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注:本文為刪減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發于《景觀設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1年第3期“大河流域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獲取全文免費下載鏈接請點擊此處。
河岸帶是河流與景觀環境耦合的核心部位。然而,水壩和水庫的建設使得多數河段河岸界面變成河/庫交替的界面,由此對流域水文及水環境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在探討界面生態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策略及基本技術框架,并以重慶市三峽庫區澎溪河流域為例,探討了水位變動下河/庫岸生態系統修復設計與實踐。生態績效分析結果表明,修復后的烏楊壩河/庫岸界面實現了界面生態修復與濱水空間景觀建設和優化協同共生。該項目是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系統修復設計和實踐的創新探索,其設計策略可應用于受水位調節影響的河/庫岸帶生態系統修復。
袁興中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重慶大學三峽庫區消落區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向羚豐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
扈玉興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
程威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碩士研究生
黃亞洲
重慶市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
熊森
重慶市開州區自然保護地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
袁嘉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三峽庫區消落區生態修復與治理研究中心骨干研究人員
王芳
重慶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生態學專業博士生
“界面”(Interface)概念源于物理學,是指物質相與相的分界面[1]。20世紀六七十年代,物理學家與生態學家、生理學家合作提出了生物與環境間“界面”的概念[2]~[4]。1993年,王信理等人揭示了生態邊界層的結構特征和變化規律[5]。
然而,目前鮮有對于陸地與河湖水體之間的水陸生態界面的研究。河岸帶是集水區陸域與河流水體間的界面,在河流生態系統健康維持中發揮著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6]。既有研究對河岸帶作為水陸界面的生態特征及功能關注較少,尤其對筑壩蓄水影響下天然河岸成為河/庫岸帶交替生態界面(下文簡稱“河/庫岸帶界面”)后的變化、修復技術及調控機理的研究很少。本文在探討河岸帶界面概念、界面生態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了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策略及基本技術框架,并以重慶市開州區三峽庫區澎溪河流域水位漲落的河/庫岸帶界面(消落帶界面)為例,探討了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系統修復設計實踐,以期為相關流域界面生態系統修復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
河岸帶是聯系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重要界面,環境脅迫最易富集,河流自然調節也最為活躍,故而也是河流與景觀環境耦合的核心部位。
物理特征
河岸帶界面的物理特征可概括為界面寬度、界面底質、界面坡度、界面地形起伏度等方面。河流級別越高,河岸帶界面寬度越大。界面底質可為動物提供不同性質的活動基底。河岸帶界面坡度與河岸穩定性相關。河岸帶地形起伏度與生境類型的多樣性密切相關。
生態特征
河岸帶具有明顯的四維結構特征,即縱向(上游-下游)、橫向(河道-河岸帶-河岸高地)、垂向(河岸土壤-地下水)和時間(隨時間而變化的河岸形態及河岸生物群落演替)4個維度。
生態功能
河岸帶界面為河流提供遮蔭、維持邊岸穩定性、過濾并凈化地表徑流、提供生物生境等生態功能[7]。
生態過程
河岸帶界面生態功能與界面生態過程關聯密切。河岸帶界面生態過程指營養物質循環、能量流動、水文過程及其相互關系,具體包括跨越界面的地表水文流、營養物質流和物種流等。
由于河流梯級水壩建設及水庫運行的人為調節方式,河/庫岸帶界面特征已發生明顯變化。大多數河流水庫基于發電及防洪需要,在自然汛期后進行反季節水位調節。這種水位調節對流域水文過程及水環境,以及流域整體生態系統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需要針對受到人工調節影響的河/庫岸帶界面的具體水位變化進行綜合修復設計。
針對受反季節水位調節影響的河/庫岸帶界面的生態特征變化,以及相關生態功能衰退問題,本文創新性地提出適用于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的“NMSRMC策略”。
1)N—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通過保護、管理和修復自然生態系統,以應對環境變化的挑戰。
2)M—多功能設計(multi-function design):針對河/庫岸帶界面生態功能衰退狀況,強調界面過濾、攔截、屏障、生物生境等多功能設計。
