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市建設的深圳宣言
admin
2002-08-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本宣言于2002年8月23日在中國深圳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上討論通過)
世紀之初,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是一類生
(本宣言于2002年8月23日在中國深圳召開的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上討論通過)
世紀之初,我們所生活的城市必須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是一類生態健康的城市。
第五屆國際生態城市大會在中國深圳舉行期間,與會代表一致呼吁把生態整合方法和原則應用于城市規劃和管理。建設以適宜于人類生活的生態城市,首先必須運用生態學原理,全面系統地理解城市環境、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運用生態工程技術設計城市、鄉鎮和村莊,以促進居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保護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這就迫切需要開展翔實的城市生態規劃和管理,促使有關受益者集團參加規劃和管理過程。生態城市旨在采用整體論的系統方法,促進綜合性的行政管理,建設一類高效的生態產業、人們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滿足、和諧的生態文化和功能整合的生態景觀,實現自然、農業和人居環境的有機結合。
建設生態城市包含以下五個層面:
生態安全:向所有居民提供潔凈的空氣、安全可靠的水、食物、住房和就業機會,以及市政服務設施和減災防災措施的保障。
生態衛生:通過高效率低成本的生態工程手段,對糞便、污水和垃圾進行處理和再生利用。
生態產業代謝:促進產業的生態轉型,強化資源的再利用、產品的生命周期設計、可更新能源的開發、生態高效的運輸,在保護資源和環境的同時,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生態景觀整合:通過對人工環境、開放空間(如公園、廣場)、街道橋梁等連接點和自然要素(水路和城市輪廓線)的整合,在節約能源、資源,減少交通事故和空氣污染的前提下,為所有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同時,防止水環境惡化,減少熱島效應和對全球環境惡化的影響。
生態意識培養:幫助人們認識其在與自然關系中所處的位置和應負的環境責任,尊重地方歷史文化,誘導人們的消費行為,改變傳統的消費方式,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以維持城市生態系統的高質量運行。
為推動城市生態建設必須采取以下行動:
1.通過合理的生態手段,為城市人口,特別是貧困人口提供安全的人居環境、安全的水源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和保障人體健康。
2.城市規劃應以人而不是以車為本。扭轉城市土地“攤大餅”式蔓延的趨勢。通過區域城鄉生態規劃等各種有效措施使耕地流失最小化。
3.確定生態敏感地區和區域生命支持系統的承載能力,并明確應開展生態恢復的自然和農業地區。
4.在城市設計中大力倡導節能、使用可更新能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及物質的循環再生。
5.將城市建成以安全步行和非機動交通為主的,并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公共交通體系的生態城市。中止對汽車的補貼,增加對汽車燃料使用和私人汽車的稅收,并將其收入用于生態城市建設項目和公共交通。
6.為企業的生態城市建設和舊城的生態改造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激勵手段。向違背生態城市建設原則的活動,如排放溫室氣體和其它污染物的行為征稅;制定和強化有關優惠政策,以鼓勵對生態城市建設的投資。
7.為優化環境和生態恢復制定切實可行的教育和再培訓計劃,加強生態城市的能力建設,開發生態適用型的地方性技術,鼓勵社區群眾積極參與生態城市設計、管理和生態恢復工作,增強生態意識。扶持社區生態城市建設的示范項目。
8.在國家、省、市各級政府中設置生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專門機構,制定和實施生態城市建設的相關政策。該機構負責政府各部門間(如交通、能源、水和土地管理部門等)管理職能的協調和監控,推動相關項目和計劃的實施。
9.倡導和推進國際間、城市間和社區間的合作,加強生態城市建設領域正反兩方面經驗的交流以及資源的相互支持,促進在發展中國家以及發達國家開展生態城市建設的實踐和示范活動。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