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景觀設計學》 2023年第2期
Landscape-based Heritage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22年,《世界遺產公約》誕生50周年;與此同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頒布的《關于歷史性城市景觀的建議書》迎來10周年慶典。世界遺產的發展進程已從歷史風貌的完美復原轉向城市和鄉村景觀的動態管控;當代遺產保護在注重縱向的“歷時性”過程的同時,還關注每一個時間斷面上景觀要素的“共時性”和空間特性。
在全球城市化的語境下,“景觀”一詞強調在遺產保護與管理過程中,對于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空間層積性的整體把握。作為一種理念與方法,基于景觀的遺產研究與實踐正建構起一個豐富的學術體系。隨著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與哲學等學科的加入,相關專業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呈現出明顯的學科交叉、多方參與和多元共治的特性。本期學術主題的確立,旨在打破學科壁壘,召集來自不同領域的學者與專家,就世界范圍內的遺產研究與實踐現狀、歷史沿革和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探討。
1)基于景觀的遺產研究與實踐有哪些新理論和新方法?它們是如何構建不同學科間對話的?
2)數字技術是如何并在多大程度上輔助和加強了相關研究與實踐?
3)如何解讀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整體性保護與管理?基于景觀的遺產研究與實踐為這一領域帶來哪些改變?
4)基于景觀的遺產研究與實踐在地方性表達方面有哪些最新成果?
歷史性城市景觀;文化景觀;鄉村景觀;文化遺產;國土空間;遺產批判研究;景觀方法
景觀遺產與歷史性城市景觀數字化研究;景觀感知與視覺景觀研究;城市更新與公共空間品質營造
遺產保護;社區參與;城市設計;歷史性城鎮景觀
文化景觀;遺產保護;城市更新
2023年5月7日
Urban Forests, Forest Urbanisms, and Global Warming
Topography, Mapping, and Site Construction
稿件投送后即進入初審階段,請作者密切關注騰云系統的稿件進度或郵件通知;初審通過后,進入同行評議階段。所有評審工作由本刊編輯部及編委和有關專家承擔。通常情況下,評審工作需3~8周,作者在此期間不可一稿多投。
當然可以。通過同行評議且編輯完成的稿件可以先進行網絡首發,之后排期見刊。《景觀設計學》長期關注學術方向包括:
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規劃設計(Planning and Design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ion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修復(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城市更新與鄉村發展(Urban Renew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設計正義和人類福祉(Design Justice and Human Well-being)
教學、設計研究與跨學科理論及方法(Education, Design Research, and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Methods)
請點擊圖片了解具體主題闡釋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