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項目定位:
結論一:
項目定位:宜昌市運河公園是一處具有生態風景、休閑游憩、濕地保護和科普教育等功能的城市濱水型公園。
結論二:
“標本”的內涵:運河公園通過濕地來解決河水的凈化等問題,同時河水又被利用補充到濕地中去,成為濕地的活水源,提高其自凈能力,為濕地提供更為安全穩定有效的生態生境。
外延:運河公園作為城市濕地系統地重要組成部分,并充分展現出自然生態、具有濱河景觀特色的城市公園。二者的完美結合,使得其生態系統和諧、自然與城市和諧;將公園溶解于城市,城市又由此得到功能的提升,“標本”的示范意義由此可得。
二、總體概念:
水漾心情
本來有水何需工,只借濾波斐翠漾;
萬紫千紅菱荷芡,撥開香蒲露棧橋;
丘陵環繞如碧璉,大珠小珠落玉盤;
水杉掛傘有虛實,棧道穿梭有閑趣。
埂中漁塘故事多,七彩小園珍包裹;
白發童顏忘年逝,燈火闌珊君再來。
三、規劃目標:
畫后現代山水,吟新園林體驗,標新立異,服務市民。 —— 城市市民
倡生態之游憩,表循環之經濟,秀外慧中,回報社會。 —— 政府
城市記憶,更添時尚生活,促進市場,提升居住品位。 —— 居民
獨特的歷史人文和水系條件,為運河公園的景觀規劃設計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基于綠色城市理念,從營造生態、人文和高效的新都市公園目標出發,形成了本方案的五大特色:
一、 水系凈化,生態展示
場地內水資源豐富,運河、漁塘以及豐富的鄉土植物共同構成了一處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但現狀水質較差,設計將原場地特質“漁塘”的大肌理加以保留,形成了公園生態濕地景觀水體的基本結構。場地的特性與設計的改造使我們創造了以人工濕地為特征的公園景觀,而濕地潛在的自然生態過程正好是水源凈化的措施之一,濕地因此具有了存在的價值。規劃利用濕地的凈化原理,開辟為不同規模、不同形式的區域,以解決運河、漁塘水質凈化的問題。場地中的水從運河里來,經過凈化最終回到運河中去,而改造后的池塘形態自然,體現了公園的地域特色,維護了場地的本質特征。
公園在達到生態凈水目的的同時,結合景觀設施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將生態形象化,促進人們生態意識的提高。城市中的生態濕地,在此獲得最佳和諧。濕地將承載城市的運河和雨水的凈化功能,通過濕地的層層過濾,得到清澈的湖水,這不僅僅是一個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還標志著科學發展觀和循環經濟的充分體現。
二、 場地遺存,記憶再生
充分利用了這些時代遺產,從不同的方面分別向人們講述宜昌的歷史人文。這樣不僅能夠確保遺產得到很好的保護,而且能夠突顯公園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公園的有機組成和景觀特色,同時人們也更能以一種休閑的心情獲取城市的歷史文化信息,獲得更多的心靈觸動和感悟。城市歷史文化所蘊涵的凝聚力和城市精神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每一個人。反之,時代遺產也會因為城市精神和場所魅力的日益聚集、深厚沉淀而得到更多的滋養。如水電站改造而成的風雨廊橋,為人們提供了觀賞運河、回憶歷史、參觀展覽的場所;開關廠廠房及周邊環境改造為后工業風格的廣場區,保留工業記憶的同時再生為公園的餐飲娛樂中心,。
三、 溶解公園,完備功能
運河公園作為城東生態新區起點,將承擔新區居民日常休閑的需要,本方案針對人的實際使用功能進行了更加成熟的考慮,如增加非機動車出入口,維護非機動車綠色通道在穿越場地時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增加入口廣場區和功能建筑體,大大方便了人們對公園綠地的利用,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集散空間以及餐飲娛樂服務,提高公園的參與性;對場地內原有民居的處理考慮現實性,非全盤保留而提取其靈魂,在民居的基址上重新打造建筑群,形成現代簡潔的統一風格并保留原有情趣,建筑與街道成為整體,為人們增加了一條富于特色的酒吧街,滿足親民化的需要,為公園吸引區域人流提供更完善的服務空間,擴大消費群、提升地塊經濟價值,針對的人群更為廣泛,使運河公園在基本休閑功能的定位上得到提升。
四、 與水相伴,與水相融
水是場地最主要的特質,運河聯系著宜昌的過去和現在,魚塘表征著百姓的生產和生活,因此,“水”將是運河公園最主要的特色,人游園中將全方面地與水相融,從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各個方面享受水帶來的美和愉悅。
五、 精致亮點,點亮城市
宜昌自古多雨,傘就成為一種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即可遮陽、又可擋雨。于是“傘”巧妙地成為本設計的亮點。傘的概念經過提升和抽象,延伸出一條蜿蜒曲折的景觀廊道,貫穿著整個公園,設計充分借鑒傘的特征和優點,又借“橘鄉”之意采用鮮明可人的橘黃色作為廊道主色,將功能性和裝飾性完美的統一,形成了具有宜昌特色的獨特景觀。同時在廊道上設置了十個融匯交通休憩、生態展示、歷史文化于其中的景觀盒,這十個5米×5米的方形場地以濕地凈化所需的十種元素為主題,如同十個音符串起了一條飛舞的橘色飄帶,捕獲著著人們的視線和參與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