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1 概述
永寧公園位于永寧江右岸,總用地面積約為21.3公頃。
永寧江孕育了黃巖的自然與人文特色,堪稱山靈水秀,自古以來為道教勝地,魚米豐饒,盛產黃巖蜜桔;現代則有“小狗經濟”之源,模具之鄉等美譽。然而,近幾十年來,人們并沒有善待這條母親河。由于人為的干擾,特別是河道硬化和渠化,導致河流動力過程的改變和惡化,水質污染嚴重,河流形態改變,兩岸植被和生物棲息地被破壞,休閑價值損毀。永寧江公園對黃巖的自然、社會和文化有很多的意義。如何延續其自然和人文過程,讓生態服務功能與歷史文化的信息繼續隨河水流淌,是設計的主要目標。
2 設計戰略
為實現此目標,永寧江公園方案提出以下6大景觀戰略。
2.1 保護和恢復河流的自然形態,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設計開展之初,永寧江河道正在進行裁彎取直和水泥護堤工程,高直生硬的防洪堤及水泥河道已吞嚙了場地1/3的濱江岸線(圖01,02)。實現設計目標的關鍵是能否立即停止正在進行的河道渠化工程。考察完場地后,設計組即向當局最高領導提出了停止工程的建議,并向有關人員進行了一次系統的生態防洪和生物護堤的介紹,列出河道渠化的害處。最終使當局認同了生態設計的理念,并通過行政途徑停止了“水利工程”。
接著,進行了流域的洪水過程分析,得出洪水過程的景觀安全格局,提出通過建立流域的濕地系統,來與洪水為友,把洪水作為資源而不是敵人(圖03,04)。
在此前提下,用3種方式改造已經硬化的防洪堤:
江堤改造方式之一: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礎,在保證河道過水量不變的前提下,退后防洪堤頂路面,將原來的垂直堤岸護坡改造成種植池,并在堤腳面一側鋪設親水木板平臺;
江堤改造方式之二: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礎,在保證河道過水量不變的前提下,放緩堤岸護坡,退后防洪堤頂路面,將原來的垂直堤岸護坡堆土,改造成種植區,并在堤腳鋪設卵石,形成親水界面;
江堤改造方式之三:保留原有水泥防洪堤基礎,在保證河道過水量不變的前提下,放緩堤岸護坡,退后防洪堤頂路面,全部恢復土堤,并進行種植;
三種軟化江堤的改造方式由東向西逐漸推進,與人的使用強度和城市化強度的漸變趨勢相一致。
剩余的西部江堤設計是在沒有經過渠化的江堤上進行的,方式如下:
江堤改造方式之四:根據新的防洪過水量要求,保留江岸的沙洲和葦叢作為防風浪的障物,并保留和恢復濱水帶的濕地;完全用土來作堤,并放緩堤岸護坡至1:3以下;部分地段擴大淺水灘地,形成滯流區或人工濕地、淺潭,為魚類和多種水生生物提供棲息地、繁育環境和洪水期間的庇護所;進行河床處理,造成深槽和淺灘,在形成的魚礁坡上種植鄉土物種,形成人可以接近江水的界面。
江堤的設計改變了通常單一標高和橫斷面的做法,而是結合起伏多變的地形,形成亦堤亦丘的多標高和多種斷面的設計,形成豐富的景觀感受(圖05~11)。
2.2 一個內河濕地,形成生態化的旱澇調節系統和鄉土生境
本公園設計的第二大特點,是在防洪堤的外側營建了一塊帶狀的內河濕地。它平行于江面,而水位標高在江面之上,旱季則開啟公園東端的西江閘,補充來自西江的清水,雨季可關閉西江閘,使內河濕地成為滯洪區。盡管公園的內河濕地只有2hm2左右,相對于永寧流域的防洪滯洪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但如果沿江能形成連續的濕地系統,必將形成一個區域性的、生態化的旱澇調節系統。
這樣一個內河濕地系統同時為鄉土物種提供了一個棲息地,同時創造了豐富的生物景觀,為休閑活動提供場所(圖12~17)。
2.3 一個由大量鄉土物種構成的景觀基底
應用鄉土物種形成綠化基底,整個綠地系統平行于永寧江分布如下幾種植被類型:
第一帶,河漫灘濕地,在一年一遇的水位線以下,由豐富多樣的鄉土水生和濕生植物構成,包括蘆葦、菖蒲、千屈菜等;
第二帶,河濱芒草種群,在一年一遇的水位線與五年一遇的水位線之間,用當地的九節芒(提供拉丁名)構成單優勢種群,是鞏固土堤的優良草本,場地內原有大量九節芒雜亂無章地分布,可進入性較差。經過設計的芒草種群疏密有致,形成安全而充滿野趣的空間。