3)S—自然的自我設計(self-design of nature):重視自然動力過程為推動力的河/庫岸帶界面的自我設計能力。
4)R—再野化設計(rewilding design):通過生態系統修復重塑自然過程。
5)M—多維空間設計(multi-dimensional spatial design):遵循生態梯度變化,重建多空間維度、多景觀層次、多生態序列的河/庫岸帶景觀。
6)C—協同共生設計(collaborative design):遵循協同共生原則,使界面內所有要素形成相對穩定的協同共生系統。
遵循界面生態設計策略,以要素-結構-功能-過程為邏輯思路,提出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的基本技術框架。該框架強調環境要素與生物要素之間的協同共生,維持河/庫岸帶界面的生態健康。
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技術框架 ? 袁興中,向羚豐,扈玉興,黃亞洲,熊森,袁嘉,王芳
重慶市澎溪河受三峽水庫蓄水影響顯著。研究區域烏楊壩河岸帶區域位于南河與東河匯合口的下游,是典型的河-庫交替區域,具有季節性水位變動:三峽水庫蓄水后,每年汛后10月份,澎溪河水位逐步升高至175m,并維持到一月初;其后隨著三峽水庫放水,水位逐步下降,五月末降至最低水位145m。
研究區域地理位置 ? 袁興中,向羚豐,扈玉興,黃亞洲,熊森,袁嘉,王芳
受三峽水庫蓄水影響,原145m高程以下的河岸帶被淹沒;由于水位周期性漲落,植物種類單一、群落結構簡單;因城市建設及防洪護岸需要,175~185m高程已建成完全硬化的護坡。
三峽水庫蓄水前烏楊壩河岸狀況(攝于2010年) ? 袁興中
地形設計
烏楊壩河/庫岸帶175m高程是一個坡度轉折點,175m以下是季節性水位波動區,175~185m區域是坡度約為40°的護坡。本研究在維持原有蜿蜒岸線的基礎上,進行河/庫岸帶界面復合地形格局設計:
1)145~165m高程帶保留原微地貌形態,保留采掘坑,形成高水位時期水下豐富的地形結構;不進行植物種植,以自然恢復的草本植物為主。
2)173m高程處有一處因人工挖掘破壞形成的較陡邊坡,將165~173m高程帶設計為坡率1:3的緩平岸帶,同時保持岸坡表面的微地形起伏。
3)173~175m高程帶根據季節性水位變化,結合動物的生境需求,設計寬5m的線性凹道,以及洼地、淺塘等水文地貌結構。
4)通過破除硬質化護坡,在175~185m高程護坡上設計起伏的微地貌結構,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多層群落結構。
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復合地形格局設計 ? 袁興中,向羚豐,扈玉興,黃亞洲,熊森,袁嘉,王芳
底質設計
除了河/庫岸帶界面穩定性外,還應綜合考慮通過不同高程、不同類型底質設計,增加基底環境異質性,并與生物群落有機結合,形成適應水位變化的河/庫岸帶界面基底結構。
1)145~165m高程帶保留原有砂石、黏土交混的底質,以利于植物群落的自然恢復和水生無脊椎動物生存。
2)165~173m高程帶內的平緩岸緣采用塊石拋石護岸,形成多孔隙水岸,為魚類及蝦蟹類水生無脊椎動物提供棲居空間;其余區域選取砂卵石(或碎石土)分層碾壓回填,其上鋪設壤土,為灌叢和草本植物的恢復提供條件。
3)173~175m高程帶選取砂卵石分層碾壓回填,再鋪設壤土,為林澤帶的種植提供生長基底;線性凹道兩側均用大塊石拋石護岸,形成多孔隙水岸。
4)175~185m高程帶破除硬質護坡后,回填夯實后鋪設壤土,為喬-灌-草復層混交植物群落提供著生基底。
與水文變化相適應的種植設計
將高程與水文節律及水位波動相結合,保證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在縱向上不阻擋水文流,同時通過凹道設計保證橫向上多流路水文形態的存在。
1)145~165m高程帶植物以自然恢復為主;
2)165~173m高程帶稀疏種植耐水淹灌木、自然恢復草本植物;
3)173~175m高程帶種植混交林澤,林澤帶內設計林窗、凹道、洼地、淺塘等水文地貌結構,后期依靠自然傳播在林下形成高草草本群落;
4)在175~176m高程帶稀疏種植芭茅,在175~185m高程帶的前緣形成緩沖帶,同時也有助于豐富植物群落層次結構。
5)176~185m高程帶設計喬-灌-草復層混交植物群落。
生物要素設計
本研究提出了地形-底質-生物協同設計系統和植物-昆蟲-鳥類協同設計系統。設計重點在于運用耐受季節性水淹的植物物種,建立優良的植物群落結構;再通過不同高程的生境設計吸引動物,從而豐富河/庫岸帶界面的生物多樣性。
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植物—昆蟲—鳥類協同設計模式 ? 袁興中,向羚豐,扈玉興,黃亞洲,熊森,袁嘉,王芳
植物篩選是河/庫岸帶界面生態修復的關鍵。165~173m高程帶稀疏種植耐水淹的灌木,173~175m高程帶種植耐水淹的喬木并稀疏種植耐水淹灌木,草本植物依靠自然恢復,由此形成冬季淹沒水中、夏季出露的喬-灌-草復層混交林澤帶。
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不同水位時期的植物群落模式圖 ? 袁興中,向羚豐,扈玉興,黃亞洲,熊森,袁嘉,王芳
在不同高程、水位、地形復合格局中,植物、昆蟲、鳥類也形成協同共生關系,構建起穩定的河岸界面生命系統,從而提高了河/庫岸帶界面的生物多樣性。
研究區域長約2km,根據高程、地形、底質特征和水位變動,將植物群落設計為多帶多功能緩沖系統。在各高程帶內,為不同種類的動物提供棲息環境;對各斷面植被帶寬度做出適應性調整,形成植物群落的水平鑲嵌結構;采取多種類植物交錯鑲嵌生長的種植策略,形成擬自然植物群落的多層垂直分布格局。
本研究重點針對烏楊壩河/庫岸帶的主導生態功能及生態過程進行設計,主要包括污染凈化及雨洪控制、河/庫岸帶界面穩定及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提升和景觀優化。
研究區域在基本沒有人工管理措施的情況下,完全經由自然的自我設計和調控,目前正在經歷一個明顯的再野化過程,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系統正在發揮著良好的生態效益。
