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018年11月2日至11月3日,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題為“挑戰:反觀建筑思想,教育與實踐”的建筑論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師和建筑學院院長來分享各自的理念和經驗,并進行了激烈的討論。本篇文章記錄了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莫森·莫斯塔法維的講話以及他講話后的圓桌討論,他提出建筑教育不僅要注重研究,還要關注如何將知識傳達給社會,從而真正影響世界。在圓桌討論中,雷姆·庫哈斯,磯崎新,崔愷,李翔寧,周榕和邱志杰根據各自的經驗,發表了對于建筑挑戰的看法,提供了多元的思維方式。
莫森·莫斯塔法維演講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作為一個建筑學校,我們面對的挑戰是什么?我認為對于藝術學院來說,建筑學實踐是我們經常要考慮的一個問題,也是我們的一個挑戰。
說到實踐,很多人會想到建筑專業人士,或者是在辦公室工作的建筑師。實際上,真正的建筑行業從業者,他們并不一定是我們的專業人士。更多時候這也代表著學校中的各個學院是如何和外部世界溝通互動,以及外部社會是如何希望從事、并且參與到建筑工作當中的。
剛才我們提到了農村,通過介紹農村的情況幫助我們詮釋了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庫哈斯在過去的6到7年一直在和自己的學生一起從事一個農村項目,他們在辦公室里進行了很多的工作;而磯崎新則有很多海外辦公室,除了日本,在其他地方也會進行自己的項目。他們舉的例子很好地反映了在學院以外正在進行的現代以及當代建筑活動的背景之下,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在新的時代里到底有了什么新的變化。
實際上,我們在學院里面進行的一些研究以及調查和我們的直接現實沒有非常大的關系。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在過去的10多年里,有越來越多的學生越來越想要了解他們的工作會對于現實產生什么樣的影響,他們的工作和世界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學術和實踐之間的關系是我們在研究以及調查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關注點。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關注現在的學院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樣的?它們如何進行研究?如何推廣我們的知識?簡而言之,即是我們在學院內部的專業知識應當如何傳遞到外界去。我們一定要好好探討一下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因為我們知道實踐需要學院所提供的知識,學院的知識可以更好地促進當代建筑實踐。
城市化進程對于我們的世界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我們對傳統形式的大樓進行了改造,從而提供給人們一種全新形式的居住空間,比如說一些在拉斯維加斯的居住區。我們的理論一定要更好地去了解這些變動,因為我們知道很多公司會去設計城市和居住空間,同時整個地球都在城市化,學院一定要在學術研究中充分考慮這些問題,尤其是當我們想要促進當代藝術實踐的時候。像是《生態都市主義》等書籍會為我們介紹一些當代的建筑設計,也會為我們介紹一些城市化的架構,以及城市化的生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我們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來調查以及了解城市化的進程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以及它的影響是什么。
