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藝術之田,將作為一種文化象征,以及都市景觀自然周期運轉的背景畫布。作為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的標志性特征,設計采用玉米地最為景觀基質,玉米地既是芝加哥農業遺產的象征,也是一個不斷再生的農業過程。在不斷生長的農作物之中,藝術展覽、表演、兒童游樂場、滑冰、聚會以及游覽等不同的活動也隨著季節的交替而同步變化。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每年的播種和收獲將成為社區的盛事,標志著芝加哥不斷煥發新生的活力。相應的,芝加哥的藝術之田將成為見證和享受城市進步成果的最佳場所。
四大挑戰
要在現有城市環境中進行成功的干預,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面臨4個主要挑戰:
首先,項目必須滿足它的歷史環境以及背景;因此要在幾個尺度上考慮場地:與周圍環境、城市、地區以及國家之間的聯系。一條歷史軸線以及芝加哥的建筑歷史環境和肌理都將保存下來,因為芝加哥的建筑影響了整個世界。
第二,在全球社會越發關注生態和環境問題的背景下,認真考慮和理解各個尺度上的可持續性對于項目的成功同樣重要。方案通過致力于可持續設計,考慮通過引入先進的設計方法獲得城市應得的可持續形象。
第三,場地位于地下停車庫之上,具有臨時性的特征,并不能有很大的負重。由于該停車場要進行改造,廣場和綠化也必將一并移除。因此要求新的公園能具有相應的適應性植被和設計,為公園的短期和長期維護尋求可行的技術解決方案。
第四大挑戰,不同人群的多樣化需求。正是考慮他們的需求,才能使北格蘭特公園東端消極的狀態得以改觀。
應對于上述的挑戰,形成了芝加哥藝術之田的設計方案。該方案將為芝加哥展示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機會,一個在中心區創造出世界級、多功能公園的機會。
總體概念與布局
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在本方案中被定位為生產性景觀,在這里自然是人類交往和文化交流的背景和畫布。它多樣的建成元素,包括藝術盒子、一個架高的人行天橋和各種觀景平臺,既是舞臺道具又是景觀中的觀景點。公園中多樣化的綠植均是根據其農業價值或修復功能來選取的。果園、農田以及一個蔬菜園是景觀中的生產要素,且有益于更大范圍內社區的健康。公園方案通過收集雨水用于農田灌溉,在低洼處建立濕地,可為鳥類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天然庇護所,同時在雨水排入密歇根湖之前起到凈化作用。
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分為3個部分,各部分之間被場地保留的南北向排列的樹木帶分隔。自西部的千禧公園的蛇形人行橋到密歇根湖岸,3個區域依次由蜿蜒的高架橋連接。地面的流通路徑進一步貫穿于生產性景觀之中,農作物種植畦間的行道為人們的偶遇和大型集會提供了機會。
?。?)藝術之田:3個區中面積最大的在西側,主體為玉米地,是生產性景觀的農業過程發生的地方。它的南端是一個蔬菜園,并與一個地下紀念品商店相結合。該區的西側是一系列果園。在北緣還有一個規劃中的兒童博物館及戶外游樂場,它被融入生產性景觀之中。
(2)癌癥幸存者花園:與西部玉米地相比鄰是著名的癌癥幸存者花園,建議保留。
?。?)芝加哥濕地:癌癥幸存者花園之東為低洼區,現為花生公園,是理想的雨水匯集區,可以設計濕地,成為北格蘭特公園與繁忙的濱湖道之間的緩沖帶。另外,該區的東部邊界將會設計一個觀景平臺,從那里往東可以看到低洼處的濕地植物。濕地中的“野韭”是印第安人給芝加哥取的名字,在這里,真實的“芝加哥”的以重現。