第三帶,江堤疏樹草地,在5年一遇的水位線和20年一遇的水位線之間,用當地的狗牙根作為地被草種,上面點綴烏桕等鄉土喬木,形成一條觀景和駐足休憩的邊界場所,在其間設置一些坐椅和平臺廣場;
第四帶,堤頂行道樹,結合堤頂道路,種植行道樹;
第五帶,堤內密林帶,結合地形,由竹林、烏桕、無患子、桂花等鄉土樹種,構成密林,分割出堤內和堤外兩個體驗空間:堤外面向永寧江,是個外向型空間,堤內圍繞內河濕地形成一個內斂式的半封閉空間;
第六帶,內河濕地,由觀賞性較好的鄉土濕生植物構成,如睡蓮、荷花、菖蒲、千屈菜等;
第七帶,濱河疏林草地,沿內河兩側分布,給使用者一個觀賞內湖濕地和駐足休憩的邊界場所。
第八帶,公園邊界,在公園的西邊界和北邊界,繁忙的公路給公園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為減少干擾,設計了用香樟等樹種構成的濃密的邊界林帶,使公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
2.4 水杉方陣——平凡的紀念
水杉是一種非常普通而不被當地人關注的樹種,它們或孤獨地佇立在水稻田埂之上,或排列在泥濘不堪的鄉間機耕旁,或成片分布于沼澤濕地和污水橫流的垃圾糞坑邊。本設計通過方格網狀分布的樹陣,在一個自然的鄉土植被景觀背景之上,將這種平凡的樹按5×5棵種在一個方臺上,給它們一個紀念性的場所,重顯高貴典雅。樹陣或漂于水上、或落入繁茂的濕生植物之中、或嵌入草地,無論身處何地,獨特的水杉個性都會顯露無疑。
2.5 景觀盒——最少量的設計
在自然化的地形和林地、以及鄉土植物所構成的基底之上,分布了8個5m見方的景觀盒。它們是公園綠色背景上的方格點陣體系,融合在自然之中,構成了“自然中的城市”肌理。同時,野生的蘆葦、水草、茅草等自然元素也滲透進入盒子,使體現人文和城市的盒子與自然達到一種交融互含的狀態。這些盒子由墻、網或柱構成,以最簡單的方式,給人以三維空間的體驗(圖18-21)。
相對于中國古典園林中的亭子,景觀盒同樣具有借景、觀景、點景等功能,但亭子的符號意義是外向的,而盒子的符號意義是內斂的。因此,通過景觀盒,體驗的是“大中見小”和“粗中見細”,相悖于中國傳統園林中的小中見大。現代城市公園和自然地的大尺度和非精致,要求用對比的手法來營造小空間和精致感,這就是采用景觀盒的主要原由。
空間本身是帶有含意的,盒子的尺度、色彩和材料,以及盒子中的微景觀設計,都傳達了這種含意。它在兩個層面上被賦予含意,第一個層面是直覺的、建立在人類生物基因上的、是先天的,是通過空間和構成空間的物理刺激所傳達的;第二個是文化的,可以通過文字和文化的符號傳達。這兩層含意都是本公園的設計者想通過盒子來傳達的。
在第一個層面上,盒子給人一種穿越感和在自然背景中對“人”的定義和定位。面對盒子,挑戰和危險同時存在,由此產生美感:遠望盒子時,它具有吸引人前往的誘惑力,因為里面潛藏著一個未知的世界,即所謂的可探索性或神秘性, 另一個指標是可解性. 而當人可迫近盒子時,這種可探索性和神秘性會急劇增強,并伴隨著產生危險感,喚起緊張和不安的情緒;而當突然跨入只有一墻之隔的盒子內的時候,一個外在者變成了內在者,探索者變成了盒子的擁有者和捍衛者,盒子變成了“領地”。這種“神秘—危險—安寧”的變化,是盒子的穿越美感的本源。當然,作為公共場所, “危險”感的創造是以實際上的安全保障為基礎的。所以,盒子的選址都在主要人流交通道路邊或由道路穿越。
在第二個層面上,作為一種嘗試,設計者希望通過盒子來傳達地域特色和文化精神。因此,8個盒子被賦予8個主題,它們是分別被稱為:山水間、石之容、稻之孚、橘之方、漁之綱、道之羽、武之林、金之坊。
實際上,這種文化含義是否能被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個盒子因此而有不同的形式和產生不同的體驗,并顯示了設計和文化的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說,盒子就像黃巖盛產的模具,人一旦穿越了一個盒子,就接受了某種塑造人的信息或符號,它將永遠地附著在人腦中,成為塑造其未來狀態的一種元素。
2.6 延續城市的道路肌理,最便捷地實現公園的服務功能
公園是為市民提供生態服務的場所,因此,公園不應該是封閉式的,而應該為居民提供最便捷的進入方式。為此,公園的路網設計是城市路網的延伸,當然公園的邊界以內機動車是不允許進入的。直線式的便捷通道穿過密林成為甬道,越過湖面濕地成為棧橋,穿越水杉樹陣成為虛門,穿越盒子成為實門,并一直延伸到永寧江邊,無論是游玩者還是行路者,都可以獲得穿越空間的暢快和豐富的景觀體驗(圖22-24)。
