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 /> ">
深圳作為我國首批“生態園林城市”之一,始終將城市綠化作為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的一個重要抓手,城市綠化從只關注“綠化與景觀”向全面關注“宜居與生態”質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6.50平方米,超過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基本形成了植物多樣、綠量充沛、具有南亞熱帶海濱城市特色、整體水平達到全國一流的城市綠化格局。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深圳堅持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道路。深圳城市規劃的最成功之處在于選擇了一個非常罕見而富有彈性的空間發展模式——帶狀組團結構。正是這個結構強大的彈性和適應能力,既避免了城市連片無序蔓延,又滿足了深圳高速發展的需求。2005年,深圳創造性地提出“基本生態控制線”概念,將全市域將近一半的土地劃入控制線內,設為禁建區,實現了從“規劃建綠”向“規劃護綠”的轉變,也是城市綠化向“宜居與生態”階段質變的重要推動力。
1979年,深圳適時編制出臺了《深圳市城市綠化規劃和實施方案》,確立了“規劃一片、建設一片,綠化一片”的建設原則。截至2011年底,全市有各類公園共800多個,公園各項指標在全國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公園之城”輪廓初現。
建市30多年來,深圳十分重視對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國際水準的科研與交流,奠定了蘇鐵、蘭花保育基石。尤其值得驕傲的是,2017年第19屆國際植物學大會將在深圳舉辦,這是國際植物學界最高水平的會議,對深圳乃至中國植物學界意義極其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