說到城市,我們會提到城市當中的基建,包括紀念性建筑物、大樓、水池,等等。問題在于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思考我們的發明以及創新呢?一位著名的建筑師設計了一棟公寓,通過他的設計,他希望可以更好地優化公共空間,這也帶來了很多社會效益。
現在我們也在進行很多學院以外的工作和研究。法國南部是一個有趣的地方,我們在那里看到了很多環境問題,也會看到這些環境問題對于區域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我們現在正在和各個基金會合作,一起思考如何在學術層面上解決這些區域性的問題和危機。他們希望使用當地的原料生成一些新的設計項目,然后用到建筑行業。我們也可以借此重新思考在這些地區有哪些潛在的新的可能性。
我們的學生也進行了一些項目,如在極端環境,如斯洛文尼亞身上建造的住房;在日本建造可持續性住房;在祖瑪、巴哈馬也在進行相關項目,并且考慮如何和當地社區進行合作。最后的例子中,我們合作的社區都是比較貧窮的。在巴哈馬,我們希望可以制定出一些主要建筑計劃,通過建筑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以讓我們的學院進行更多研究。研究之后,學院會生成相關的文獻以及調查結果和報告,然后把這些研究成果反哺到祖瑪;或者是在巴哈馬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幫助本地進行城市化發展的規劃,為他們的城市發展計劃注入一些新的現代化思想。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進行相關的對話,或者以廣播的形式來宣傳我們的實踐對于學術的影響,這樣可以使得學術界更好地了解應該進行什么樣的實踐。這不僅僅是學界和實踐之間的關系,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讓學界來重新組織相關的研究活動。
哈佛也有自己的責任,如進行相關的文獻公布以及出版。我們會舉行一些小型且內容單一具體的活動,如對自己的出版物進行演講等。通過這些出版物我們也可以充分地研究物料的消耗等等。研究當中,我們會發現水泥在中國的使用情況是什么樣的,我們可以將它和美國使用水泥的狀況進行比較。這些研究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指向性,因為它們會關注某些特定的話題和問題。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進行其他的學術研究。我們相信學界應該去考慮實踐的歷史是什么樣的,因為實踐的歷史可以讓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現在的工作。我們有一位學者出版的文獻中,充分探討了在日本建筑方面的問題。除此之外,我們還會進行很多科學性的研究和解釋,比如一個研究本身可能并不是實地的,但是我們可以在實驗室里來模擬現場的情況來研究。還有一些出版物,如《哈佛設計雜志》會幫助我們討論更加現代的問題,像是貨架設計等等。通過這些話題的研究,我們可以以多種方式更好地應對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有一本書叫作《走進森林》,森林和建筑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也是我們研究的一個特定的話題。
學校和學界有責任以不同的方式來生成新型的知識。而我們又該如何去真正地推廣學界的這些研究結果呢?我們所要做的并不僅僅是收集信息,相反我們還要有更加高效的方式去傳播知識。我們會將一些知識放到書里進行傳播,比如在《Still Life》一書中會包含很多照片,這些照片都是針對不同情況對于建筑的重新思考以及想象。去年我們也關注到了社交媒體的影響,我們并不僅僅會去研究學界當中的知識,我們甚至會把學界的知識和社交媒體的背景進行結合再進行研究。
通過這些文件、書籍、照片,等等,我們以一種中介的方式進行建筑研究。通過一些學生的工作,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希望重新構思一些機構性的工作,也可以看出他們需要花很多努力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很多時候,我們要有意識地真正去傳播我們在建筑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我們工作室的報告都是針對不同的話題的,在學界學校應該提供多樣化的知識。有的報告里研究的是磚,這種材料有厚有薄,我們從怎么樣手工制作磚塊開始研究,并用繪畫展示了制作過程;我們還研究了一些纖維,它的形狀是流動的,可以創造出我們設計想做的任何形狀。
