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看設計   /  藝術  /  正文

山東青島澳門路廊橋設計 | LDG蘭斯凱普

牛魔王 2019-12-16 來源:gooood
  • 項目名稱:
    澳門路廊橋(膠州南中軸慢行步道系統1期)
  • 項目地點:
    山東青島
  • 項目規模:
    0.35公頃
  • 設計公司:
  • 施工單位:
    青島市海德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委托方:
    膠州市城鄉建設局
  • 建成時間:
    2019年10月
  • 圖片來源:
    LDG/劉立立,陳紅,熊世寶

項目概況

澳門路廊橋是膠州市城市景觀南中軸新增建設的慢行步道系統的一部分,亦即是首先啟動的一期項目。是一座跨越澳門路的步行天橋,也是滿足市民休閑慢行、健身跑步以及無障礙坡度的綠道,橋長90米,橋高約12米。橋梁設計以景觀領域的相關理念為先導,通過景觀和結構專業團隊的協同合作,融合了結構“力”的美學和多方位空間的交通聯通,在單一構筑設計中復合了交通、休閑、游戲、城市地標、商業、城市環衛管理等多元的功能。其設計目標在于創造一座“多元”、“自由”的景觀橋梁,它的步行交通流線自由流暢,能承接城市多方向人流,全程滿足無障礙要求,可以立體跨越東西向城市機動車道,在交通功能上復合多元的休閑功能,創新城市地標,和部分城市商業綜合體無縫銜接,實現多高程自由轉換的步行道路體系。


▼廊橋俯瞰圖

1.jpg


慢行步道系統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質和活力,促進市民對公共空間的共享。2018年膠州市政府計劃在三里河公園(2003年建成)、南中軸景觀帶(2014年建成)等城市重要公共景觀項目的基礎之上,打造一條慢行步道系統來進一步串聯青年水庫、體育中心、文化中心、會展中心、少海景區,以及南中軸兩側的商業綜合體、南中軸地下商業空間等商業類型的公共建筑。三大中心、商業綜合體、南中軸景觀帶的空間布局和結構遵循著市政府辦公大樓南北向統一的城市軸線,規則的大草坪、行列的樹陣、整齊劃一的建筑布局給市民一種“高大上”的感受,但同時缺乏較豐富的細節和“生動、可參與”的體驗。新建的步道系統既要尊重原有軸線序列,又希望在形態上有所突破,通過呈現一種“流動”的自由感,來打破這種軸線序列,同時在空間的變化中為市民創造更多參與和體驗的機會。幾座天橋在形式上希望結合橋體體量、功能、結構、表皮、亮化等多種元素手法的運用來創建區域地標。


▼廊橋區位圖

2.jpg

▼基地和慢行步道系統的關系

3.jpg


從總體上來說,慢行步道系統首先是一條休閑綠道,可以為市民提供總長度約5公里的健身跑步道,同時它也是一條多功能復合道,在交通慢行的基礎功能之上可以疊加多元的城市休閑功能。由于城市中心單一高程(純地面或純高架)的步道系統往往容易導致“強制”行走,反而并不顯得 “自由”、 “休閑”,這樣會影響市民健身運動最大的參與度,能否少使用樓梯,自由方便地出入步道體系是成功吸納沿線居民參與、進而提升城市生活的關鍵。因此南中軸的慢行步道系統需要進行反復的橋上橋下的高程轉換,并且在全路段滿足小于12%的無障礙坡道要求。


▼慢行步道系統軸側圖,澳門路廊橋是其中的一部分

4.jpg

▼慢行步道系統交通和功能分析圖,景觀和結構的復合,功能和空間的復合

▼廊橋演變示意圖動圖

7.gif


廊橋與城市的復合

澳門路廊橋是整個慢行步道系統的先期啟動部分,按照全體系的整體思路,廊橋的設計不是簡單地修建一座天橋,跨越機動車道即可。而是以“以人為本”、“群眾參與”等景觀理念為先導,來達到景觀和結構的復合、功能和空間的復合、行為和資源的復合;因地制宜地將廊橋融合并滲透進現狀整體環境,并能夠整合好現狀資源,進而推陳出新創造出南中軸公共空間的地標核心,以激發區域發展的活力。


▼廊橋西鳥瞰圖,多入口的平面結構造就了廊橋的“城市”形態,而不是集中的橋梁建筑形式

8.jpg

▼廊橋俯瞰,表面為參數化設計的規則漸變玻璃片


由于要在二層對接南面的城市商業綜合體,而公共的慢行步道需要避開南北建筑獨立貫通,因此橋梁運用“生長”的方式,用自由“延展”的橋段來對接建筑和城市環境,因此澳門路廊橋不僅是一座形式或功能單一的人行天橋。為保證“自由”流暢的交通特征,在澳門路以北,它有北、西、東、垂直電梯四個入口;澳門路以南也有南、北、中間二層商業、垂直電梯四個入口,因此多入口的平面結構造就了廊橋的“城市”形態,通過延展的橋段來“串聯”各個位置、豎向都有很大差異的入口,而不是集中的橋梁建筑形式。為了充分展現“流動”的自由和綠道的連貫,紅色聚脲作為唯一的地面材料,覆蓋了全部橋面,包括為了較快速通行設置的臺階和部分地面。


