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城市森林作為森林都市主義的核心概念,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有重要價值。城市森林是城市復合生態系統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子系統,它和城市水系等其他子系統之間存在共生演進的關系,也是中國城市實現“雙碳”目標的景觀要素。本文提出,可以從三個方面改善城市森林的復合結構和功能:首先,從城市森林到森林城市,系統拓展城市森林的類型和結構;其次,從建設森林到融合森林,注重提升城市森林的復合生態功能;最后,從森林生態系統到城市生態系統,統籌城市森林與其他類型生態系統的協同建設。
城市森林;森林都市主義;城市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服務;綠色基礎設施;城市可持續發展
Compound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Urban Forests
李博
“城市森林”(urban forest)作為一類重要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正日益引發全球學界的關注。作為“森林都市主義”(forest urbanism)的核心概念,城市森林一直強調森林生態系統與城市發展的有機融合。現有的森林都市主義研究案例也多涉及溫帶或熱帶森林生態系統中的都市規劃和城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管理,主要分析森林生態系統及樹木與城市構成的“圖底關系”和“骨肉關系”,討論多樣的生態功能。
森林都市主義及水都市主義思想與景觀都市主義、生態都市主義相關,都是從景觀生態系統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傳統都市主義進行批判。隨著全球生態保護思想的覺醒,當代城市發展過程中更加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城市”“園林城市”等都市主義方案層出不窮。然而,森林在城市中的結構和功能關系較為復雜。一方面,大部分城市內部和周邊已經鮮有原生森林,人工種植的經濟林和綠化苗木較多,它們提供的城市生態系統服務有限;另一方面,城市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的綠化趨勢方興未艾,形成了區別于傳統意義的新型“城市森林”。對此,我們不禁提出疑問,當代城市森林的價值體現在哪里?又應該如何建設?
我們有必要從城市自然生態系統與人工基礎設施系統所具有的復合結構和功能的角度,審視當代城市森林的價值。首先,城市森林是城市復合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子系統類型,對維護整個系統的穩定和韌性有關鍵性作用。其次,森林生態系統不僅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系統服務,更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城市水環境和熱環境,是水都市主義和氣候都市主義的重要景觀因素。最后,建設城市森林是中國城市實現“雙碳”(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森林本身具有固碳的生態功能;另一方面,其作為主要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能有效實現碳減排。
為實現城市森林的生態價值,可以從三個方面改善其復合結構和功能。第一,從城市森林到森林城市,系統拓展城市森林的類型和結構。森林與城市正在有機進化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不僅涵蓋城市內外的公園綠地與林地,還包含以垂直綠化和城市森林花園為特征的“第四代住宅”,以及基于人工基礎設施的綠化種植等。第二,從建設森林到融合森林,注重提升城市森林的復合生態功能。僅考慮建設城市內外的公園綠地和林地并不一定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最佳途徑。有研究證明,擴大某些城市的林地斑塊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城市的景觀破碎化。第三,從森林生態系統到城市生態系統,統籌城市森林與水體等其他類型生態系統的協同建設。城市森林和城市水系、城市熱環境和風環境、生物棲息地乃至病毒傳播等都密切相關,因此不能就森林論森林,要將森林建設視為城市復合生態系統這一耗散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與其他組成部分協同發展。
[1] De Meulder, B., Shannon, K., & Nguyen, M. Q. (2019). Forest urbanisms: Urban and ecological strategies and tools for the Sonian Forest in Belgium.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7(1), 18-33.
[2] Li, B., Zhang, Y., & Gan, T. (2018).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Changsha, Zhuzhou and Xiangtan urban agglomeration. Chinese & Overseas Architecture, 211(11), 57-61.
Li, B. (2023). Compound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of urban forest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11(1), 13?15. Doi:10.15302/J-LAF-1-010030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