在過去的6年間,我們與中國以及亞洲的一些其他新興市場,如馬尼拉、吉隆坡等共同研究了三個不同的事情。在中國我們研究的是邊境城市的建筑。我們看到這里的鄉村在逐漸走向城市化,這受到了經濟發展的國家政策影響。我不不是在追求經濟快速增長,而是要讓農村能過追趕上來。我們對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做了一些研究,并且出了研究報告。
我們對一些農村城市的城市化進程進行了思考,并且試圖改變當下的農村環境。學校在社會參與方面的責任是什么?學生是非常熱心的,他們不僅與學院、學術界進行合作,也非常熱心地參與到各個社會項目中。這會在短期造成一些非常有利的影響,能夠幫助學院更好地履行職責,改善我們生活的環境。
圓桌討論
崔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今天是建筑論壇,但是我看到大家都在講一些跟建筑有關,但是實際上更有拓展性的引起社會思考的社會話題,很有意思。
今天,無論在學校,還是設計院,包括在跟業主、政府各方面的對談當中,建筑師不再僅僅是扮演提供技術服務的角色,很多時候也需要參與決策。我也覺得在今天中國的城市轉型當中,思想變得很重要,價值觀變得很重要,一種價值觀的討論甚至可能會引起我們的城市、或者是社會對于建筑產生一種不同的認識。這樣的討論也可以使我們的建筑學思想——從傳統來講是一種烏托邦的思想——以及面向未來的前瞻性思考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支持。
我記得自己在上學的時候,中國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大家對于職業的興趣充滿了一種未來英雄主義的暢想。而到今天工作了將近40年的時候,我們有機會反過來重新思考,我覺得這個是非常有幸的事情。
李翔寧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
我想講的是在經歷了二十世紀世界的劇烈變革之后,當代建筑理論圈似乎顯得沉寂。當年庫哈斯先生寫作《瘋狂的紐約》的時代,那個由紐約城市和建筑研究所、oppositions雜志,assemblage這樣的出版物所代表的一個西方理論空前繁榮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Peter Eisenman、Kenneth Frampton、Diana Agrest ,Mario Gandersonas、Stanford Anderso,這些人漸漸成為東海岸各大建筑院校的終身教授,他們的理論也漸漸地被經典化和固化,他們自己也成為了他們曾經奮力批判的主流建筑思想的一員。 在經歷了一波Digital、Blob和parametric理論洗禮的建筑界,似乎再難找到曾經那種正面的、富有建設性的理論和實踐之間的張力。
讓我們看看中美關系中建筑的狀況。2016年,應Mohsen Mostafavi院長的邀請,我在哈佛大學GSD策劃了題為“批判的實用主義:當代中國建筑”的展覽。我選擇了六十位當代中國最好的建筑師,每人一個作品。參展的張永和先生曾經和我說:“在當代美國很難挑出這樣品質的六十個作品,而在中國這樣的展覽幾乎可以變成一個雙年展,因為在中國差不多每兩年就能產生這么多優秀的作品。”
然而在當代中國建筑實踐繁榮的表面之下,掩蓋著一個讓人思之害怕的事實:我們還在不斷接受西方建筑的啟蒙。中國的理論家們愿意說我們從未現代過,所以我們的建筑師們其實正經歷著Rafael Moneo所說的“理論的焦慮”。這種焦慮的結果是我們把柯布、路易斯·康、阿爾托、斯卡帕當作我們的精神導師,并試圖在今天再走一遍他們在大半個世紀前就已走過的道路。建筑師以柯布為原型,并將一種虔誠的膜拜式的學習當作榮耀。我和幾年前擔任柯布西耶基金會主席的Antoni e Picon教授說,“你知道嗎,今天全世界關于柯布研究的文章、碩士博士論文,中國大概要占到80%。”
理論家們提倡建筑回到“基本問題”:結構、材料、乃至建構,并提倡一種“真實性”,無論是材料的真實性,還是文脈、建造工藝的真實性。事實上,正如Alan Colquhoun在他的文章concept of regionalism中指出的,今天,一種并不真實存在的“地域性真實”,其實只是為有趣的形式找的一種理由。我想同樣適用于所謂的“建構性真實”。
