宰,但單看這句話,卻是對生死極佳的注解。
——死亡本是每個人或遠或近的終點,不必被看得如此沉重。
版權聲明: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CUSoon,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