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雖然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從20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了其傳奇的建筑生涯,但是直到90年代她才有了自己的建成項目。維特拉(Vitra)消防站位于德國萊茵河畔魏爾一個同名公司的園區內,是扎哈正式建成的建筑處女作。這座建筑傾斜交錯的混凝土平面,重塑了橫穿而過的街道,是將扎哈那具有戲劇性張力的概念圖紙轉變為功能性空間的最早嘗試。
維特拉園區是一個復雜的綜合體,包含了工廠、陳列室以及維拉特設計博物館。自從1981年工廠被一場大火摧毀之后,維特拉就邀請許多世界著名建筑師來設計重建項目:其中包括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安藤忠雄(Tadao Ando)、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以及其他同樣聲名遠揚的建筑師。這場由閃電引起的火災一晚上就毀掉了其半個廠區,在這之后,維特拉就決定不能重蹈覆轍。
扎哈起初只負責設計消防站本身,但是項目最終還包括了邊界的圍墻、一個運動空間和一個自行車棚。這些設施位于貫穿園區主要道路的拐彎處,而這條道路——以及引申開來的消防站——被作為線性的景觀空間與周圍的場地相呼應。
道路和工廠周圍的廠棚構成了扎哈這個方案的基本概念。在扎哈看來,維特拉消防站不僅僅作為一個空間上的客體而存在,它還重新定義并建構了其所面對的街道,同時避免了園區受到格格不入的環境影響。
這樣的設計理念最終形成了一個沿著街道延伸的狹長結構。建筑本身包含了一系列線性的混凝土墻以及頂棚元素,整個項目就穿插在它們的間隙之中。這些墻表面上看很平坦,實際上經過了打孔、傾斜或者折疊的處理來滿足空氣流通或其他活動的需求。
墻面和屋頂由裸露的現澆混凝土構成。扎哈為了強調這些元素保持視覺上的純粹,去除掉了會影響混凝土側邊效果的屋面覆蓋層及其邊飾。而散布于消防站的光線則簡潔明了,從無框玻璃到室內的光照處理,這種純粹感被貫徹始終。
通過堅持這種極簡美學,扎哈故意強調出了設計中極度概念化的本質。過多的細節會削弱混凝土的棱角所帶來的體量感,進而降低概念本身的影響。而最終建成的則是一座高度雕塑化的建筑,完全符合當時她所繪制的著名方案圖。雖然扎哈的繪圖極具魅力以至于可以在美術館展出,但在當時被認為過于前衛而無法轉化為建筑實體。不過令人驚訝的是,她的第一個重大項目之一就將概念進行了很好的落實。
這座建筑就像她在圖紙上描繪的那樣具有強勁的流動感。當人們經過時它給人的感覺也會進行戲劇性的變化——從斜視角度看似不可穿透的墻壁,換從一個垂直角度看時則提供了車庫內部的視野。路面上的線標反映出了建筑使用者的潛在活動:車庫內的曲線車道用來指引消防車,其他路徑則用于消防員的排練演習。甚至建筑的墻壁看上去也是滑動的;而對于車庫的門面來說,它自身確實可以滑動。
建筑給人的最終印象則是“凝固的運動”。這也很符合消防站自身隨時警惕的形象定位,反映出時刻準備出動的緊張感。雖然扎哈盡力表現建筑本身消防站的屬性,但有趣的是她的設計最后并沒有完成既定的角色——相反,它現在是一個舉辦展覽以及特殊活動的空間。
雖然維特拉消防站沒有承擔其原有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扎哈·哈迪德建筑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通過這個項目,這位伊拉克裔建筑師證明了她不是人們所謂的“紙上建筑師”,她所創造的建筑空間形式激進卻也不失功能。盡管扎哈在接下來的二十三年中設計了許多革命性的建筑,維特拉消防站仍然是她最迷人的作品之一——即使是在維特拉園區的眾多名師之作中,它依舊引人注目。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