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治理空氣不是我們的專長,但如果是水體修復,景觀設計師當仁不讓。”
——2015年評審委員會
項目陳述
微山湖濕地公園為大型公園的設計提供一個新范例,該項目在快速的社會發展中平衡水體修復、濕地保護和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該區域是亞洲最大的湖泊濕地,多年來因農業和水產養殖業表現不佳而日漸衰退。設計的主要目標之一是恢復這一重要的地區性生態濕地的水質和環境。公園將一片鄉野濕地轉變成科學教育、生態旅游重要目的地,促進了相鄰城區的經濟發展,同時也有助于中國工程浩大的“南水北調”項目沿線水路的環境保護。公園項目竣工之后,之前鮮見的當地野生動植物再度回歸故里,這充分證明了修復后的水體、生態系統和棲息地的健康狀態。
△ 總平面圖和區位圖
項目說明
區位與背景:
濕地公園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南部,是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一部分,后者這一耗費數十年打造的基建工程竣工之后將為中國北部帶來可靠的水源供給。基地遠離主要的經濟中心,同鄰近城區的交通連系受到很大限制,同時缺少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該區域的生態和環境條件也相對沒有受到干擾,但與更廣大區域的生態聯系狀況不佳,基地內農業活動也導致了某些區域嚴重的環境污染。這里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但景觀特征相對模糊。
2008年,團隊受當地政府委托為濕地公園提供一個旅游開發及環境保護的總體規劃和景觀設計方案。景觀規劃覆蓋的面積約40平方千米,第一階段的設計面積約2000公頃。項目于2010年5月動工,預計花費4200萬美元(約2.6億人民幣)。微山湖濕地公園的第一階段于2013年5月完工并向公眾開放。同年在中國國家林業局和中央電視臺舉辦的全國性投票活動中被選為中國最具魅力濕地之一。
設計、分析與規劃:
總體規劃師、環境規劃師、生態學家、經濟學家和建筑師組成的跨學科團隊在景觀設計師的領導下,為中國該地區設計規劃出一座公園用地的新范例。鑒于基地的復雜性和脆弱的生態條件,團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實地勘測和評估以了解基地條件,之后推出適宜的策略和綜合性的總體規劃。項目的實現分為以下幾個循序漸進的階段:
1.對基地及鄰近區域的生態資源、棲息地、水文、規劃和發展策略、文化特征和空間形制進行分析;
2.設置項目愿景與定位;劃定生態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和野生生物棲息地;
3.制定經濟開發、生態保護、景觀和建筑設計策略;
4.制定總體規劃和發展導則;
5.同利益相關者溝通,包括政府部門和群眾代表;
6.溝通過后對愿景進行設計修正;
7.設計深化并整理成文件;
8.在建造過程中做好協調工作。
公園的設計將綜合性規劃、自然保護和生態系統管理結合起來,將現有生態資源的潛力最大化,同時取得運作上的靈活性。通過在不同尺度中,使用微創的設計策略融入當地文化元素,設計團隊塑造了當地人口中的“北方詩意的濕地”,彰顯本土景觀和文化特色,讓感官愉悅與可持續性低碳發展并駕齊驅。其結果是一個美麗的、極具吸引力的公園,它藝術性地將水道改善、生態保護、棲息地修復和旅游開發融為一體。
5個景觀分區:
5個景觀分區擬定的統一原則與各自的生態功能有關,分別是核心保護區、自然修復區、限定人流活動區、地產開發區和一個受到保護的鄉村社區。此外,設計師還建造了幾個全新的和修復后的棲息地:一個人工濕地、河岸濕地、永久性淡水沼澤、公園用地、草場、修復后的自然濕地、魚塘、農田以及一個水澤開發區。
優化水資源管理:
微山湖高洪水位和季節性水位波動較大的現狀影響了基地的水文系統,這為景觀設計帶來了極大挑戰。水系設計要仔細考慮地形、水池和河道構造的現狀,打造高度防洪的水系網以及暢通無阻的水脈聯系。為了優化水環境,在進出口處設置凈水濕地,以確保流入和流出的水都是高度清潔的。與此同時,植入最好的雨水管理系統,最大化地控制和移除表面徑流帶來的潛在污染。
