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陳述
都市森林項目位于Prawet郊區曼谷東部邊緣,離蘇凡納布國際機場約6千米處。一個生態再生項目被設計成戶外展覽空間,培養人們的環保意識,教導游客關于當地森林生態的知識。該項目位于被遺棄的區域,目的在于回收利用2公頃的土地,應對郊區擴張趨勢、城市熱島效應和洪澇區發展問題,種植當地低地熱帶樹種。
項目闡釋
歷史背景
被遺棄區的初步分析顯示出土壤挖掘的跡象,挖坑用于非法垃圾傾倒場。在2012年早期,泰國國家石油管理局森林再造機構委托景觀設計師設計林地再造空間。在泰國石油管理局總裁制定的舉措以及紀念皇室公主殿下MahaChakriSirindhorn對森林保護的努力下,他們想要建造反映泰國之前景觀的生態森林,用于公共教育和休閑娛樂。在19世紀中期人們選擇樹苗用作初始植被,因為它們在曼谷周邊建立起了區域,那時候許多區域都以區域最突出的種類命名。
2013年5月開始建造,引入大約3.7萬立方米的土方工程,與6000立方米的種植土壤一起分層設計,建造出人工護堤,為新的城市森林提供適宜的種植介質和地形。另外,這些護堤在這個相對較小的空間內創造出多樣的小生態。
演替種植:方法論、技術
為了營造出多樣化的森林生態,Akira Miyawaki博士的幼苗種植技術也用于營造低地腦香科樹最佳的生長環境。經過與景觀設計師、森林生態學家和承包商合作,還設計、建造了凸起的護堤,提供孔隙,防止密封。富饒、有機的土壤(3份表土、1份未碾的稻殼、1份椰糠土、1份雞糞肥)用作土壤介質,適應低地種類幼苗的生長。根據演替速率和適宜地表生長條件的水源,這些種類進行了詳細地布置和分組。例如,在淡鹽水生長的種類如Barringtoniaasiatica種在濱河邊緣。然而在護堤的頂端種滿各種闊葉林植物和低地龍腦香料樹。
75%的區域大概種有279個種類60000棵樹。這些樹木的種植區也是依據每個演替組提供的覆蓋類型而仔細選擇的。對于幼苗的初步種植,設計師選擇每平方米約4棵樹的密度或50厘米的間距,進行森林(覆蓋人工護堤)第一階段+演替階段的自然選擇。在其余的種植區,樹木種植很稀疏,控制視線、開放視野,在展覽中心周邊提供開放空間。
其種植設計意圖也在于建造出多層次的森林蓬蓋,通過檢測植被覆蓋率、濕度和營養水平進行控制。
該區域的維護將指望森林管理自己,正如不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但是,隨著森林成熟,將實施預言性建模或預測其演替的循環林業實踐,正如持續的項目隨著一代代人發展起來。
樹冠水平上的城市森林
我們都知道天然森林樹冠濃密,包括樹枝、樹葉、花朵和水果。樹冠的控制對控制森林環境很關鍵。不管光線、濕度還是樹冠防護,設計師看到了營造植物小氣候促進其他以及其周邊元素的發展。通過類似的土石平整原則(King Bhumipol在其環境森林項目中發展的),水景和地形設計的結合能夠降低環境溫度,增加濕度,同時成為控制樹冠高度的一項設計策略。
土石設計成為該區域新生態的支柱,在凸出護堤橫斷面上種有各種不同的植物改善森林及其樹冠美觀。樹冠以及植被密度的控制對景觀設計師的環境和設計意圖很重要,建造隔離區,讓人們遠離曼谷的混凝土叢林,在野外樹林中呆上幾個小時。在樹冠成熟后,景觀設計師有意建造地面通道,體驗下層植被。但是,在演替的早期階段,游客會在空中走廊+觀景臺上面花費大部分的時間,最小化迅速增長的森林的干擾,提供成熟樹冠的特寫鏡頭。
在樹冠水平上,最佳密度的植被以及維持這種密度對幼苗的茁壯成長很關鍵,同時也提供足夠的冠層截留減少徑流,用于雨水過濾。現場雨水的過濾會填充護堤內的地下水。當人們橫跨空中走廊和觀景臺下面的小徑回到展覽中心時,森林中的擴散樹冠會為游客提供陰涼。
年輕的區域和人們
由于從土石護堤堆積構成的瀑布和河流到空中廊道、塔樓和展覽碳中和設計,該項目獲得LEED認證,是真正意義上泰國石油管理局森林再造協會承諾的公共區域,提高森林管理的公共意識以及泰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而這個設計成為土夯展覽中心的延伸,從室內延伸到戶外。該區域也成為動物群新的棲息地,在此安家,游客也可以進行觀賞。
戶外展覽激發的這個大地藝術是為了構成一種媒介,在這里景觀持續發展,這樣游客會一直因新體驗前來。游客能在地面上、空中廊道和觀景臺內體驗不同水平的樹冠,看到泰國與眾不同的一面。一個天然野生地同時提供了教育和休閑體驗,也許能夠鼓勵城市居民在自家庭院中種植幼苗,長成一片森林。
“該項目集優美和高雅為一體。它因強大的設計姿態而顯得與眾不同,以巧妙地方式使用曼谷設計語言很好地融入到景觀當中。”
——2016年評委
高銀鋒/譯
原文鏈接:
https://www.asla.org/2016awards/172029.html
版權聲明: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系:
news@landscape.cn或者添加微信號:LACweb。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景觀中國”。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