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景觀設計的魅力之一在于,每位設計師都會以反映自身世界觀的角度,應對新的課題。讓我們通過大師們的書籍洞察他們的世界!
The Landscape Imagination
作者 詹姆斯·科納 艾利森·赫希
翻譯 慕曉東 吳尤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21-02
詹姆斯·科納
James Corner
美國著名景觀設計師和城市設計師,景觀都市主義運動領軍人物。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事務所創始人、總裁,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系的主任、教授。其代表作包括紐約高線公園,深圳前海城市概念設計和西雅圖中央濱水空間等。
▼紐約高線公園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收錄了詹姆斯·科納自1990以來發表的諸多重要學術論文,全景式地展現了科納的理論思想。
▼Tongva公園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當代國內風景園林對于他設計的紐約高線公園如數家珍,但是卻鮮有深刻理解該作品內涵的媒介和文本。風景園林如何作為一種話語而存在,如何作為一種文本,如何辯證看待理論與實踐關系,如何將風景園林與文化邏輯建立起雙向交流的架構,本書都做出了具有典范性的探討,并提示了理論之于理論本身,以及理論之于實踐的重要性。
▼孟菲斯Shelby農場公園 ? James Corner Field Operations
Invisible Gardens: The Search for Modernism in the American Landscape
作者 彼得·沃克 梅拉妮·西莫
翻譯 王健 王向榮
出版社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9-04
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當代國際知名景觀設計師,“極簡主義”設計代表人物,曾獲得包括哈佛大學百年紀念獎章、ASLA設計獎章,以及IFLA杰弗里·杰里科爵士獎章在內的多項重量級行業榮譽。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觀設計事務所(PWP)創始人,代表作品包括納舍爾雕塑中心、紐約9·11國家紀念地、新加坡樟宜機場等。
▼9·11國家紀念地 ? PWP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是一部關于在1925~1975年之間曾為美國景觀學做出過重要貢獻的一些個人和公司發展歷程的著作。在那個時期,美國興起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景觀設計體系,該設計體系將體現永恒價值觀的社會思想與園林景觀和花園進行結合,從而形成了一種現代美學思想。
在作者選取的研究對象中,既有未建成的設計方案,也有實際的花園作品,范圍從小型的私家花園、到游戲場和公司總部花園。書中討論的項目,既有現代景觀中的經典作品,也有鮮為人知、但實際上卻應該擁有同那些經典作品相同地位的作品。因此本書成為了美國景觀學在戰后巨大的社會變革中為爭取行業地位和為追求現代審美理想所做出的文化貢獻的一種記載。
▼德國慕尼黑機場凱賓斯基酒店花園 ? PWP
* 本書京東、當當有售
Maya Lin: Topologies
作者 林瓔
翻譯 陳曉宇 奚雪松
出版社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20-8
林瓔
Maya Lin
著名美籍華裔建筑師,林徽因的侄女。21歲的時因設計越戰紀念碑出名,如今她的作品遍布美國各地。曾獲得2009年度美國國家藝術獎章,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而林瓔是此次獲獎者中唯一的亞裔。
▼越戰紀念碑 ? Maya Lin Studio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是林瓔的作品集,以豐富的圖片展示了林瓔的50多件作品,包括數量可觀的珍貴草稿和手繪圖。
▼林瓔的藝術作品:《海嘯》
從越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大地藝術作品,到“匯流”系列景觀項目,林瓔一直在探索人們體驗景觀并與之發生聯系的方式,致力于重建人與歷史、地域、集體記憶和自然的本應相互交融的關系。她的建筑作品往往與景觀和環境有強烈呼應,也格外重視設計的可持續性;而在她的小型工作室作品里,則常常融入了以科學方法收集的數據和對這些科學數據的直覺式的呈現。
▼《波場》
作者 俞孔堅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21-1
俞孔堅
Kongjian Yu
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和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創始人、教授,土人設計(Turenscape)創始人,曾獲IFLA終身成就獎—杰里科爵士獎。主要從事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和景觀設計、生態規劃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促成了景觀設計師成為國家正式認定的職業,推動了景觀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確立并走向世界。
