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我們相信博物館是歷史長河的見證,是人類精神的物質投影。博物館中的庭園空間,有著具象的繁盛,更應兼具精神內涵。
此次項目所在地安吉考古博物館,位于安吉古城遺址及龍山越國貴族墓群——八畝墩越國王陵級大墓千米之內。在本次庭園設計中,我們始終努力均衡自然與人為的關系。項目整體環境由博物館建筑向野生自然過渡,景觀則是反向漸變,向著山丘茶田做更當代的處理,靠近建筑的部分則使用偏自然的造園手法。
▲偏當代的外園
▲偏自然的內園
庭園設計內容依照博物館建筑的游覽路線逐步展開,以連廊為界,分割為內、外庭院兩部分。設計語言由繁入簡,從自然物象至抽象來進行整體規劃。
▲設計草圖
博物館建筑的主入口位于建筑的南側,一處灰空間對應一面靜觀庭。我們希望參觀者在建筑的入口處能稍作停留,被只可遠觀的靜態畫面吸引,同時在腦海中拓下完整圖畫,為后續游覽定下基調。面對入口的內庭空間背靠建筑外墻,視覺上為封閉空間,墻面完整而強烈。五六株雜樹屹立其間,高潔清曠,如倪瓚筆下《漁莊秋霽圖》中的意境。
▲靜態的內庭空間,為后續游覽定下基調
通過松樹構架起庭園的縱向空間并一再延展;枝條沒有刻意的造型綁固,搖曳自在,求的便是那份隨意曠達。柔化了的建筑形態若隱若現,整個內環庭園空間以石為骨,以松為架,石橋作連接,不同的鋪裝形式與面層,營造出多樣的駐足感受。石橋在畫面中心形成“流”,聯通東西區域,延伸視覺,對照底層橫向線性的體量,與建筑樹木等豎向線條形成縱橫之態。旱溪、景石、高松,意象高山流水,為博物館的入口營造一個安靜平和,內藏深遠景觀的視覺氛圍。
內庭園使用的松均為安吉本地自然生長的山松,摒棄人工的故作姿態,樹干挺勁,參差有致,形成高寡。使用豎直向上的本地樹種是植物設計的重要考量。
▲庭院中心的石橋延伸視覺,松樹自然生長
延續參觀路線進入回廊,便可以通過兩棟建筑之間80米左右的豎軸線遠眺黃銹石組成的雕塑,與連廊空間形成一處框景。此時視角被建筑空間局限,遠處的雕塑既是縱向性的視覺中心,也是庭園過渡序列的終點,引導參觀者持續行進,引領庭園風格向意向升華。
▲連廊和建筑形成框景,引導游客去往外園
隨著參觀者由室內走向室外,石材由深色紋理的河石慢慢轉為充滿力量感的山石,石中松樹橫生,給人沿山而上的感覺。山石面層表情豐富,以帶有指向性的節奏出現,暗示了前進的方向。設計語言漸漸由自然向著幾何形式凝煉,形成一派自成世界的“洞天”空間。參觀者存在于場域之中,能深刻體會來自周遭建筑、樹木、石頭的包裹感、指引感、壓迫感。
▲石材由河石轉變為山石,石中松樹橫生
▲面層表情豐富的山石
穿過連廊后,建筑圍合結束,視覺空間豁然開朗,向橫向延展,恍若人至山頂的感受。平坦的草地上,人類意志對自然材料做著引導,山石向著雕塑“山”有意向地匯聚,這里始終是整個庭園的視覺焦點和精神中心。
▲空間開放的外園
十三塊花崗巖在一片平坦之地堆疊成單體形態,雕塑整體6.3米,以絕對的存在感介入。石材自下而上由裂面、自然面,走向點鑿面,磨光面,越向上人為感越強。如同一塊單純介質,映照人與石塊體量上的對比,對照石塊身處大自然中的渺小,成為人與空間關系的連結,賦予空間精神性。似塔似山的雕塑與水中中島自成一體,遠看成為自然景觀的一部分,在遠山竹林之中消隱,人類景觀回歸自然。
▲堆疊的花崗巖雕塑賦予空間精神性
觀看視覺轉換也是空間景觀的重要思考部分。在一層中,同一視覺起點的景觀著重感受材質表情,景觀的前后關系,人工處理與與體量感。建筑二層連廊增加了俯視景觀的可能性,弱化一花一草的體量,更宏觀地將視角放大,使景觀與雕塑的嘗試成為有機的整體。
▲從不同角度觀看空間
在原有河流的流域中我們重新規劃了水流的流線與駁岸形狀,使雕塑更好的融入自然,成為空間中的雕塑,空間中的景觀。整個庭園希望呈現的是復雜的自然性與幾何的存粹性的溝通,完成從物象到人工,再從精神回歸自然的秩序循環。
▲河流與雕塑,自然性與幾何性的溝通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