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生活中散落各式零碎的時間,工作空檔、課間空堂、等小孩下課前的偷閑…有時只想尋個地方坐著放空,而城市人的選擇,往往是一座座制式的公園,或是人聲喧鬧的咖啡店。在臺灣,城市的居住人口高達80%,稠密人口分掉了個人的活動空間。然而根據2014年政府開放數據顯示,臺北市共有14,000多筆閑置的公有土地,其中有12,000多筆是小于50坪的零碎土地。它們往往是老房舍拆除或新舊建筑轉換的過渡期產物,眾人熟悉卻無感的「都更」,其實一點一滴吃掉了我們伸展的空間。
圖片提供=ParkUp
與師大相隔一條小巷,被三方民宅圍繞而成的一塊空地,在雜草蔓生之中,長出了秋千與單杠,吊床與木椅,初見此地還以為是座公園。這處空間的成形,來自Plan b,這間以永續發展議題為理念核心,解決生活問題的顧問公司,在2016年成立的空間再造(Placemaking)品牌—ParkUp。空間入口撐著一把紅傘,則是延續自 ParkUp 品牌最初的雛形,2014 年的臺北好傘計劃(Umbrella Park Project)。好傘計劃希望活化政府釋出的國有閑置土地,透過規劃設計,降低開放空間使用的門坎,創造市民自由活動的庇護所。
圖片提供=ParkUp
在臺北好傘作為實驗性計劃的階段任務結束后,ParkUp 團隊便依據這兩年的空間營運及觀察,將原址重新活化為更符合當地需求的現貌—「ParkUp 古亭」。從這個點開始,ParkUp 由小區出發向整座城市擴散,持續關注與規劃更多的公、私有小型閑置空間,進行共融與在地化的設計,期望串聯起區域的界線,再形成聚落的構面。
圖片提供=ParkUp
當空間失去絕對定義,不再只是座公園、文創園區,不再能用絕對價值去衡量,空間使用終能跳脫制式目的的想象,讓更多人走進,一同創造,共筑不斷變化的樣貌。如同 ParkUp 所期望的,天氣好可以在這里曬被單,和三五好友一起吊單杠及蕩秋千,離開之前在墻上寫下留言。空間成為聚落,交流在此發生,空間活化就有永續的可能。
也許有一天,我們不用再苦惱空閑時間何處去,不用再受限于公園的擁擠、咖啡店的低消。街角巷尾,如同時間般零碎的空間中,會有一處隨時開放我們走進,而我們的身在其中,是那處最美的風景。
圖片提供=ParkUp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