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自然與藝術在這里譜寫著交響曲,在溪流潺潺的流淌聲中,眼前的所有畫面漸漸地幻化在一片現代藝術的自然解構主義中.......
項目名稱:
天津北辰雍祥府、昆侖御售樓處景觀設計
委托業主:華潤、中糧、招商
項目地點:天津北辰區高峰路
竣工時間:2018年11月
景觀面積:12000㎡
設計服務:DDON笛東
項目現狀與難點
項目位于原天津重機工業園區舊址,地形平整、南面臨河,兩個售樓處相向并排而立,風格現代,一熱一冷,一重一輕,矛盾沖突。同時,兩個售樓處既公用一個前場空間,又需要各自獨立的運營體系。這對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矛盾與對立的存在
設計理念
景觀引入“溪澗”概念,借鑒基地的“水”和工業元素,通過溪流的現代元素提取解構,采用鋼板工業材料,以大地藝術的手法將兩個彼此獨立沖突的建筑融合,使之整體統一又不失時尚美感,同時保證相互功能性的獨立。
▲建筑解讀 BuildingAnalysis
▲理念引入 Concept
▲俯瞰公共區,儼然一片現代自然解構藝術,既感受藝術美感,又感動自然親和……
▲就像鋼琴鍵盤,在水與樹的陪伴中,彈奏著動聽的樂曲……
溪澗盈溢(公共前場)
南北通透,設計師依據建筑室內外的高差,結合功能將公共區劃分成前后場,北高南低,如此我們的藝術條帶像琴鍵一面排開,藍綠間隔,背景墻既是水源點,同時框景也可以隱約透出點點后場……水從源頭跌下,伴著淅淅的水聲,穿過隱映在櫸樹之間的溪流通道,匯入前場的涌泉水面中,清新動感。條帶、櫸樹倒影漂浮在前場的水面中,向兩側建筑蔓延,自然而然地將兩個售樓處融入到環境之中,儼然一體。
▲綠色飄帶向兩側蔓延,自然地將兩個建筑融入一體,達到一種平衡。
▲溪流穿越樹影掩映的條帶間,清新自然。
▲由于兩個甲方的不同開發時間,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色調。
▲一半像夏天,一半像秋天……
▲同一時節,兩種風采,相異相融,各盡其美。
清新之夏(雍祥府)
雍祥府建筑呈白色,優雅輕盈而充滿親和力。設計師將藝術條帶向建筑蔓延,結合鏤空跌水景墻使景觀和建筑形成一體的三維立體景觀,入口區域設計一池境水面將建筑托起,界面打開,建筑倒影在水面上,展示在游者的眼簾。穿過通透的玻璃幕墻,模糊了所有的邊界,讓景觀、建筑與室內融合在一起。整個空間晶瑩、清澈,宛若夏天的清風。
▲界面打開,一池鏡水托起輕盈的建筑,讓它與人更加親和。
▲朝陽,樹影,建筑,天空映在水中蕩起漣漪……
▲靈動的涌泉,流淌的水溪,跌下的水簾,悅耳、曼妙、空靈……
▲綠色飄帶層層蔓延至雍祥府建筑,融合一體,白綠相間,清新通透。
▲夜晚,燈光亮起,涌動的水源穿過漂浮的綠帶,匯入水面。
▲樹陣斜線排開,引導著視線,將白色建筑自然地呈現在眼前。
▲精致的細節隨處可見。
溫厚之秋(昆侖御)
與雍祥府相對,昆侖御建筑采用特色紋理穿孔銅板,顏色火熱、造型個性、空間封閉、充滿張力,給人很強的距離感。設計團隊用植物柔化建筑“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感受,樹陣和水景的序列感,加強了導向性,增強人們進入的存在感和儀式感,平衡建筑的沖擊力。
▲綠色飄帶層層延續至紅色建筑,植物柔化著紅色的張力,使整體達到平衡。
▲紅色的建筑與秋色植物相映成輝,秋日之美,溫潤如水。
▲水景涌泉的序列感,加強了導向性。
穿過充滿陣列節奏的空間,進入昆侖御后場內庭空間,與外場的動相比,內庭空間充滿寧靜的禪意,空間現代、清新、精致,讓人不禁停留駐足。整個空間被自然環繞,靜坐庭中,視線的邊界由優美的自然背景引向天空。仿佛身處溫暖而靜謐的秋日午后,隔絕煩擾、只剩內心的平和與自由。
▲溫暖而靜謐的秋日內庭。
▲視線的邊界由優美的自然背景引向天空。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
工業音樂·藝術庭院(雍祥府后場)
雍祥府后場庭院空間極其局促,設計師首先透過設計手法,打破前場后場的空間界限,將景觀空間與室內空間串聯起來,讓景觀最大化地展現。與此同時,通過忽實忽虛的墻體組織,重新梳理出豐富的體驗空間。在各個空間中設置工業元素音樂主題雕塑,舞者、吉他、大提琴,儼然一場工業藝術的交響樂……凝固的音樂伴著不遠處的水流聲,夕陽下斑駁的樹影,明媚的春天在希冀中緩緩到來……
▲后庭起點,吉他主題雕塑空間。
▲晝夜交替,靜謐的庭院就是心中的歸途。
▲夜色的純凈,伴著大自然的配樂,襯托出音樂家們演奏的樂曲。
▲舞者隨著這樂曲翩翩起舞……
▲在光與影的交錯里,演繹一場與時光的相逢。
結語
在一塊有著工業記憶的基地,設計師由自然的視角出發,以藝術的手法,循著工業的痕跡,讓景觀藝術化,讓建筑雕塑化,讓藝術工業化;自然之中呈現出一片全然的藝術天地。置身其中,景觀、建筑、室內一體地融入現代自然藝術之中。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