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靜安乃至上海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城市規劃設計。靜安提出了“延續歷史文脈,保持城市年輪,升級城市功能”的成片保護與發展理念,就是要將城市文化生態的保護與現代科技成果的運用相嫁接、相融合,從而促進城市的“有機生長”。這與在靜安建設記憶和傳承城市文脈的博物館群的思路十分契合。
上海新一輪城市更新
靜安區因千年古寺靜安寺而得名,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雖然面積只有7.62平方公里,但因地處上海中心城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藪,使之濃縮了上海開埠以來中西文化沖突與嬗變后的精華,層次豐富,典雅精致。
面對長期以來社會各界對建立城區博物館的呼聲,區委、區政府領導指出:靜安寸土寸金,但是歷史建筑眾多,文化遺存豐厚,要像其它區縣那樣建一個區域性的大型博物館不太現實,倒是更適合建沒有圍墻的“博物館群”。
目前,靜安乃至上海正面臨著新一輪的城市規劃設計。靜安提出了“延續歷史文脈,保持城市年輪,升級城市功能”的成片保護與發展理念,就是要將城市文化生態的保護與現代科技成果的運用相嫁接、相融合,從而促進城市的“有機生長”。這與在靜安建設記憶和傳承城市文脈的博物館群的思路十分契合。
靜安區文化局局長張愛華指出,我們構建靜安博物館群,要結合城區公共空間的品質提升,促進博物館多功能建設,創造城市文化環境的“場所感”,使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地方特色,真正成為能夠體現靜安城區高雅時尚、開拓進取等性格特征的名片和市民的文化休閑場所。
構想一:進一步發展博物館事業,形成多行業、多類型的博物館群落。
靜安區域內現有開放的、在建的、計劃中的博物館56家,范圍涉及紅色主題紀念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行業博物館、社區博物館、學校博物館和民間博物館等。對此,靜安提出針對性的城市規劃設計發展思路。
紅色紀念館:布展提升
靜安是上海紅色文化大區,已開放的主題紀念館就有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1920年毛澤東舊居、中共上海地下組織斗爭史陳列館暨劉長勝故居、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陳列館等7處。近期,靜安區文史館將對上海毛澤東舊居進行保護性修繕,并將重新梳理相關史料與展陳文物,結合新思路、新文本、新展品,對展館進行改版,以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
同時,擬結合東斯文里改造,對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舊址陳列館加以延伸,擴充中國工運史方面的內容,建成國內首屈一指的工運史博物館,為新時代的產業工人思想道德建設提供文化原動力。在內容上與未來的“東斯文里文化群”形成互補,外觀上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非遺博物館:大力發展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博物館,靜安目前只有魯庵印泥制作技藝傳習所一家,這與區域內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亨生西服、龍鳳旗袍、美新點心、第一西伯利亞皮貨等品類眾多的非遺資源的情況不相匹配。對此,可以運用當今博物館高科技與傳統展陳手段相結合的方式,加以立檔、保存和宣傳、弘揚。同時,正在改建中的靜安區文化館還將專辟一幢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讓博物館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基地。
行業博物館:百花齊放
從全國范圍來看,行業博物館作為一種新型的博物館方興未艾,而靜安的行業文化資源也十分豐富,不僅歷史悠久,門類繁多,而且富有特色,許多傳統行業中的老字號有著上百年甚至更悠久的歷史,如:王家沙、立豐食品、綠楊邨、西區老大房、三陽盛、雷允上等等。這些老字號完全可以興辦起富有特色的行業博物館,讓市民在欣賞、品嘗、購買特色產品的同時,還可以看到這些老字號產品的制作流程,甚至親身體驗其操作過程。這有望成為靜安博物館群中的一大亮點。
還有上海保存最為完好的當鋪類建筑——元利當鋪舊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靜安擬對該舊址進行修繕,建立典當博物館,還原老典當行空間布局及交易場景,讓人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老上海典當行的運作方式,了解上海商業金融文化的流變。
民間博物館:政策扶持
