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本期活動進行了兩場講座,中國電建集團華東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態環境工程院副院長魏俊老師與中設設計集團集團副總工,深圳分院院長張莉老師,從流域環境與景觀演變的角度出發,講解了生態環境敏感性較高的河湖水系治理的關鍵,既涉及雨水、污水、供水等綜合水系統問題,也涉及生態、景觀、文化等領域的銜接,從不同視角思考和討論問題,深入淺出,讓參與人員深受啟發。
講座回顧,點擊查看講座視頻:http://mrw.so/6c9zQK
主題:解讀國內最大水環境治理EPC項目——深圳茅洲河治理實踐
嘉賓:魏俊
魏俊首先從總體上介紹了深圳的水情。他提出由于城市化進程中人工對水循環系統的強烈干預,水循環已轉變為“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除此以外,深圳市也面臨著包括河道藍線內空間被侵占、極端天氣下洪潮澇交織、點面源污染管控難度大等各類問題。
▲ 人工干預下深圳土地利用格局變遷示意圖
要探究解決各難題的方法,就需要逐本溯源。魏俊對茅洲河治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剖析,針對污水剝離轉移、箱涵淤積等從多角度提出了可采用的治理措施,以廠、網、河、源對應水、岸治理,全面消除黑臭。并充分利用海綿城市原理,結合自身特點完成有機融合治理面源污染。
▲ 排污口治理示意圖
從具體措施到制度理念,魏俊進一步地梳理了流域規劃的創新治理模式,從態度、規劃方向、領導機制、作戰模式、工作重心等角度,介紹了水治理的各項規劃制度治理依據,將謀劃重點與頂層設計原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分享給大家。
▲ 流域治理總體思路圖
最后魏俊展示了深圳水情治理已經取得的成效,同時介紹了未來治水的轉變及要求。強調了人對于水環境的重要作用,并對建造者表示感謝。
主題:流域水系規劃與流域生態規劃
嘉賓:張莉
張莉首先提出了流域水系問題及流域生態規劃的協同需求,她認為許多生態用地功能存在重疊是可以集約使用的,由此提出了多專業協作的生態規劃模式,并提出流域水系規劃是生態規劃的基礎。她結合具體生態河道規劃設計實踐的步驟,以規劃前后的河道斷面作對比說明各項要點,并層層遞進地展示了水系規劃的重要性。
▲ 河道防洪規劃示意圖:A拓寬河道,B 建蓄洪湖。
除了城市河道水系規劃,保護自然河流與濕地更是重中之重。張莉重點強調了河濱帶概念,她認為設計師應該注重水陸交接帶的復合型功能及其產生的生態效益。她建議在滿足防洪的功能基礎上,盡可能保持河道的蜿蜒型,構建生態駁岸。張莉提出,在生物鏈穩定的清水型生物系統中不需要額外的排水與凈化,并強調人工濕地雖然可以凈化,但排入湖泊中的水必須是干凈的,不能指望其自身凈化。
▲ 河濱帶概念示意圖
現在河流與濕地生態基流的恢復,目前大多依靠地下水,部分采用了尾水凈化補回等短期解決方法。張莉提出從長期來看,地下水的資源十分珍貴,她希望能從規劃角度來進行補充。她認為在規劃中應盡量對雨水的全系統過程實現調控,從上游便開始考慮與地下水的關聯,充分考慮河流基流與水資源情況進行規劃,同時盡量達成多重功能的混合。
在消減面源污染上,張莉對污染來源進行了分析,同時介紹了農田面源污染控制的水質凈化系統。她提出河流廊道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及和截留沉積物,并給出了人工濕地技術在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中的應用實例。
▲ 河流基流與水資源示意圖
最后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她認為“斑塊-廊道-基質”的模式下確認指示物種及生態廊道的位置和寬度是規劃的核心。她結合流域生態規劃實踐和國家濕地公園設計實踐具體地說明了生態廊道系統規劃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Q:請問老師深圳還有很多河流在進行渠化硬化,是為什么?為什么沒有進行生態治理?
魏俊: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是觀念問題,在水的理念上有偏差,現在大家普遍喜歡裁彎取直,強調城市里面的排水要快,一味地將生態河道渠化硬化。隨著治水理念的轉變,河道的蜿蜒化、自然化、生態化,包括駁岸的軟化都會慢慢展開,這已經是共識和趨勢。但是深圳除了理念的問題,還有人地矛盾突出的問題,生態化的做法往往需要一定空間,無論是雨水調蓄還是海綿城市。怎么解決人地矛盾的同時解決生態空間問題?生態空間管控就非常重要,國土空間規劃也開始關注生態空間問題,一定是要藍綠結合、灰綠結合,我想隨著理念上的變化,技術上的進步,生態化工作都會慢慢開展的。
Q:請問各位老師,在流域治理生態修復中各專業人士充當的角色應該是怎么樣的?景觀設計師應該起到怎樣的作用?
張莉:我個人覺得重點不在于你是哪個專業而在于你如何去思考問題,統籌性地解決問題。景觀師、建筑師或者規劃師有一個天然的優勢在于有系統思維的能力,可以將問題邏輯清楚地想出來,同時在空間中表達出來,并且創造出特別好的視覺效果以及互相之間的關聯。我認為景觀師應該轉到土地規劃師的角度,設計背后的邏輯變成生態學、水文學、地質等各種各樣的關系,用景觀的語言把生態的、水質的、水利的東西表達出來。
魏俊:我一直覺得我們目前景觀的業務范圍做小了,景觀專業應該有更大的發揮空間。俞孔堅老師也提出過國外的景觀專業是更大的范圍。我認為目前景觀專業比較亟需是解決生態問題,或者說和生態學產生交叉,就是景觀要生態化,而生態應該要環境工程化。國內現在已經意識到這一點了,比如天津大學已經成立了環境生態專業,放在環境工程學院。我個人是環境工程專業,這些年也不斷在學習生態的內容,重點不在于所學的是什么專業,而在于有沒有足夠的視角和高度去看、去做。我認為許多項目是需要景觀專業來牽頭,其他人來提邊界條件,這種操作模式有可能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局面。
主辦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
中國水利學會生態水利工程學專委會
中關村綠智海綿城市生態家園產業聯盟
承辦
《景觀設計學》期刊
景觀之路游學培訓中心
景觀中國網站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