▼秦皇島湯河公園 ? 土人設計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以人類進化和文化的生態經驗為主線,結合作者多年來大量的實地考察資料,揭示了中國文化中的理想人居景觀模式,如山水畫、山水詩及園林藝術中的景觀,與日常行為和統計心理學的理想景觀模式等具有的共同結構特征,從而對中國景觀理論進行了地理、文化、生物和哲學意義上的闡釋。
▼三亞紅樹林生態公園 ? 土人設計
與此同時,作者嘗試揭示人類理想的景觀及其深層含義,對美好居住環境的創造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作者十多年來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探索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中的理想人居并揭示其背后的意義。
▼金華燕尾洲公園 ? 土人設計
本書對于發展和諧、宜居、可持續發展的新人居環境,實現生態城市的建設,具有較強的現實關照作用。
Planting: A New Perspective
作者 皮特·奧多夫 諾埃爾·金斯伯里
翻譯 唐瑜 涂先明 田樂
出版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21-5
皮特·奧多夫
Piet Oudolf
著名荷蘭花園設計師、園丁和作者,“新多年生植物”,或“新種植浪潮”運動的帶頭人,該運動大膽運用草本多年生植物做景觀,看重植物的結構而不是花朵的顏色,強調植物全生命周期的美。他的作品包括紐約高線公園、 紐約巴特里公園、荷蘭ABN銀行、芝加哥千禧年公園里的盧瑞花園和英國的斯坎普斯頓霍爾等。
▼盧瑞花園 ? Lurie Garden, Milennium Park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基于皮特·奧多夫和其他優秀設計師的作品案例,旨在探索種植設計中的一些趨勢——基于混合種植的新興自然主義種植設計。
▼倫敦的當代藝術畫廊蛇形畫廊(書內插圖)
大量清晰生動的實景照片,讓人感受到植物不加修飾的旺盛生命力,在枯榮間盡顯寂然的力量——那就是荒野之美。本書還配有詳細的文字介紹從而形成了一套理論化的種植設計思想,其中可持續性和生物多樣性的理念非常契合當今發展的大潮流,對專業設計人員來說具備很高的參考價值。書中還展示了許多手繪種植設計圖,能更加一目了然的了解作者的設計意圖。
▼愛爾蘭西部某花園(書內插圖)
皮特·奧多夫和諾埃爾·金斯伯里對于植物研究頗深,這種經驗對于理解植物多年來的表現非常寶貴。因此本書不僅適用于大型景觀設計,也適用于家庭庭院植物栽培,植物愛好者對本書也會有興趣。
Designing a Garden
作者 邁克爾·范·瓦爾肯堡
出版社 The Monacelli Press 2019-10
邁克爾·范·瓦爾肯堡
Michael Van Valkenburgh
著名美國景觀設計師和教育者,MVVA景觀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他的作品遍布美國、加拿大、韓國和法國,關注對景觀媒介的生活品質的探索,并試圖將景觀建筑從其傳統上與建筑的附屬關系中解放出來。代表作包括淚珠公園、ASLA華盛頓辦公樓綠色屋頂、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公園等。
▼紐約布魯克林大橋公園 ? MVVA
Brief Introduction
本書榮獲2020 ASLA傳播類榮譽獎。在《設計花園》一書中,作者帶領讀者走完了波士頓伊莎貝拉嘉納藝術博物館僧侶花園的設計旅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揭示了他的設計實踐的內部運作方式,并對其從數十年景觀設計實踐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進行了總結。
本書摒棄了那種針對設計展示而嚴格編排的線性設計過程,以一種自然的方式記錄了營造景觀時所需經歷的嘗試、檢驗、否定以及回頭重做等一系列預料之外的情境。
文章中闡釋了作者在設計過程中探索過的各種方向——雖然其中有不少想法很快就遭到了否決,但它們依然為得出更加有效的結論提供了參考。這些考量因素也包含了作者本人的經驗和想法,有助于讀者從更深層次去理解景觀的建造形式。
* 本書暫無中文版,英文版美國亞馬遜有售
Community Design
作者 山崎亮
翻譯 陳曉宇 奚雪松
出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1
山崎亮
Yamazaki Ryo
社區設計師,studio-L創立者,社會福利工作者,慶應義塾大學客座教授。以社區設計師的身份活躍于日本各地,希望通過社區設計的方法,讓空間的使用者直接參與設計過程,借此改善各種空間利用、人口外移、老齡化等傳統設計難以解決的問題。
▼鹿兒島丸屋花園 ? 鹿兒島旅游局
Brief Introduction
針對社會問題,設計究竟能做些什么?山崎亮在書中給出了答案。設計并非一種裝飾。設計師抓住問題的本質將其完美解決,而并非徒有其表的華麗裝飾。
▼與支援企業的員工一起推進公園建設(本書插圖)
設計的英文“design”,關于它的詞源眾說紛紜,山崎亮給出了自己的理解:design 是從信息(sign)中提煉精髓(de), 圓滿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設計師作為處于對主導地位的角色,有義務和責任關注到除了場地物理條件之外的人的因素,用美與和共鳴的力量解決人口減少,老齡化社會,邊際村落等等問題。
▼宮崎縣延岡市火車站和站前廣場改造研習會 ? studio L
編輯 | 陶宇恒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