和西方被當代政治正確所裹挾,建筑圈只能討論公平、正義、可持續性一樣,當代中國建筑的學術圈被一種來自西方的過去的價值觀所裹挾,這似乎已經成為了另一種政治正確,似乎討論空間形式是不道德的、可恥的。看看我們今天中國到處涌現的各種“網紅”建筑,如同經過統一的整容手術的無聊的空間“面容”,再抹上素混凝土、中國風的木制家具就可以出產魅人的建筑圖像。
無論在西方還是在中國,從什么時候起,空間和形式已經不再是建筑的基本問題而被我們的建筑理論放逐了呢?無論如何討論社會公平正義、可持續生態,還是材料、建構或者地域的真實性、都無法掩蓋這樣一個現實:我們,整個人類,正在失去欣賞、設計、建造打動人心的空間形式的能力。這或許就是我眼中當代建筑理論和實踐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周榕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我的題目叫做結構化知識碎片與廣義架構化思維,我特別開心沒有跟李翔寧撞車,否則他的一篇論文下來我沒有什么可說的,我里面說的李翔寧一句沒有說,非常好,我們兩個的挑戰不一樣。
這次活動的主題是挑戰,我的問題回應了這次的主題。第一個問題是人類知識的結構性困境。什么叫知識的結構性困境呢?對我們來說當今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覺得非常不確定,這個不確定從哪里來?是因為有一些力量超出了我們可以控制的常規的范式結構,這個力量可能是技術進步,可能是政治上的沖突,可能是整個人類社會進入加速迭代的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全球碎片化,時間、空間所有的事件,包括人類的情感所有穩定的結構都呈現碎片化,最終危及到了本應該最穩定的人類知識體系,這是一個最嚴峻的問題。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知識的碎片不能夠被原有的人類文明在一個碳基世界建立起來的體系內結構化,只能任由這些碎片浮動在空中,切削我們的生命,把所有的世界的圖景變得細碎不堪,甚至在碳基世界原有的知識結構也被海量的信息所沖擊而崩解。硅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知識碎片,但是它不能提供給我們一個完整的世界,一個有結構的完整的世界。這些自發的組織全部是曇花一現,硅基世界的技術工程師有能力引發一頭怪獸,但是沒有能力馴服它;他們有能力創造一個世界,但是沒有能力為我們提供一個世界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第二個,我想講一下建筑思維的結構性閑置。
現代建筑思維的本體特征就是烏托邦思維,就是創造一個并不存在的幻想世界的思維。如何虛構一個幻想的世界觀?沒有人比我們這個行當,也就是建筑師更有經驗。在碳基世界中由于既有的世界規則和世界觀的嚴重限制,建筑師創造世界與世界觀的能力都被嚴重閑置了,他們對于未知世界的幻想被迫只能在現實的碳基世界中改頭換面、藏頭露尾,并且往往只能停留在紙面上。即便我們熟知的一些具有非凡想象力和革命精神的建筑小組,也不得不屈服于重力規則的普遍限制,不得不把他們對于未來世界的想象打扮為一種建筑的面貌。建筑師一代一代死去,而人類建筑幻想世界的精神與架構思維永存。
第三個,運用廣義架構思維打造知識跨基新結構。
面對一個全新的數字烏托邦,建筑師不能恐懼悲傷,不能無所作為,更不能坐以待斃。不能像我們今天一樣都紛紛轉行,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該何去何從。回顧在過去一個半世紀以來的現代世界建構的過程,我們會發現鋼筋混凝土、鋼結構和浮法玻璃沒有一樣是建筑師發明的,但正是建筑師通過建構思維用它們創造出了現代世界。建筑師傳統的,在碳基世界的建構思維必須要被擴展到更廣義的維度,有關未來世界的知識必然是跨基存在的,跨越碳基和硅基這兩個世界存在。人類知識現在正面臨著一個重大空前的遷徙,而人類知識的大遷徙、人類文明的大遷徙僅僅是開端。我們能不能從一個在碳基世界中跟磚頭、水泥打交道的泥瓦匠類型的、或者說物質空間的建筑師,轉向硅基世界的知識建筑師和愿景建筑師,這是對我們最大的一個挑戰。
