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計家墩村位于富饒的昆山,是個八十年代蓋起來的村子,四周都是稻田,有兩三條水道穿村而過,小橋流水,行走其間雖然不見雕梁畫棟,卻也是一幅江南水鄉的秀麗風景。村子兩年前有驚無險地逃脫了被整體拆除建工廠的厄運。妥協后的結果是被開發改造,營造一個城市人夢想中的“鄉村”:安靜、田園、放松、有趣。未來的村民是從上海開車一小時來這里體驗鄉村生活的城市人。他們在這里小住并參加各種活動,體驗城市和鄉村經驗上的差異是他們來此的主要目的。
任務書
設計任務是位于村口的村委大樓的改造和加建,讓它成為未來“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
業主最初并沒有嚴格的功能要求,未來這里的空間會出租給小商戶來經營酒吧、咖啡館、商鋪和工坊。唯一確定的是要有作為餐館的大空間,以及配套廚房。需要給每個經營場所提供可以開展活動的室外空間,讓有限的空間可以承載更多的活動。我們同業主一起確定了從空間操作入手的工作方式,營造從大到小有級差關系的一系列空間,并創造盡可能多的積極的公共空間。這種使用功能的不確定性一直延續到了建筑落成之后,原來計劃用作餐廳的大空間被作為展覽和活動空間。而每個小房間也都承載了遠非可以預期的功能。
舊建筑
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村委大樓,雙坡層頂、兩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側有一間之后加建的公廁。屋脊離地十米高,是整個村子最高大的建筑。改造前的村委大樓和大部分政府建筑一樣,布局緊湊、外觀平實。雖然屋頂用了青瓦坡屋頂,但四四方方的外形與城里人頭腦中的江南水鄉有著很大出入。特別是建筑四周都是八米高的墻面,直上直下地區分了建筑的內外,行走一周并沒有一處讓人想呆下來的積極空間,作為唯一的公共建筑在空間處理上卻沒有公共性。村委大樓的空間權力關系簡單明了,大樓威嚴而高大,人站在跟前有壓迫感,顯得無足輕重。
靈感來源
有趣的是村委大樓的威嚴和封閉與整個村子的開放和平差異巨大。沿著小巷走走就會發現這里的公共空間有機而又動人。沿街的界面時不時地會出現驚喜,一些積極生動的小空 間面向行人,讓建筑的界面不再冰冷。
其中有兩處十分精妙的空間處理讓人印象深刻:通常中國的房子只有檐面是正面,檐部出挑或是墻退至金柱讓房子有個檐下空間,這個檐下空間既在屋檐之下,又是室外,因此它給房子帶來正面性,房子因此面向人、服務人。而其它三面都是白墻、小窗,是房子的背面。在這兩處細部中,將房子的山面和背面稍加改造,讓它們響應環境,變成正面。第一處在山面加了不到一米寬框,在山面形成檐下空間,屋主甚至把房子入口挪也到了山面以響應街道。第二處是房子背面的墻退到金柱位,形成門廊,盡管并沒有門,但檐下空間卻讓鄰居們可以在此小坐。
改造策略
正是這些來自生活的細微操作,讓房子的背面成為正面,讓消極空間變為積極空間。在村子中走幾步路就可以看到或是面向行人的、或是與室內聯通的、或是遮風擋雨的、或是可以坐下來休息的空間。這些空間品質正是我想在改造和加建中所營造的:把封閉的、拒人千里之外的方盒子打開,讓村子的公共空間進入建筑。因此,與其說是我們做的是建筑改造,不如說是城市設計——把一座建筑打開,讓室內變為室外,讓它變成整個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設定了改造的目標后,我們便有了空間操作的策略:
1 打破公整對稱的方盒子、消除原來的空間權利關系,降低建筑立面尺度、破除冰冷傲慢的姿態。
2 讓進村的步行主路從建筑中穿過,讓建筑的室內外空間都連通成為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3 徹底顛覆建筑內外的皆然分割,讓室內外聯通,建筑內是室內花園、建筑外是室外客廳,人的活動由室內延伸到室外,由室外流動到室內。
4 把建筑四面全部向周邊打開,讓四周的消極、威嚴、抗拒的界面變成既屬于室內又屬于室外的、面向并且服務于外側的(facing and serving)積極空間。