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的東區于環境而言也是有生產性的,但在這里是作為保護性濕地,主要為動物提供庇護。由于公眾無法深入其中,設計環境中的自然條件將保持自然狀態,這將給許多在城市中已然滅跡的更加脆弱的動植物創造一個避難所。如此一來,通過蜿蜒的高架橋和毗鄰的湖岸觀景平臺,可以在不擾動自然生命過程的前提下欣賞修復的自然環境美景。
設計策略
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是作為一個復雜系統來處理的,考慮諸如工程的可行性、實際功能、場地的潛力等問題。為了在多個層面上使其對城市和人們的價值最大化,主要圍繞5個設計策略來建構芝加哥北格蘭特公園,以創造性的方式面對每個挑戰,同時預留了彈性空間,從而以多個層面的細節來充實總體規劃。
這些設計策略是:
1) 農業和適應性景觀
2) 雨水收集
3) 幾何肌理
4) 高空步道
5) 藝術展示
設計策略之1:農業和適應性景觀
玉米地以高效低耗的方式為場地植入一個文化圖騰,使項目具備:空間使用上的靈活性、可最終更換作物的靈活性和低廉的維護。還強調生命的自然周期,重新建立城市與土地的聯系,同時擁有高潛力適應性景觀,這將永久地吸引芝加哥市民的注意力。選擇種植玉米是出于淺層土壤的考慮;玉米地啟發了一個與城市與區域的文化和農業遺產相關的生產性景觀解決方案,同時保持了對地下停車庫結構的較低負荷。
玉米田并不是芝加哥藝術區之田的唯一的綠色空間,與它們相連的還有:外圍的現存樹木,這些樹木會受到保護;兒童博物館和兒童游樂場的綠色屋頂系統;癌癥幸存者廣場上煥然一新的植物;在地塊西側整齊排列的果園;南端的蔬菜園,東端取代舊花生公園的一個濕地公園。
景觀的適應性特征主要體現在多功能空間上,這部分空間占場地總面積的30%,并且主要是玉米田。永久開放空間將和廣場一樣,為人們提供聚集、觀察和休息場所。
當然,農業的概念對該項目的一個主要貢獻是可以通過實用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到生命的自然周期并將這種周期與節氣聯系在一起。理想情況下,一年內可以種植兩輪作物。農作物、果園和蔬菜園不僅是關注的焦點,也成為藝術裝置和其他冬季活動的背景。正是在這些綠色區域里,當食物、水和人聚集起來,萬物復蘇之時,生命的自然過程被珍藏。當鳥兒回巢生育時,濕地公園也同樣給人以生命循環往復之感。冬季過后,煥然一新的濕地適應性景觀也會呈現出生命的循環周期。沼澤區保留著當地的“野韭”群落,建立了一道原始風景,如同芝加哥第一批移民到來時一樣,從而使自然與意味深長的文化遺產合而為一。
最后,公園北邊的兒童游樂場是芝加哥藝術之田的延伸,既表達了生產性景觀的概念,也展示了方案中兒童博物館的建筑。兒童博物館作為一個重要元素劃定了場地的北部邊界,通過博物館的都市空間將公園與城市連接在一起,并且和南端的蔬菜園一樣具有吸引社區參與的潛力。
設計策略之2:雨水收集
將水作為另一個過程引入景觀,而此過程就是生命本身。水可以再生且帶來勃勃生機,將用于場地的主要活動路徑上,可以給穿越場地的游人提供一個清凈互動的場所。從圖中可以看出水系的4個主要組成部分:中心水渠、瀑布、濕地池塘和凈化溪流系統。水渠中的水既能用來灌溉,又最終成為涉水小徑,可供游憩。在規劃圖上這些水區被集中起來,在最北和最南端形成用于聚會和休閑溜冰或者戲水的較大場所。在冬天,這些小徑結凍變成了線性的溜冰道,人們可以在上面自由地滑冰,可獲得獨特的體驗。
在場地南端,紀念品商店屋頂上的瀑布為這條水流重新供氧。就是在這里,當食物、水和人們聚集在一起,萬物復蘇時,生命的自然過程得以珍藏。濕地區是毗鄰密歇根湖的一片洼地,是城市邊緣被保護和恢復的棲息地。在這里鳥類、小動物和植物(以野韭為代表)可以不受侵擾地自由繁殖和生長,而且人們可以從上面的觀景平臺和空中步道上觀察它們。這片區域將按照原生濕地物種進行設計,另外還被用來收集和凈化周圍的雨水。這些雨水離開城市進入生態貯滲池塘,然后經過包括自然土壤滲透等不同的處理方式進行凈化,并緩慢地滲入密歇根湖。