▼橋面自由延展,和連續拱并不完全重合

11.jpg

▼兒童游戲區是橋面延展的“衍生”物

12.jpg


廊橋“自由生長”的“城市”形態決定了主體橋身也是自由曲線化的,因此廊橋的立體形態需要在曲線或曲面上來繼續呼應這種自由的感覺。在慢行系統的規劃構思之初, “廊橋”是一個可以為寬大的曲線橋面提供遮蔭功能的“棚子”,因此這個棚子是一個雙曲面的形態特征,同時設計團隊還希望這個棚子不是一個“封閉體”,可以為市民提供觀賞周邊城市景觀的視窗,這也可以看作是“復合設計”的要求。因此隨著景觀和結構的深入設計,它最后展現為一個連續拱和一個“旋轉”覆蓋的綜合體。七跨連續拱是結構受力的簡約方式,其有張力的結構和自由伸展的橋面相得益彰,共同促成了澳門路廊橋成為區域級的城市地標。在橋身內部行走, “旋轉”的覆蓋由于變化的視角為橋梁提供了靈動的感覺。


▼連續拱入口和“旋轉”的棚子

13.jpg

▼橋身內部“旋轉”的錯覺為橋架提供了靈動的感覺

14.jpg

▼廊橋通過連續拱的雙曲面來呼應整體上“自由”的感覺

15.jpg


夜景和“表皮”參數

澳門路廊橋的旋轉覆蓋在結構上是一個雙層桁架拱,其本身是不旋轉的,只是為了方便市民在橋面上駐足觀賞周邊景觀,而留有大三角視窗,并由此變化出來的形式。為起到遮陽和視覺旋轉的雙重效果,在桁架拱上進行了“參數化”的玻璃模塊設計,由于是雙曲面,玻璃模塊間的間距和角度都是漸變的參數。這種參數的變化“加劇”了旋轉的效果。在復合設計中,單一的材料元素也往往可以承擔多元的設計需求。為達到激發城市活力的目標,玻璃模塊同時進行了夜景亮化的設計效果,通過在1400多片夾膠玻璃中嵌入微型LED燈珠,可以實現整體的晶瑩剔透的燈光色彩控制,市民可以在橋面上觀賞到繁星滿天的藝術氛圍。夜景和旋轉的玻璃模塊以藝術的形式、新穎的細節,進一步凸顯了橋梁城市地標的地位和效果。


▼參數化的玻璃片嵌入LED燈珠,可以創造藝術化的亮化效果

16.jpg

▼參數化的玻璃片很好地契合雙曲面的“棚子”

17.jpg

▼玻璃片細節

18.jpg


復合功能的兒童趣味設計

在澳門路廊橋的設計中,北側的兒童活動區無疑是整個廊橋設計中的又一亮點。北側橋面步行坡道較長,按照復合設計的原理,其中較大型的交通平臺被創新成有趣的“輕器械”兒童游戲平臺。在兒童趣味活動區,通過運用多組滑梯、小劇場臺地、趣味攀爬壁處理了2.55米的豎向高差問題;趣味數字坐凳看似自由但有序的散落在臺階和地面之上,不銹鋼穿孔板的包邊,材質上與不銹鋼滑梯相呼應,晚間點點燈光穿透其中不但凸顯了數字的造型特點,而且活躍了游玩氣氛。趣味字母攀爬壁、兒童活力滑梯以及休閑坐凳等設施的合理布置使得兒童活動區空間十分豐富。在兒童活動區域,所有地面、坡面、臺階也都采用紅色聚脲材料來鋪設,在滑梯下部鋪設了彈性性能更好的塑膠,這些良好的彈性材料可以對游戲玩耍的兒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整體的紅色地面也可以讓這座看似酷炫的城市地標充滿了它獨特的可愛與親切。


▼大臺地可以形成休息區或小劇場的觀眾席,一個小角落也很容易吸引小孩子攀爬

▼兒童游戲區夜景


結語

進入新時代,中國城市化、都市化的水平不斷提高,景觀(園林)專業在城市、城鄉各個層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但由于近年來專業細分的認識,景觀(園林)專業偏“農學”輕“工學”,重“藝術”避“結構”,由于專業之間的隔閡,導致景觀設計師在都市設計中挑不起真正的“大梁”。澳門路廊橋的建成展示了城市建設中以景觀為先導,加強景觀和其它專業的深度合作,以及積極探索景觀自身領域的重要性及其價值,探討讓“景觀”更好地服務于都市建設。


▼夜景,整合基地周圍較零碎的環境

24.jpg

▼平面圖

25.jpg

▼立面圖

26.jpg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0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