5 強調建筑的城市性,讓其從在外面被觀賞的一塊雕塑變成從內部被經歷的一座花園。
空間操作
大空間/室內花園
通過結構改造和加固,把舊建筑一層的梁和樓板鋸掉,讓舊建筑呈現出其最大的空間潛力——一個10米通高的單跨大空間。這樣進一步模糊室內外的邊界:室內大廳對于室外空間來說仍然是室內,而對于小房間來說,這里卻是有陽光和植物的室外。房間的內外關系變得復雜,大廳成為村子公共空間的一部分,身在大廳之中,讓人感覺到既在建筑內又在建筑外。
打開南側界面
通過頂部結構加固,把舊建筑南立面的五開間徹底打開,創造全新的室內外連通可能性。 此后,在原建筑南側3.6米處加蓋一堵高墻,讓其成為新的空間界面,這樣一來,原來隱藏在墻身中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柱被顯露出來,成為空間中的主角,我們保留了原來的混凝土激肌理和立面大梁被鋸掉后在柱子上留下的切口,讓建筑改造的操作得以顯現。
打開建筑北側界面
原建筑北側有一排低矮的民房,和原建筑之間有一條三米寬的巷子,極少有人通過。通過把建筑背面首層墻向建筑內側移,讓街道走進建筑,讓民房和墻圍合成尺度宜人的檐下空間,新空間界定打破了原來建筑的邊界,產生了一種既在建筑內、同時又在建筑外的復雜空間知覺。
在原設計中,選擇保留部分梁和二層樓板,并對切割后的梁和樓板進行加固,由內移的混凝土柱對其進行支撐并懸挑。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混凝土樓板加固的技術要求過高,施工隊無法完成,最終選擇鋼結構實現最初的設計,這也造成了真實結構與結構表達的不一致。
南側加建
在舊建筑前加建四組角部相連的坡屋頂房子,圍合出四組互相連通的院落,空缺處形成兩層貫通的天井,讓上下層空間在多處連通。在新建部分做一層挑檐,降低尺度,并定義出一層的室內外的連通空間。建筑南側的樹木和田地自然流入院內直至室內,進一步挑戰既定的建筑院落內外關系。
入口院落
入口處通過院墻的開口與鋪裝的邊線界定出既屬于院內,同時屬于院外的空間。這些界定既定義了“內”與“外”,又模糊了兩者關系。在主庭院與入口庭院之間設計了一個雙面廊,兩側都可坐人,角部打開形成一個可以一人通行的門,門向側面一拐變成人眼高度的窗,可以從院外窺向院內。門向下一卷又形成了跨在水面上的橋供人通過。這樣一個既是廊,又是門,又是橋,又是窗的構筑容納了坐、窺、行的幾組行為,讓兩個院子之間產生了多種不同方式的連通。
空中走廊
建筑二層的兩處屋頂平臺通過空中連廊與室內外的二層走廊連通形成環線。該環線同時連通了室外的一系列的天井和二層室內平臺。沿其行進會在室內外間穿行,人會時刻通過觀察質疑并確認自身在空間中的位置,行進的次序帶來迷宮似的體驗。
多義的構建
整個改造中試圖構建多處既內又外、既彼又此的空間,空間的多義性(ambiguity)挑戰人的空間歸屬認知,創造出一種室內與室外交織、建筑與自然交織、迷宮似的空間體驗。這也是我在這個建筑中試圖構建的一種“鄉村”:一個由房子、墻和庭院綿延交錯而成的整體。改造后的建筑像是一個多孔的、沒有內外界限的結構,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進入。它不再是一個雕塑似的,只能從外面觀看的建筑,它成為了一個需要從內部經歷和體驗的花園。
身體的經歷
當一個建筑可以簡單地被濃縮成為一張照片,可以方便地從手機屏幕上消費之后,真實的建筑消失了,照片成為了這個建筑。如果說雨果的年代書殺死了建筑,那么我們的年代,照片也許做了同樣的事。
無法描述的建筑可能是一個很難去用一張或幾張照片去概括的建筑,也可能無法簡單地用一段敘事或概念去抽象。尺度的感知、空間的次序和身體的經驗這些最有趣的部分都是照片、圖紙以及文字所無法傳達的。它們強調一種身體的在場經驗,抵抗對于建筑的抽象、概括以及傳播。只有置身于建筑之中,在其中漫步,才能體會到照片無法描述的部分,也許這些部分恰恰是建筑被媒體過度消費年代里建筑最為珍貴的品質。在我們的設計中,我們意于強化這種人的身體與建筑的互動以及人的經驗在建筑中的積累,我們設計了一座需要用身體去經歷的房子。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