可以預言的是,在今后的10年,如果不準備轉向的話,坐在這里的大多數人也許會失業。怎么轉向?這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問題。這是一個動蕩時代,每個人都處于不安之中。正如梵高說只有真正的畫家才不害怕空白的畫布,我要說,只有真正的建筑師,才不害怕不確定性的未來。只有創造才可能導致未來,預言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邱志杰
中央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院長
我的題目叫做“谷歌地圖時代的山水畫”。我畫的第一張地圖是小漢斯約我畫的21世紀地圖,接著我發覺我有一個習慣,在過去每一個展覽里面,我都會為自己的展廳做一個地圖,把所有的照片進行自我策劃。我為我的教師生涯畫了一張總體藝術地圖。幾年前在深港雙年展,庫哈斯先生問我說你怎么敢把你的工作室叫做總體藝術工作室呢?那個詞跟集權主義有點像,我回答他說:你們每一個建筑師不都是搞總體藝術的嗎?我曾經被任命為上海雙年展的總策展人,我用地圖作為策展的方式,后來就畫了很多年。建筑地圖,連接著故事和游戲的地圖,烏托邦的地圖,情感的地圖,人類命運的地圖,以及食物的地圖,醫藥的地圖,身體的地圖,記憶的地圖,動物的地圖,植物的地圖,等等。在旅行者的地圖中,中有一種旅行叫做虛構的旅行,往往由烏托邦構成。還有一張地圖叫革命的循環,追求公平的革命和放任不平等的循環。當然我也會在人的身體上看到地圖,我會畫各種各樣的人體地圖,有時候是真的人,有時候是虛構的不存在的人。因此有很多人請我畫地圖,古根海姆請我畫了中國40年來的當代藝術地圖,于是我不小心成了一個美術史家,似乎掌握著巨大的權力,我可以決定讓誰出現在這張地圖上。
中央美院在百年校慶的時候請我畫了中央美術學院100年的地圖,我再次掌握了某種權力,讓某些人出現在了這張地圖里面,可能會讓有些人很生氣。我畫了植名史植物考,很多中國人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的東西其實來自南美洲,或者來自遙遠的非洲。它非常像一個科普,但是它顛覆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現在在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正在展出我的另一幅地圖,是世界各地的爭議領土,以及地震、火災等各種各樣的動作發生在這些地名之上,隨著觀眾的腳把它們踢來踢去,形成了一張不斷生成和變化的地圖。我在荷蘭阿姆斯特丹美術館展出了世界盡頭的思想,集中了世界上所有可以加上ISN作為結尾的詞匯,最后我發覺其實世界上每一個詞匯都可以以ISN作為結尾,除了這個詞本身。現在的美術館建筑已經成為了一個展覽中最大的作品,經常有龐大的空間。圣保羅雙年展請我在展覽門口畫上龐大的旅行者地圖,在莫斯科畫了第三世界的遺產地圖,在展伯克利美術館建筑生命畫了世界花園地圖,在新加坡展出了地圖的地圖,剛剛我還在香港西九龍火車站展出了香港文化地圖。夏天我為facebook畫了社會關系地圖,在澳洲畫了技術倫理地圖,像迷宮一樣,用5天時間就能畫完一面巨大的墻面。
畫地圖有意思的地方是構建了一種連接,比如說在旅行者地圖上,旅行者中出現了馬可波羅、玄奘這樣的人,但是它會突然間出現一個漂流瓶,也被我描述成旅行者。當我描述所有的交通運輸技術發展的時候,我發現到了最高科技各種航天飛機的時候,像嫦娥這樣的神話中的名字又重新出現,于是整個世界被混為一談。在中國傳統山水里面,山和山腹相遮映,那些被擋起來的,不可見的地方是神仙所居住的地方,我們今天的世界像一塊鑲嵌畫。
我們以前曾經每個人都擁有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是由天地人組成的,或許它粗糙,但是非常清晰。1994年我做了一個看貓和老鼠在迷宮中誰能抓到誰的地圖,那個時候并不知道托曼關于動物腦中認知地圖的研究。首先是由托曼發現了位置細胞,接著2004年兩位科學家一起發現了網格細胞,這三個人后來分享了2004年諾貝爾醫學獎。每個人在他的頭腦里面都有內在的GPS,由網格細胞和位置細胞構成。每個生命體的構建都是一張地圖,在某種程度上,如果不描述生物圈和整個生物界,我們其實無法描述一個清晰的生物個體。今天我們可能越來越多地在使用谷歌地圖,但是每個人失去了自己畫一張地圖的能力。對我來說畫地圖是一種需要我們不斷地去重新構建的能力,甚至于把世界加以簡化,通過簡化世界讓世界互相連接起來,就是剛才周老師說了世界碎片化之后。