3 結 語
永寧公園于2003年5月正式建成開園,由于大量應用鄉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公園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設計之初的設想和目標已基本實現,2004年夏天還經受了25年來最嚴重的臺風破壞,也很快得到了恢復。作為生態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節點和示范地,永寧公園的生態服務功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1)自然過程的保護和恢復:長達2km的永寧江水岸恢復了自然形態,沿岸濕地系統得到了恢復和完善;形成了一條內河濕地系統,對流域的防洪滯洪起到積極作用;
(2)生物過程的保護和促進:保留濱水帶的蘆葦、菖蒲等種群,大量應用鄉土物種進行河堤的防護,在濱江地帶形成了多樣化的生境系統。整個公園的綠地面積達到75%,初步形成了物種豐富多樣的生物群落。
(3)人文過程:為廣大市民提供了一個富有特色的休閑環境。無論是在江濱的芒草叢中,還是在橫跨在內河濕地的棧橋之上,或是在野草掩映的景觀盒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男女老幼在快樂地享受著公園的美景和自然的服務:遠山被引入公園中的美術館,黃巖的歷史和故事不經意間在公園中傳詠著、解釋著;不曾被注意的鄉土野草突然間顯示出無比的魅力,一種關于自然和環境的新的倫理猶如潤物無聲的春風細雨在參觀者的心中孕育:愛護腳下的每一種野草,它們是美的;借著共同的自然和鄉土的事與物,更便于人和人之間的交流。
永寧公園通過對生態基礎設施關鍵地段的設計,改善和促進自然系統的生態服務功能,同時讓城市居民能充分享受到這些服務。
項目完整名稱:浙江黃巖永寧公園生態設計
主要設計人:俞孔堅、劉玉杰、劉東云、寧維晶、凌世紅、李 鴻、金園園、張蓓、闋鎮清、蔡紅梅、葛旻昱
設計單位: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
項目建設地點:浙江臺州市黃巖區
設計時間:2002年3月—2004年1月
竣工時間:2004年3月
建筑面積:10 000 m2
公園面積:21.3 ha
攝影:俞孔堅、曹 楊
作者簡介:
俞孔堅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
劉玉杰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三所負責人,注冊規劃師
劉東云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主任工程師
凌世紅 北京土人景觀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二所總規劃師
相關專題:2006年ASLAz獎項公布 永寧公園獲設計大獎
圖01 水泥硬化和渠化的永寧江段(由側下半部)與生態保育和恢復后的永寧江段(上半部分,左側為永寧公園)的對比。
圖02 公園場地現狀:硬化的防洪堤
圖03 洪水泛濫安全格局分析,作為公園生態防洪設計的依據。
圖04 公園高程設計和內河濕地系統
圖05 公園總平面圖
圖06 恢復后的堤外生態濕地
圖07 恢復后的堤外生態濕地
圖08 恢復后的堤外生態濕地
圖09 當地鄉土茅草作為固堤材料,成為頗受歡迎的自然游憩地
圖10 漂浮于濕地之上、與洪水相適應的景觀盒
圖11 當地鄉土茅草作為固堤材料,成為頗受歡迎的自然游憩地
圖12 內和濕地,具有滯洪功能,同時是鄉土物種的棲息地和優美的游憩地
圖13 內和濕地,具有滯洪功能,同時是鄉土物種的棲息地和優美的游憩地
圖14 內和濕地上的棧橋
圖15 內和濕地上的棧橋
圖16 公園中的美術館,引借遠山風景
圖17 公園中的美術館,引借遠山風景
圖18 景觀盒與鄉土野草
圖19 景觀盒與鄉土野草
圖20 景觀盒與鄉土野草
圖21 景觀盒與黃巖石
圖22 柱陣與鄉土野草
圖23 公園中的竹徑
圖24 公園中的水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