利用當地植被修復濕地:
在分析環境現狀,如水體、植被和地形以及未來人類活動可能帶來的污染之后,在高度易污染的區建立濕地凈化系統,以確保水的潔凈。當地植被打造而成的多結構濕地,既優化了凈化效果,又提升了景觀質量。
多種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方案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建立一個生態棲息地網絡,首先塑造一處核心棲息地,來鎖定周圍具有新興生態價值的棲息地。設計團隊創造了多種棲息地(林地、農田和濕地)來優化河岸生態系統,增加和增強動物多樣性。人們有望在將來觀測到當地典型的水鳥,如鸛形目、鶴形目和雁形目。而現在已經能夠看到一些鳥類的筑巢行為,這激發了游客來此尋求新鮮體驗和生態教育價值的欲望。
微創材料:
木架構成的觀鳥走廊綿延在整個濕地當中。設計師將這些木制和鐵制的輕型結構低調地放置在景觀之中,使其對區域的干擾降至最低。基地內新建的軟土護壁由現成的柳條和遺留下來的楊樹樁建造而成。包覆著木樁的枝條生根發芽之后能夠固定周圍的土壤層。電動車道和主要的人行道都由滲透性能極好的碎石路面鋪就;獨立的小型服務設施通過太陽能和風能設備為滿足自身的照明需要提供電力。
無車旅游勝地:
方案嚴格控制進入公園的車輛。所有游客用車必須通過現有的、與度假區和保護區相分離的道路停置在公園外,將對棲息地的影響降至最低。公園里大部分的道路都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并提供水上交通工具。道路和水上交通系統構成雙回路,作為南北區各自的主要交通模式,可組成不同的換乘組合。因為一些景點只能在船上觀看,所以機動車道主要位于主功能區附近。總而言之,方案修正和優化了現有路網,降低了對環境的影響。
增強植物多樣性:
設計師通過改善現有相對低矮的土生植被的多樣性、減少區域水體中外來藻類植物的入侵,來保護和優化包括水體、濕地和森林等棲息地;在森林和濕地修復中種植本土植物,進一步提高植被的生態價值。多樣化的植被結構(包含樹、灌木和草地)有利于塑造四季變化的綠色景觀,豐富公園的自然多樣性。
可持續建筑:
游客中心及剩余部分的設計都采用綠色屋頂,其形式順應下坡的地形,塑造出平頂山式的雨水花園,屋頂雨水在這里收集起來,經過處理,流入當地石材砌筑而成的墻體基部的水道中,從而匯入水體。小型獨立的服務設施全部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來滿足自身的照明。
△ 原始的基地內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化的生態環境,但景觀特征相對模糊。生態和環境條件相對沒有受到干擾,但基地內農業活動已經導致了某些區域嚴重的環境污染。
△ 水處理及教育濕地系統
△ 經過人工濕地的處理,水重新匯入微山湖。微山湖的無邊荷景廣為人知
△ 甄選當地濕地植物物種用于不同區域,通過水體分流提升水質,塑造可持續的、健康的湖泊棲息地
△ 通過分層和多樣性種植營造四季變換的景觀特色。通過增加本土動植物群,該區域已經被恢復成一處生機勃勃的、適用于室外科學教育的景觀。
△ 竣工后的濕地面積達到200公頃。最高效的時期,化學需氧量消除率估計可達百分之50,磷消除率接近百分之60,氨消除率高達百分之65。
△ 設計師將觀鳥走廊同環境揉為一體,降低人行交通對鳥類棲息地和鳥類活動的影響。
△ 木棧路網和觀景平臺貫穿整個基地,為游客營造了多樣而豐富的在蘆葦地和楊樹叢之間穿梭的景觀體驗。
△ 木甲板使用產自當地的材料,這是該項目微創設計策略的一部分。
△ 水質變好了,人們可以在湖中游泳了。
△ 諸如太陽能、風能之類的綠色能源被用來為包括科學監測設備在內的公園服務設施提供電力。
△ 微山湖的荷對當地文化和經濟來說具有重要意義。這座專門委托設計師設計的當代雕塑是公園入口的標志。
△ 重新建成的“有機”護壁所使用的材料是基地內的柳枝和楊樹樁。來年春天,盤覆在木樁四周的柳枝生根發芽,起到固定周圍土壤的作用。
△ 經人工濕地處理后的湖水適宜人們在其中嬉戲。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