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每到深夜,街上的無家可歸者只能以各種地方作為自己的棲身之所,他們在公園長椅上、天橋橋洞中、店鋪的屋檐下度過夜晚。打雷下雨時,他們的休息環境會變得非常惡劣。更糟糕的是,這些流浪的人還可能得面對路人的歧視,甚至成為城市犯罪的受害者,遭到騷擾和恐嚇。 為了幫助無家可歸的人,英國建筑事務所 Spatial Design Architects 的設計師 James Furzer 設計了一套建筑方案,來給他們提供暫時的居所。他設計了一種“懸艙”,這種懸艙建在建筑的外墻上,底部離地面有一段距離,就像懸掛、附著在樓房外側。在里面休息的人爬梯子出入其中。 James Furzer 認為這個設計能改善倫敦本地無家可歸者(每晚大約 750 人)的處境,讓他們有更為安全的地方睡覺,或者至少躲避頻繁的風雨。
這樣的懸艙不是永久性的住所。整個設計的原則很簡單——要簡潔、能快速建筑和拆卸,而且容易建在各種類型的墻上。 每個懸艙有兩個主要的鋼架作為結構支持,這兩個鋼架被釘在所附著的建筑上,并將懸艙的墻、“地板”等區域連接在一起,使其組合成一個整體,形成最終的構造。為了配合緊挨的主建筑風格,加上要控制建設預算,所以懸艙所選用的制造材料也有多種選擇。 懸艙的上半部設置了大大的窗戶,以讓居住在這個狹小空間里的人可以感受夜空的美。當然,窗戶還兼具換氣、臨時逃生通道等功能。
除了需要考慮居住者的安全,在設計時還要想到像這樣靠近路邊的小型建筑空間,不會妨礙到路邊行人,更不能給他們帶來危險。懸艙要保持在一定的高度,讓它們不會影響行人走路。并且,不能有物件、建材從艙中掉落砸到行人。
這個方案確實能引起人們對無家可歸者的關注,帶有很好的初衷。但概念性的方案實施時,它可能還要注意其他更實際的問題。比如說,懸艙的歸屬者是誰,如何防止它被人為破壞,由誰管理和維修并支付相關費用……更直接的還有,目前的效果圖中“室內”十分簡陋,即使只用來休息也缺少必要的家具,那么誰來補充家具,誰為其買單? 令 James Furzer 高興的是,這個方案收到一個好消息。湯森路透公司向他表示,如果他能找到資金建出可供參考的樣板,他們愿意出資幫助整個概念和設想成型,付諸實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