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燕尾洲地塊位于金華市,義烏江和武義江匯合處,面積約 75 萬平米。洲的大部分土地已經被開發成為金華市的文化中心,現建有婺劇院,但由于開闊的江面阻隔,市民難以到達使用洲上的文化設施。留下的洲頭共 26公頃的河漫灘,受季風性氣候影響,每年受水淹沒,形成了以楊樹、楓楊為優勢種的群落,是金華市中心唯一留存的河漫灘生境,為多種鳥類和生物提供庇護。
結合場地現狀和面臨的挑戰,土人設計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彈性設計策略:
(1)生態彈性:建立適應性防洪堤、適應性植被,完成場地透水鋪裝設計,探索與洪水為友實現景觀的生態彈性。
(2)社會彈性:運用靈動的流線設計語言,將場地上的原有流線型建筑、季節性的水流和川流不息的人流有機地編織在一起,溶解場地,解決瞬時人流和日常休閑空間的使用矛盾,這種“大中見小”的設計手法創造了富有彈性的體驗空間和社會交往空間,實現景觀的社會彈性。
(3)文化彈性:從當地富有歷史和文化意味的“板凳龍”傳統舞龍習俗中獲得靈感,設計一條富有動感、與洪水相適應的步行橋,將被河流分割的兩岸城市聯接在一起,實現了景觀的文化彈性。
經過兩年的設計和施工,燕尾洲公園于2014年5月建成開園。開園后游人如織,步行橋的日使用人數平均達4萬人余次,成為金華城市的一張新名片。
圖1 燕尾洲公園設計平面圖
圖2 燕尾洲公園照片實景圖
為了更好的了解彈性景觀的社會效益,2018年暑期土人研發部設計生態學績效評價研究課題組聯合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研究生對燕尾洲公園進行了社會績效評價的研究工作,以期為未來彈性設計提供優化建議。
圖3 現場調研圖片(電子問卷、現場問卷)
研究團隊以LAF提出的景觀績效指標(Landscape Performance Metrics)中的社會績效指標為基礎,結合文獻研究、場地設計資料和現場情況等,綜合構建了彈性景觀的社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公共健康、公共安全、景觀感知、場所人文等。在社會績效指標評價體系的基礎上進行了問卷設計。研究團隊于7月10日-16日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調研工作,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直接觀察法、問卷調查法、深度訪談法以及網絡信息法,本次調研共獲取線下有效問卷共95份,線上電子問卷122份,共計217份,深度訪談9人。
表1 彈性景觀的社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通過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市民對燕尾洲公園總體滿意度較高,問卷調查表明90%以上的受訪者對公園的彈性設計比較滿意,其中74%的受訪者對公園很滿意。超過50%以上受訪者來公園體驗到了放松、自在、平靜和開心,心情放松得分比例最高占82.95%。設施方面居民最滿意的是道路設施,尤其是景觀步行橋,連接了金華市區的南北兩城,為居民步行過江提供了最大的方便性。同時公園內無障礙設施較為完善,主路和景觀步行橋均為坡道設置,95%的居民也對此表示滿意。
圖4 公共服務設施滿意度評價
圖5 部分公共設施現場照片
公園大中見小的彈性空間設計策略為周邊居民提供了良好的運動鍛煉、休閑放松、交友娛樂的場所,以散步觀光為最主要的活動形式。年輕人(30歲以下)更喜歡休息放松如聊天、靜坐、睡覺等;中老年人(30歲-60歲)更喜歡運動鍛煉,比如騎車、跑步等。同時,公園還有其他活動類型豐富,包括健身(舞蹈、滑板、跳繩、踢球、跳操、羽毛球、音樂類、瑜伽)、站立(站立、觀看舞蹈、推嬰兒車或抱孩子、玩手機)、閑坐(聊天、閑坐、玩手機、棋牌)三種大類型。燕尾洲公園增加了周邊居民出行和鍛煉的機會,有利于提高身體健康和提高生活質量。
圖6 不同年齡段人群活動類型分布
公園外部道路的便捷性為附近居民提供了較大便利,綠色出行高達80%,其中步行到達的比例為61.05%。同時共享單車的盛行也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共14.74%的居民通過自行車到達公園橋頭兩側。汽車出行的比例僅為18.95%,此部分居民來訪頻率較低。
圖7 不同出行頻率下的出行方式選擇
同時公園內部道路設計良好,游線通暢。景觀步行橋橫跨江面,連接了金華市區的南北兩城,成為了居民步行過江的首要選擇。景觀步行橋汲取了當地的民俗文化中的板凳龍作為意向,采用了流線的造型,色彩汲取了紅黃兩色,很好的凸顯出金華當地的特色,同時景觀步行橋也是場地中最為重要的景觀構筑物和人行流線步行橋。在訪談中發現,當地居民對于景觀步行橋認可度非常高,問卷調查結果表明90%以上的人對吸收當地文化設計的景觀步行橋比較滿意,60%以上的人持非常滿意的態度。
圖8 對吸收板凳龍文化的景觀步行橋和可達性較好的場地道路
圖9 市民對吸收板凳龍文化的景觀步行橋滿意度評價
公園在濕地保護、生態防洪等彈性生態設計具有較好的教育價值。燕尾洲公園作為罕有的市中心的棲息地,具有獨特的示范作用,并對其中的濕地保育、景觀步行橋等彈性設計策略配備解說牌,對生態觀念以及環保知識的普及和宣傳起到重要作用。根據調查結果,60%的居民了解燕尾洲承擔的生態功能,包括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防洪、以及雨水收集和凈化功能。其中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功能了解的比較多,其次是生態防洪和雨水收集功能。
圖10 場地教育解說系統
圖11 公園教育價值評價分布
公園整體景觀及典型區域都產生了良好的視覺效果。從公園建成前后節點照片圖片對比可見公園風景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與周邊其他公園如婺州公園、梅花公園、五百灘公園相比,居民對燕尾洲公園的風景質量評價最高。另外,對燕尾洲公園具有代表性的四個區域(濕地保育區、景觀步行橋、濱水梯田帶和林下休閑區)的風景滿意度進行評價,四個區域滿意度都比較高,其中景觀步行橋的滿意度最高,濕地保育區和濱水梯田的得分稍低,經過訪談得知原因是下方的濕地休閑區和梯田散步帶無法進入。
圖12 公園建成前后節點照片對比
圖13 公園不同區域風景質量評價
綜上,燕尾洲公園的社會績效評價結果表明居民對燕尾洲公園的彈性設計策略總體滿意度很高,它不僅在生態防洪、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有良好的生態效益,更是為給周邊居民帶來了閑暇的活動空間,活動類型和活動地點比較多樣化,各種設施,如游步道、木棧道、景觀小品、運動場等均能得到有效利用。
但游憩體驗方面還需要改進,以下建議供設計師和公園管理方參考。
(1)通過問卷及深度訪談了解到,公眾對戶外活動場所和休閑設施的需求很高,而這恰恰是公園設計中比較缺乏的,建議設計上增加景觀小品、運動健身器材等,滿足人們對良好的環境質量和戶外活動場所的需求。
(2)燕尾洲公園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景觀橋人流量大、燈光照明較好,安全系數較高。下層濕地休閑區的燈光照明布置不到位,人流量也較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針對有如此設計之設施可以適當增加景觀照明設計。
(3)建議增加更詳細的解說系統,讓公眾更加充分了解公園在生態防洪、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的教育價值,提升公眾的參與性和審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