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在城市景觀快速變化的背景之下,綠色城市結構的整合正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和流動性問題帶來的多重挑戰的關鍵解決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種可持續城市發展的思路,強調在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融入綠色城市結構和更具環保意識的規劃原則的必要性。通過分析城市挑戰和潛在危機的影響,本文呼吁政府機構、私營企業和地方社區之間的通力協作,以促進能夠減輕生態脆弱性、增強綠色城市韌性的創新解決方案的提出。在綠色城市結構的視角下,本文著重論述了城市向更具可持續性、適應性和韌性,能夠抵御未來不可預測風險的空間轉型潛力。
綠色城市結構;綠色城市韌性;氣候變化;流動性;危機管理;可持續發展
伯爾德·南特維格
Bernd NENTWIG
德國魏瑪包豪斯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面對氣候變化和流動性問題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可持續城市發展的緊迫性從未如此迫切。城市需要應對環境退化的后果,以及當前世界快速變化的需求,迫使我們必須直面這些問題。在此背景下,對綠色城市結構的關注為我們帶來了希望的曙光,提供了一條通往危機管理和韌性未來的道路——發展綠色城市韌性。運用綜合城市規劃和發展途徑,綠色城市結構將可持續性原則融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節能建筑到城市森林系統,這些結構代表著向更具韌性和環境意識的城市未來的范式轉變。
本期《景觀設計學》所討論的一大問題是應對危機時的遲緩響應。氣候變化和流動性問題要求我們做出迅速且協調的響應,而綠色城市結構則可為此提供支撐。通過發展建設適應性基礎設施和綠色一體化環境,城市可以加強自身應對不可預測的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從而為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關鍵的一點是,我們需要識別生態脆弱性的“觸發點”,以便采取適當措施。而在此之前,我們應該意識到流動性問題在其中產生的重要作用,因為基礎設施的更新非常緩慢。作為現代城市生活的基石,流動性正向我們提出了雙重挑戰——其既加劇了環境惡化,也讓城市在氣候變化面前變得愈加脆弱。
此外,本期還旨在強調政府機構、私營企業和地方社區之間協作的必要性。唯有聯合起來,我們才能有效地實施和擴大綠色城市結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社區參與計劃,以及研究驅動型政策制定等舉措都是這種協作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綠色城市韌性對經濟發展潛力具有重大影響。節能建筑和基礎設施、可再生能源系統建設,綠地開發,以及可持續交通網絡整合通常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這些初始成本可能阻礙這些項目的啟動,特別是對于資金緊張的市政府或開發商而言。然而,當以超出20年的生命周期成本計算,這些初始投資通常會因能源價格上漲而得以回報。例如,節能建筑減少了能源消耗,公共事業費用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同樣,對公共交通和騎行基礎設施的投資可以減少對昂貴道路維護的需求,并降低與空氣污染和久坐生活方式相關的醫療成本。此外,對可再生能源項目、公共交通系統和綠色建筑進行建設投資不僅會帶來新的就業機會,還會吸引到私營投資,并激發創新,這將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
或許,發展綠色城市韌性最引人注目的經濟因素是不采取行動的成本。如果我們對環境惡化和氣候變化坐以待斃,將可能導致嚴重的經濟后果,包括醫療成本增加、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潰敗、生產力流失等。投資于綠色城市韌性有助于降低與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相關的經濟風險。通過提升基礎設施,城市可以減少極端天氣事件對商業、住宅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沖擊和損害。此外,韌性城市對投資者和保險公司更有吸引力,借貸成本和保險費用也會隨之降低。
此外,綠色城市韌性的舉措可以提升城市內部資產的吸引力和價值。與綠色投資相關的價值增長也在加速融資層面的范式轉變。例如,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投資于環境、社會、治理領域;無論是對居民還是對企業來說,擁有充足綠地和可持續設施的社區往往更具吸引力。
總的來說,盡管發展綠色城市韌性可能前期成本巨大,但其長期經濟效益——包括成本節約、創造就業機會、提高資產價值和減輕風險——遠遠大于初始投入。通過采用戰略性和綜合性城市規劃和發展模式,城市可以在促進經濟增長繁榮的同時增強韌性。
在迅速變化的氣候與不斷演變的流動性格局的未知性面前,我們需要一個這樣的未來:當綠色城市結構成為保障可持續性的堡壘,危機能夠通過綠色城市韌性得到應對。這期《景觀設計學》呼吁我們采取相關行動,敦促所有利益相關者將綠色城市結構作為危機管理措施及促進城市生活與環境和諧共存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中國作為城市化和技術進步的前沿國家,在引領創新性地解決氣候變化和流動性相關的復雜問題中扮演著獨特角色。本期內容也聚焦這一關鍵點,旨在揭示綠色城市結構與有效危機管理之間的內在聯系。
提升韌性,唯有轉變。讓我們抓住這一機遇,建設不僅能夠承受當前挑戰,還具有更強可持續性和韌性未來的城市。通過探索技術創新與可持續城市規劃的融合,本期內容展示了如何通過智能綠色解決方案降低城市生活的生態足跡,同時增強我們城市的韌性。
▽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訂購本期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