民間博物館正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各級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法條予以規范和支持,《上海市文物保護條例》中就有“本市鼓勵市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利用其依法收藏的文物設立博物館,開展社會教育和服務活動”的條文。這將極大地鼓舞靜安區內具備合法條件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開設民間博物館。對此,靜安也將拿出實際措施來給予扶持。
此外,從事收藏、書畫、篆刻、雕塑等藝術創作及展示、交流的藝術館、畫廊等文化場所也將和其它博物館一樣,得到相應的政策扶持和技術支持,更好地服務于民。
社區、學校博物館:進入“新常態”
將社區博物館、學校博物館納入靜安“大文化服務圈”,由區文化局聯手社區、學校,深度挖掘博物館文化資源與學校教學資源,推動博物館資源和學校教育的相互融合,促進社會大課堂的常態化應用,讓學生和社區居民走進博物館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學習方式和休閑方式,實現文化育人、實踐育人,提升市民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綜合素質,使社會化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構想二:賦予歷史風貌街區現代功能,點、線、面聯動,營造獨具特色的主題文化場域。
靜安區雖小,但身處三大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分別是南京西路、愚園路(靜安區段)、衡山路-復興路(靜安區段),這些街區還擁有許多支馬路,文物建筑及歷史建筑分布面廣量大。對它們的保護,不僅僅是保留老房子,更重要的是保護其承載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功能升級,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場域,推動區域性的商旅文融合發展。
陜西北路:走進老屋感受歷史
與南京西路相交的陜西北路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靜安區針對其保護和利用作了科學規劃,保護性修繕了沿街歷史建筑,綜合整治了街景街貌,并精心設計綠化小品、藝術銅牌等,使整個街區居民的生活能維持一定的環境水平和質量,保持“平實、和諧、原汁原味原生態”。同時,引進龍鳳旗袍、美心點心店等老字號,通過政府主導,逐步實現沿街商業形態的自我調整。原先十幾家的內增高鞋店已逐漸為紅酒坊、上海故事、“編織皇后”李黎明工作室、融明水晶工坊、源創創意園、酒吧、咖啡館、西餐廳等所替代。政府有關部門還出資資助沿街商鋪更換富有文化意蘊和藝術情調的店招,使其逐步向集文化、餐飲、休閑、購物為一體的老上海風情街發展。
但是,陜西北路沿街的歷史建筑大多還是大門緊閉的。區文史館長楊繼光告訴記者:目前,有居民正積極參與名街口述歷史采訪,我們也正與榮家老宅的使用方PRADA公司、宋家老宅的管理方宋慶齡基金會、何東舊居的管理方上海辭書出版社、崇德女中使用方七一中學等洽談有條件地局部開放參觀事宜。未來三至五年,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整合區域內的歷史文化資源,爭取每年打開兩扇門,讓市民游客能走進“歷史老屋”,觸摸到老上海的生活細節,親身感受文化的積淀。
江寧路:劇院文化深度體驗
江寧路坐擁美琪大戲院和藝海劇院兩大文化“陣地”,有著不可估量的資源優勢。美琪大戲院正在改造,將以“現代戲劇谷核心劇院”的新面目與市民見面,大量的精品劇、原創劇、實驗劇將在此常駐演出,還將引進在紐約、倫敦盛演不衰的浸入式戲劇,使這一區域成為都市年輕白領體驗文化氣息、感受文化氛圍的新地標。此外,還將引入街頭藝人表演,全方位帶動江寧路文化街建設。
愚園路:名人文化深度挖掘
愚園路是老上海的高檔住宅區,曾有不少名人寓居于此,屐痕處處。“十三五”期間靜安將啟動愚園路的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組織人員發掘、研究相關史料,根據資源特色設立相應的保護點,實施相應的保護措施,廣泛傳播其文化淵源。
構想三:建立特色文化創意園區,打造多類型、多層次的開放空間。
對于上海現存種類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石庫門建筑群落張園、東斯文里,可以按照博物館的性質定位和功能要求,加以規劃。通過重新裝修、內部有機更新,實現外部框架不變但內部元素突破的目標。也可在地塊內開辟文化長廊或者相關文化休閑場所,甚或是成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讓市民游客能夠“一站式”地享受到精彩紛呈的文化餐點,甚至可以親身體驗靜安傳統石庫門民居生活,實現文化創意帶動區域“體驗經濟”的目標。
對于今后博物館群的日常運作,區文化局、文化館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想法:整合區域內文化遺產資源,形成全面反映靜安歷史人文資源和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博物館群,政府補助,民間主辦,有償開放,有限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