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十年致力礦區環境改善
admin
2013-10-15
來源:景觀中國網
“從2003年到2012年十年時間,通過對青海礦區環境的治理和生態恢復,目前青海礦區地質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三江源礦區生態系統基本恢復。”10月12日,青海國土資源廳地礦環境處副處長王峻鑫說。
“從2003年到2012年十年時間,通過對青海礦區環境的治理和生態恢復,目前青海礦區地質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三江源礦區生態系統基本恢復。”10月12日,青海國土資源廳地礦環境處副處長王峻鑫說。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為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的源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二十世紀末,大批采金者涌入三江源地區以“掠奪”的方式無序開采,造成三江源砂金礦區地貌景觀千瘡百孔,土壤植被破壞嚴重,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據了解,三江源礦區治理始于2003年。三江源砂金過采區分布于巴顏喀拉山、扎陵湖鄂陵湖等地區。通過覆坑平整、覆土、多草種混播、網圍封育等措施,消除治理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遏制土地沙漠化進程,減少水土流失,人工重建草場牧草蓋度較高,礦區生態系統基本得以恢復。
2003年至2011年,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爭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補助資金7.2億元(人民幣,下同),治理面積達18萬畝,其中三江源地區共投入治理資金5.5億元,治理面積14萬畝。
礦山治理區主要分布在玉樹、果洛、海北、海西、黃南州。礦山類型主要有砂金礦、煤礦、砂石粘土礦等。
2012年,青海省國土資源廳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億元,開展大通煤礦地質環境治理示范工程,完成復墾面積6266畝。示范工程預算總投資3.9億元,分三年度完成13.85平方千米礦山地質環境綜合治理。據王峻鑫介紹,目前示范工程已完成85%以上計劃工作量,“該示范工程走在了全國前列”。
“通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當地老百姓知道國土資源部門不僅管理礦產資源開采,也十分重視礦山地質環境的保護與恢復治理。”王峻鑫說。
王峻鑫表示,青海地處“世界屋脊”,地理位置特殊,生態系統十分脆弱。從生態意義來說,礦區環境治理減少了水土流失,改善當地地質環境。從經濟意義講,在礦區種植草籽,進行土地復墾,耕地得以恢復,當地百姓可以種植一些經濟作物,改善生活。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