對我來說畫地圖就是把空間命名為場所,就是我理解場所的過程,畫地圖是我構造的方式,畫地圖是我搭建關系的方式。最后一張地圖是我畫的一張稱之為虛構地理學的地圖。2003年我和磯崎新先生在東京談話亞洲,他給了我一個非常另類的亞洲觀念,他說以澳門為中心,以半徑3000公里畫一個圓,那個圓就是亞洲。我不知道今天磯崎新先生的亞洲是變大變小了,還是移動的。我和磯崎新老師談論亞洲,庫哈斯先生在談論總體藝術,這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漸漸有了一種畫地為牢的身份想象。建筑師、畫家需要上崗證,一個人要成為教師需要考核,曾經誰都有可能成為思考者、教育者、建筑者,誰都有可能畫一張他自己的地圖,我們要重新建構那樣的時刻。
雷姆·庫哈斯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教授
我們看到你們非常嚴肅的態度,你們自由的精神,以及你們為下一代制造一個自由的環境的努力,好像世界的區分已經不存在了。你們有非常精美的技術去創造,去啟迪,你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看到今天在場的教授和所有的學生,這是我最大的感想。
磯崎新
著名建筑師
我看到中國的思想和亞洲的思想,我看到中國的建筑思想變革,聽到你們各位的發言,我發現再沒有人是單獨思考建筑。你們采取了一種非常綜合的思維方式。所有傳統的亞洲思維,甚至是全球思維,尤其是在建筑領域都在改變,所有的教授、所有的機構都必須思考如何去教授學生藝術。我自己不知道,也許雷姆·庫哈斯拓展了建筑的概念,建筑的概念是非常廣的,它覆蓋了全球發生的所有事情的各個方面。我聽到了各位的發言,我們看到了全球的發展,包括一些建筑的崛起。我們就是在這樣的一個空間中思考還沒有建立起來的建筑,思考農村發生的變化。也許正如庫哈斯所說,建筑師不僅是建筑師,還是藝術家和工程師,建筑師們也正在改變著他們的想法,改變著他們的項目。
我一生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也許有一些事情會徹底重新建立、重新組織,這種改變就是建筑。如果全世界有什么事情會重新改變,我覺得就是建筑領域,建筑包含了我們生活的各個面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筑。今天我們的對話是建筑方面的思想,但是我覺得是在世界上所有地方發生的對話都是建筑思潮。
莫森·莫斯塔法維
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院長
我們的建筑師有可能同時既是藝術家,又是工程師。所以一些事情有的時候沒有明顯的定義和分別。
您說了建筑和建筑師的角色和重要意義,如今我們面臨的情形,真正在現實生活中的建筑意味著什么?建筑可能是有多個角度的意義,建筑師有的時候需要深度理解材料,有的時候需要去處理不同的社會場景和情形。
我們剛剛聽了李教授的發言,開心地看到當今的中國人們在研究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什么,并且我們看到在中國有各種各樣的討論。對于中央美院這樣的機構,我們的角色不只是要去提供具體的知識,還要去提供一些思維的討論,我認為這是今天會議的重要性。
磯崎新
著名建筑師
不論是在印度,還是在伊朗,都有非常濃厚的歷史,并且在發生著一些改變。它們的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之間的一種文化。我看到了一種中間性的存在,可能在世界地圖上存在一個中間地帶,一些全新的事情可能就會發生在這里。
李翔寧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教授
對于莫森先生的問題,我們確實缺少意識去思考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們從日本也學到了一些知識,在同濟大學有一個三年的項目,我們邀請來自日本的教授,每年來同濟大學進行十場講座和討論,三年就有三十場這樣的講座。我們討論在過去多年中,在韓國和其他一些東方國家如何影響全球的建筑領域?我們去討論一些具體的建筑材料等等各個領域。同濟大學認為,中國可以從日本學習一些現代發展進程,在我們的發展過程中可以借鑒日本的一些知識,我們也在兩國之間進行了一些合作。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