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時事  /  正文

南京市外秦淮河三汊河河口閘北岸濱水環境提升| 南水股份

景觀中國 2024-07-09 來源:景觀中國網
南京市外秦淮河三汊河河口閘北岸濱水環境提升



1、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南京市下關濱江外秦淮河入江口(長江)閘區段,三汊河口閘為南京市外秦淮河入江重要的控制性建筑物,主要發揮非汛期關閘蓄水,保障城區水位;汛期開閘行洪功能。該閘曾獲多個獎項,同時也被評定為江蘇最美水地標。多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以及旅游的帶動,南京市已經形成了濱河游——濱江游環線的有機串聯,在“城市雙修”理念的指導下對城市濱水空間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現狀閘區兩岸綠地面臨著設施損壞嚴重,利用率低;廣場空間單一、功能不全;鋪裝老化;臺階尺度過大且踢面高差不一;坡道與臺階直接相連,慢行與無障礙形同虛設;存在多處安全隱患角落以及不近人情的廢空間;宣傳及文化展示簡單粗暴;導視系統雜亂;綠化品質較低。

000現狀分析.jpg 

2、設計挑戰

受長江水位頂托影響,外秦淮河汛期水位高漲、持續時間長對場地內設施和植被產生的巨大影響;現狀閘區兩岸遍布堤防沉降及位移觀測樁對工程布局的影響;環境的協調與統一,外秦淮河水利風景區風貌的延續以及長江風光帶景觀的融合;場地內部分喬灌木的保留;水利風景區文化以及場地文化的挖掘及展示。

3、設計策略

本次以“打造環境適應型生態濱水空間”為項目愿景,在“城市雙修”的設計理念指引下,從“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兩個層面,從防洪、海綿、活力、人文、植物等多個維度提出設計策略,進而打造一處集功能適應型、雨洪適應型、文化適地型的省市生態型濱水空間。

1)空間完善:重點補充駐足、停留休憩空間,主要以現有硬質空間改造為主,包括主要觀景視廊的控制;

2)設施更新:主要從步行舒適度、耐久性、藝術性以及色彩等方面考慮;

3)人性化設計:主要考慮濱河步道系統與堤頂人行系統以及濱江慢行系統的銜接,重點考慮無障礙設施的連續性與安全性。

4)水文化展示:重點發掘外秦淮河水系、長江與南京城的關系演變,以及三汊河閘最美水地標的建設歷程,部分結合電子設施作為交互平臺;

5)植被營造:為應對入江口汛期水位變化,建立分層、分段的種植體系,選擇耐淹、耐濕的植物品種;同時通過植物組團豐富空間層次,一方面保留草坡空間,移除景觀效果不佳的植物,如夾竹桃等;另一方面豐富洪水位以上植物組團,增強植物空間的疏密對比,在游覽路線上形成開合有致的視覺變化;同時兼顧多年生、輕管養的植被選擇。

 11.jpg

入口處增加小型集散空間

18 拷貝.jpg 

無障礙慢行道連接堤頂

10.jpg

采用透水混凝土鋪裝的慢行道

01 拷貝.jpg

改造后慢行道 
07-1 拷貝.jpg
結合地形的臺階改造

08 拷貝.jpg

改造后臺階空間

09 拷貝.jpg

改造后臺階空間

02-1 拷貝.jpg

改造后臺階空間成為主要觀景點

06 拷貝.jpg

廣場保留喬木樹池改造

04 拷貝.jpg

分級臺地處理應對不同汛期水位

03 拷貝.jpg

河岸緩沖帶中對現狀樹木的保留

05 拷貝.jpg

遠眺長江及紅云橋的主要觀景點

15 拷貝.jpg

結合欄桿的三汊河河口閘展示銘牌

12.jpg

通過浮雕展示的下關濱江演變歷史

14.jpg

增加導視系統

總平圖 拷貝.jpg

總平面圖

4、結語

作為城市濱水空間與“城市雙修”理念的一次有效碰撞和實踐,在保障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礎上如何以微創針灸的人工干預方式,使其恢復自身的調節和修復能力,同時強化河岸生態環境空間服務于人的宗旨,多措并舉,對以后的存量濱水空間更新有一定的實際借鑒意義。



項目名稱:南京市外秦淮河三汊河河口閘北岸濱水環境提升
項目地點:中國 江蘇省南京市
項目規模:1.3公頃
設計公司: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簡稱:南水股份   NGSF
設計團隊:水環境分院(許家龍、張玉來、吳橙曉、黃龍燕、張婕、石顧瀾)
委托方:三汊河河口閘管理處
建成時間:2024年4月竣工
圖片來源: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許家龍  13645182825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7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