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注:本文為刪減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發于《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1年第6期“氣候變化與韌性人居環境”專刊。點擊獲取全文免費下載。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成為各國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關鍵一環,中國碳達峰研究對于“中國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承諾的達成和路徑的執行具有重要影響和現實支撐。本文構建了STIRPAT碳達峰時間預測模型,結合情景設置方法,對中國八大綜合經濟區碳達峰時間進行預測,并在全國層面分析碳達峰實現的可能路徑。
研究結果顯示,東北、東部沿海和大西南綜合經濟區在基準情景、產業結構優化情景和節能情景下,可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在綠色發展情景下,除以上三個經濟區外,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也可實現碳達峰目標;而長江中游和大西北綜合經濟區在任何情景下均無法于2030年前達峰。
碳達峰;STIRPAT模型;情景分析;區域差異;八大綜合經濟區;碳排放強度
Research on Time–Space Differenc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bon Peak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Zones
王逸: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邊天夏: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碩士研究生
黃賢金: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自工業革命以來,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急劇增加,氣候變暖導致人類面臨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生物多樣性減少等諸多問題,并為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巨大挑戰。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體系——中國政府承諾將通過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力爭在2030年和2060年前分別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
許多中國學者已從不同尺度展開碳達峰研究。但整體而言,現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國家或省市級尺度層面——前者常存在局部地區易受忽視、研究范圍過大及政策制定易顯粗糙等缺陷;后者雖然能夠清晰反映出單一省市碳達峰的時間特征,但難以基于此制定全國碳達峰政策,易出現政策制定成本升高、地區間協調難度增加、政策有效性降低等問題。
對于區域尺度的碳達峰研究,當前主要集中在東北三省、長三角、珠三角等特定區域,研究視角較為局限,易忽視區域內部各地區的差異性與集聚性,不利于深入分析區域間差異并制定區域政策。此外,還有研究聚焦于行業層面(如工業、交通和建筑等),但相關研究難以揭示全國總體碳排放水平。
為彌補既有研究的局限,本研究依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政策》,根據地理位置、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及相互聯系、社會結構,以及區域規模等因素將中國劃分為八大綜合經濟區,并對八大經濟區進行碳達峰年份預測,以期為中國各區域碳減排目標及實施路徑的制訂提供參考。
現有對于碳排放驅動因素的研究證明,人口規模、人均GDP、城鎮化率、產業結構、能源強度和能源結構均可對二氧化碳排放產生顯著影響,也是當前碳排放預測研究中最為常見的影響因素。因此,本研究以STIRPAT擴展模型為基礎,將上述6種影響因素作為相關變量,進行碳達峰時間預測及路徑實現分析研究。
本研究中涉及的各省市人口規模數據、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和第二產業增加值數據來自2005~2019年《中國統計年鑒》及各省市統計年鑒,城鎮化率數據來自2005~2019年《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鑒》,能源消費數據來自2005~2019年《中國能源統計年鑒》及各省市統計年鑒,碳排放數據來自中國碳核算數據庫中的碳排放數據省級清單。由于能源與碳排放數據庫暫不包含西藏自治區、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省能源統計數據,故本研究中大西北綜合經濟區暫不包括西藏,且此四個地區暫不列入計算范圍。
八大綜合經濟區 | 所含省份及直轄市 |
東北綜合經濟區 | 遼寧、黑龍江、吉林 |
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 北京、天津、山東、河北 |
東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 上海、江蘇、浙江 |
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 | 福建、海南、廣東 |
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 | 陜西、山西、河南、內蒙古 |
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 | 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
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 | 云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 |
大西北綜合經濟區 | 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
考慮到碳達峰顯示結果的滯后性,為探究各區域于2030年前是否能實現碳達峰,故將預測研究時間截止時間設置為2040年。