從周圍街道上收集的城市雨水,通過貫穿芝加哥藝術之田的渠道系統被導入9個濕地池塘,這些池塘被策略性地排布為一個自然過濾系統,并在南端與水渠和瀑布相連。公園中的水管理可以作為一個教與區,鼓勵社區、區域,甚至更大范圍內的可持續水管理;人們在消遣娛樂的同時可以認識到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就促成了實際的日?;樱M而自然地將這種認識推廣到社會。
設計策略3:幾何肌理
對于芝加哥的思考喚起了與城市和建筑設計的聯系。整個城市中隨處可見不同規模的建筑遺產:從草原學派到芝加哥學派,更不用提藝術裝飾派的影響和真正的“綠色”建筑風潮。芝加哥藝術之田通過強調它的軸線,恭敬而柔和地融入格蘭特公園周圍的環境中,不僅使用了多種元素(如瀑布和水渠),還將其擴展為幾何格局來回應建筑遺產。芝加哥藝術區將現有的癌癥幸存者花園整合到整體的景觀設計中,意欲翻新植被,并進一步將其與濕地公園有機連接起來。
幾何格局允許靈活地使用簡單的長方形肌理。玉米作物作為由幾何道路劃分出區塊的主要元素,其高度隨生長的周期性而變幻。這樣除了播種和收獲田里的谷物與果園的水果之外,還可以給其他各種各樣的活動提供開放空間。通過增加其他永久開放空間的設計來滿足各種活動的空間需要,例如:坐落在北端的兒童游樂場就是公園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將直接與兒童博物館相連;廣場將通過狹窄的甬道進入開放的廣場,創造出不同的氛圍,設置包括多媒體藝術展示和藝術平臺的參觀空間。在南端,蔬菜園將起到休憩空間的作用,并最終成為一個就餐空間,與紀念品商店和餐廳整合為一體。
在芝加哥藝術之田內不僅設計了供人們閑逛的小徑,還有可以用來收集雨水的渠道,并匯入主水渠中用于灌溉和休閑娛樂??臻g之間的連接性通過安置旋轉橋實現。冬天,人們可以在冰凍的大水渠上自由地滑冰;夏天,通過各水渠的連貫形成水循環。
設計策略4
高空步道
高空步道是一座巧妙的曲線橋,蜿蜒地切過田塊的幾何圖案,落在湖濱道的水岸,創造了一種雙層立體景觀,提高了芝加哥藝術之田與西部千禧公園以及湖邊的連接性。并策略性地設置了一個廣場連接到千禧公園的蛇形人行橋。高空步道通過階梯斜坡來連接藝術之田內的主要空間。這一條貫穿芝加哥藝術之田的曲線也遵循著最小干擾的方法,給人在漫步時提供觀景的機會。立體的設計方法自然而然將人流從“地面”分離,成為觀賞田野和恢復性棲息地的平臺和游線。使人對棲息地的影響降到最小,以此吸引鳥兒的到來。
設計策略5
藝術展示
芝加哥的藝術發展以多種方式影響著社會,在城中隨處見,尤其是在北格蘭特公園。將藝術發展的概念融進項目中曾是方案的實際要求,也因此體現在項目的名稱中:芝加哥藝術之田。玉米地就變成了一個用于藝術展覽的地方,展覽被分成30個地點,并分為3種類型:5個果園展示盒、11個玉米地展示盒和14個高空多媒體藝術展示盒。這種方法將自然理解為一個循環,并將藝術引入同樣的過程;在臨時的展示空間中,包括觀光客和藝術家在內,不同的人會被不斷地吸引到芝加哥藝術之田,并與一個活躍的社區進行交流,這將使公園本身成為一種持續地給人以驚喜的體驗。
對芝加哥藝術之田得景觀中各種分離元素的分層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設計的組織方式,還賦予場所體驗更大的意義。這些并置和毗鄰創造造出意想不到的聯系,對我們在一個不斷演化的世界中市民身份的識別很有意義:藝術與農業、觀人與賞鳥、生存性農業與社區文化培養。這些日常的行為引起我們對于自身在城市與環境中角色的思考,并希望讓游園者更好地欣賞他們所繼承的遺產,以及認識到他們給世界帶來積極影響的潛力。最后,希望芝加哥藝術之田能夠變成一個對芝加哥人來說積極活躍的公園,在此,人們以有意義、有價值的慶典分享社區勞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