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多帶多功能緩沖系統(2017年7月拍攝) ? 袁興中
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系統在經歷再野化過程(2017年7月拍攝) ? 袁興中
研究區域種植的耐水淹喬、灌木歷經多年季節性水位變動,存活狀況良好,群落結構穩定,生物多樣性提升明顯。
不同水位時期烏楊壩河/庫岸景觀(上圖攝于2018年11月,下圖攝于2020年7月) ? 袁興中
地形-底質-植物-動物的協同修復產生了明顯效果,不同生境結構單元及立體生境空間的形成,為涉禽、游禽、鳴禽等不同生態位的鳥類營造了棲息、覓食乃至繁殖的生境,形成了從水到陸沿生境梯度的植物-鳥類復合格局,提高了鳥類多樣性。
無論是喬木、灌木,還是草本植物,經過7年冬季水淹的考驗,植物的生長形態、繁殖狀況、物候變化等均表現出對季節性水位變化的良好適應。
冬季高水位期的耐水淹喬木(上圖攝于2018年12月,下圖攝于2020年12月) ? 袁興中
2015年6~9月,研究團隊收集降水后徑流水樣,進行了水質監測分析。結果表明,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系統修復有效削減了入河/庫污染負荷。此外,修復后烏楊壩河/庫岸帶界面也發揮了較好的雨洪控制功能。
作為水陸之間的生態界面,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應遵循從要素-結構-功能-過程的邏輯思路,強調生態要素設計與空間結構設計的有機融合,奠定界面生態功能的基礎,滿足河/庫岸帶界面的多功能需求;通過生態功能與過程的耦合設計,維持界面生態系統健康。
烏楊壩河/庫岸帶生態系統修復研究僅僅是界面生態設計的初步探索,其設計策略及模式可應用于受水位調節影響的河/庫岸帶生態系統修復。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進一步探索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組成要素的耦合機制,研發河/庫岸帶界面生態設計的系統方法和關鍵技術,開展河/庫岸帶界面生態結構與功能協同的設計調控機理和方法體系研究。
部分參考文獻
[1] Yan, P., Hao, W., & Gao, T. (2004). Chemistry of Fine Chemicals.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 Gates, D. M., Vetter, M. J., & Thompson, M. C. (1963). Measurement of moisture boundary layers and leaf transpiration with a microwave refractometer. Nature, 197(4872), 1070-1072. doi:10.1038/1971070a0
[3] Grace, J., & Wilson, J. (1976). The boundary layer over a Populus leaf.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7(2), 231-241. doi:10.1093/jxb/27.2.231
[4] Han, S. (2002).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eco-boundary ecology.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4), 260-263.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02.04.008
[5] Wang, X., & Xiong, W. (1993). Structure of tea plantation’s ecoboundary layer and its variation pattern.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4(3), 256-259. doi:10.13287/j.1001-9332.1993.0055
[6] Yuan, X. (2020). River ecology. Chongqing, China: Chongqing Publishing Group.
[7] Hedin, L. O., von Fischer, J. C., Ostron, N. E., Kennedy, B. P., Brown, M. G., & Robertson, G. P. (1998). Thermodynamic constraints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at soil-stream interfaces. Ecology, 79(2), 684-703. doi:10.2307/176963
本文引用格式 / PLEASE CITE THIS ARTICLE AS
Yuan, X., Xiang, L., Hu, Y., Cheng, W., Huang, Y., Xiong, S., Yuan, J., & Wang, F. (2021). Ecological Design Across Interface: Ecosystem Restoration of Pengxi River/Reservoir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Chongqing.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3), 12?27.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20048
編輯 | 田樂 周佳怡
翻譯 | 田樂 周佳怡 肖杰
制作 | 顧薌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