依據影響因素變化率的高、中、低值的不同組合,本研究選擇了5種代表性的碳排放情景。
1)基準情景:各影響因素變化率的設置均為中值,旨在探索政策規劃下未來的碳排放變化趨勢;
2)產業結構優化情景:產業結構變化率設為低值,其他影響因素設為中值,為在基準情景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時的碳排放趨勢;
3)節能情景:能源強度和能源結構變化率設為低值,其他影響因素設為中值,以研究在加大能源相關約束力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潔能源比例時的碳排放變化;
4)綠色發展情景:各影響因素變化率設置均為低值,探索將低碳發展而非經濟增長作為主要發展目標時的碳排放趨勢;
5)粗放發展情景:各影響因素變化率設置均為高值,探索將經濟發展作為主要目標時的碳排放趨勢。
各經濟區碳排放量為所包含省市計算結果的總和,碳排放峰值則基于整體碳排放量判斷。根據各區域的碳達峰時間與情景,本研究將八大經濟區劃分為基準情景可達峰地區、條件約束下可達峰地區和條件約束下仍無法達峰地區三類。
基準情景下,東北、東部沿海和大西南綜合經濟區均能于2030年前達峰,但達峰模式存在差別:由于東北綜合經濟區社會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甚至停滯,人口呈現負增長態勢,該區域的碳達峰模式為社會經濟衰退導致的被動達峰結果,不利于地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而東部沿海與大西南綜合經濟區社會經濟活力較高,加之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與能源強度、結構的綠色轉型,使其得以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屬于保障社會經濟發展下的主動達峰過程。
在條件約束下,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和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均只可在綠色發展情景下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時間分別為2019年、2020年和2030年。
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綜合經濟區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便作為經濟重心的沿海地區,人口流入較集中,區域社會經濟活力充沛,較難實現碳達峰;而黃河中游綜合經濟區作為中國能源輸出的主要區域,難以實現碳達峰主要受制于由其資源稟賦特征決定的發展模式,需考慮區域分工合作和隱含的碳排放轉移等因素對碳排放峰值的影響,其達峰路徑需結合全國碳排放情景,與全國碳達峰路徑進行協調,避免為實現達峰目標而制定對區域經濟發展不利的苛刻目標。
條件約束下仍無法實現碳達峰的區域是長江中游與大西北綜合經濟區。長江中游綜合經濟區除湖南省可在基準情景、產業結構優化情景、節能情景及綠色發展情景下于2012年實現碳達峰外,其余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在任何情景下均無法實現碳達峰。其中,安徽省和江西省受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影響較大,故若兩省增加技術資金投入、鼓勵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清潔能源占比,也可將提供更多的碳減排空間。
對于大西北綜合經濟區而言,青海和寧夏兩省可在基準情景、產業結構優化情景、節能情景和綠色發展情景下分別于2013和2019年實現碳達峰,而甘肅省和新疆自治區在任何情景下均無法實現碳達峰。近年來,在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持下,大西北綜合經濟區經歷了人口規模、經濟和城鎮化率的強勁增長。此外,該地區第二產業占比普遍較高、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煤炭消費比重下降緩慢甚至出現上升趨勢,使得難以實現碳達峰目標。因此,優化產業結構、改善能源結構將可能顯著約束碳排放增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并對現有高新技術進行推廣利用也將促進該區域盡早實現碳達峰。
整體而言,本文研究預測結果與地區實際碳排放變化趨勢或相關研究結果基本吻合,而部分地區的碳達峰時間預測結果存在差異。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在于研究中采用的碳排放影響因素變化率參照各省市相關規劃文件進行設置,但可能存在規劃的發展目標與當地發展現狀不符的情況。以人口為例,大量研究表明中國人口增長逐漸放緩,甚至在5~10年內將迎來負增長的轉折點,然而多個地區現有規劃文件中依然設置了較高的未來人口規劃目標。盡管本研究已參照近年人口實際變化速率適當下調部分省市人口的預計增長率,使人口變化速率更貼近于實際變化情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預測偏差,但不排除仍存在系統性偏差的可能性。
由于中國各大經濟區資源稟賦、發展程度不同,各區域碳排放的主要影響因素亦存在區別,故在進行碳達峰政策制定時要結合區域實際發展情況,不能為實現碳達峰目標而實行一刀切政策,阻礙部分欠發達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當前,欠發達經濟區的碳排放增長趨勢較強,僅靠單一因子約束難以抑制其持續增長。
此外,未來碳達峰的相關研究有必要將能源輸送和碳排放轉移等事件的影響納入考慮;跳出封閉視角的單一區域研究,僅靠單一區域自身的努力無法實現全國碳達峰目標;更要考慮各區域的分工合作和協調配合,保障全國各區域公平且均衡的發展。
本文引用格式 /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Wang, Y., Bian, T., & Huang, X. (2021). Research on Time–Space Differences in the Prediction of Carbon Peaking of China’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Zone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6): 24-43. doi:10.15302/J-LAF-1-020056
編輯 | 張晨希、田樂
翻譯 | 田樂、周佳怡
制作 | 田樂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