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傳統而言,景觀規劃與設計的重點在于創造美觀且實用的城市空間。這些美麗的城市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一部分,為不同群體提供了參與社會生活和享受社會資源的機會。然而,每個人對建成環境的使用需求會因其能力的不同而變化,特別是對弱勢群體而言。全球有龐大的人群,他們或暫時或終生伴隨著身體殘疾、視覺和聽覺障礙、神經發育障礙,以及認知障礙等問題。景觀設計師亟需為這些群體提供適宜的城市空間,使他們能夠平等、安全地使用建成環境,從而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的物質文化成果。
循證的規劃與設計是景觀設計專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本專刊希望通過理論推導與數據分析,為無障礙景觀的規劃與設計實踐提供全面和細致的科學依據,推動前沿科學研究。我們相信,無障礙景觀規劃與設計是創造包容、愉悅和有助于健康的城市空間的關鍵途經,具有顯著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是未來重要的研究和實踐領域。
1)如何通過合理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保障慢行系統、城市綠道及其他各類城市開放空間的安全性、可達性、流暢性、可讀性和包容性;
2)如何為殘疾人,包括長期或暫時肢體、精神、智力和感官受損(如孤獨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阿爾茨海默病、視覺障礙、聽覺障礙等)的人群,創造更安全、愉悅且有助于健康的無障礙室外環境;
3)如何為老年人、兒童、孕婦、高壓力人群(如學生和腦力工作者)等創造更安全、愉悅且有助于健康的無障礙室外環境;
4)如何整合各類人群的需求,創造服務于全民的無障礙室外環境;
5)相關政策法規與職業倫理研究;
6)環境心理學、環境神經科學、景觀管理學、材料學等相關前沿領域的研究;
7)無障礙景觀規劃與設計同低碳景觀、生態健康景觀、社會活力、社會公平、社會安全、弱勢人群就業機會等的耦合。
(包括但不限于)
無障礙景觀;循證設計;可達性;包容性;安全性;認知障礙;感官功能障礙;行動障礙;政策;法規;職業倫理;環境心理學
景觀社會學、景觀設計學研究、景觀規劃
城市環境對大眾健康的影響、亞洲城市環境與人文危機、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可持續城市發展策略
1)歡迎來自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地區的投稿;
2)歡迎跨區域、跨國家的對比研究;
3)鼓勵使用最新的數據資料和技術手段;
4)研究須基于詳實的數據分析開展;
5)研究須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切實可行的規劃與設計策略或方法。
2024年10月25日
Energy Landscapes Under Climate Change
點擊圖片查看《景觀設計學》投稿指南
稿件投送后即進入初審階段,請作者密切關注騰云系統的稿件進度或郵件通知;初審通過后,進入同行評議階段。所有評審工作由本刊編輯部及編委和有關專家承擔。通常情況下,評審工作需3~8周,作者在此期間不可一稿多投。
當然可以。通過同行評議且編輯完成的稿件可以先進行網絡首發,之后排期見刊。《景觀設計學》長期關注學術方向包括: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Urban Renew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Design Justice and Human Well-being
Education, Design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