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中國由標及本做好治污“加減法”
admin
2015-02-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北京冬天重重霧霾,過年回老家又是煙花爆竹,原本的雨雪陰晴都被灰霾隔絕了”,劉慧源是在北京與西安間遷徙的“候鳥”,可即便春節回家時間有限,她還是在節前奔去長白山,“林海雪原求醉氧,感受大自然脈搏”。
“北京冬天重重霧霾,過年回老家又是煙花爆竹,原本的雨雪陰晴都被灰霾隔絕了”,劉慧源是在北京與西安間遷徙的“候鳥”,可即便春節回家時間有限,她還是在節前奔去長白山,“林海雪原求醉氧,感受大自然脈搏”。
現在的中國人富裕了,有閑時可以“尋找”大自然,但日常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供養糧食的土壤卻越來越讓人擔憂。近年來,中國民眾環境意識覺醒,環保已成為每年全國兩會的熱門話題。
“空氣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問題”,2014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呂新華感嘆。2015年全國兩會將至,根據人民網調查顯示,截至18日,“環境保護”以27605票上榜最受關注十大話題。
“發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最終還是為了生活品質的提高。清潔的環境、民眾身心健康、不留后遺癥的經濟增長,才是中國真正需要的。”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潘家華對中新社記者說。
從2005年首提“生態文明”概念,到中共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融入“五位一體”的國家發展總體布局,再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推出生態新政,中國高層的戰略選擇明確: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
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到淘汰過剩產能、優化能源結構,再到不簡單以GDP論英雄,中國治污的策略正在由標及本。
不過,眼下中國的環境形勢與“美麗中國”差距不小,數據改善也與民眾切身感受不甚吻合——去年冬天創下平均霧霾天數52年之最,近六成地下水水質差,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達19.4%。
“中國污染物排放總量太大,遠超出環境容量。無論是水、大氣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都在2000萬噸以上,根據專家測算,在現有基礎上再降30%至50%,環境質量才會有明顯變化”,中國環境保護部副部長翟青坦言。
環境質量要明顯改善,中國亟待做好“加減法”。眼下,“減法”強力推進:2013年,國務院印發“治霾總指南”——“大氣十條”;2014年,中國31省份立“軍令狀”治霾;全國加速淘汰過剩產能、優化能源結構;對環境違法開出數億元人民幣(下同)大罰單;新《環境保護法》明確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整治等制度。
“加法”也迅速鋪開:中國開始率先在京滬等污染嚴重地區推廣新能源汽車;全國338個大中城市PM2.5(細顆粒物)實時監測公布全面啟動;中央財政撥款50億元治霾;“水十條”、“土十條”加速醞釀;據官方規劃,2015年中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4.5萬億元人民幣。
在此前陸續結束的地方兩會上,鐵腕治污已成為核心議題之一。“空氣質量”、“污染治理”明確寫入全國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
“我們正在全力進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讓孩子們都生活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之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APEC會議期間直言自己的期待。
為了綠水青山,中國正在摸索治污新路——內蒙古等多地探索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陜西開展節能量和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亦建言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激勵綠色投資等。
“生活好了,人們對環境的要求也更高,希望今年兩會上,政府再推出大刀闊斧的治污新招。”“洗肺”之后的劉慧源說。
“要像對貧困宣戰一樣,堅決向污染宣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上鄭重承諾。許許多多的劉慧源們期待,2015年全國兩會上,更多強力新舉措能夠推出,帶人們一步步走近“美麗中國”。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