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橋梁專家方秦漢院士在漢去世
橋梁專家方秦漢院士在漢去世
著名橋梁專家、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方秦漢院士走到了生命的終點。
昨天是他去世的第二天,也是萬里長江第一橋通車57周年紀念日。當天,長江揚波,濤聲如咽,與這位和橋結緣半個多世紀的老人送別。
57年前,33歲的方秦漢院士參與武漢長江大橋的設計,從此與橋結緣。57年來,長江上幾乎所有的大橋,都凝結著他的心血。
《科技日報》原總編輯張飆曾即興填寫一首《鷓鴣天》,狀寫了這位老人的橋梁生涯——一生與橋共滄桑,橋橋手塑鎖大江。千慧入橋成鋼霸,萬情融橋寫華章。秦橋拱,漢橋昂,今橋等閑萬丈長。方將我魂化橋魂,心橋如虹飛巨梁。
參與設計萬里長江第一橋
1925年4月20日,方秦漢出生于浙江黃巖。1950年7月,方秦漢以優異成績從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分到鐵道部工作。
中鐵大橋局相關人士介紹說,當時,為修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鐵道部設計局成立武漢大橋設計組。方秦漢與同學潘際炎一道,來到武漢大橋設計組,投身于大橋的鋼梁設計,從此與橋梁結下不解之緣。
此后半個多世紀的橋梁生涯中,他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大氣磅礴的鴻篇巨作,是我國現代鋼結構橋梁工程技術的開拓者和集大成者。
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九江長江大橋和蕪湖長江大橋被譽為新中國橋梁建設史上的四個里程碑。在這四座大橋的建設中,方秦漢主持或參與了橋梁鋼梁等關鍵性結構設計和科研,作出了重大貢獻。
此后,武漢天興洲長江大橋、京滬高鐵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等橋梁,也都凝結著他的心血。
在方秦漢的不懈努力下,我國國產橋梁鋼品質迅速升級,長江大橋的跨度得以不斷拉大,由武漢長江大橋的112米、南京長江大橋的144米、九江長江大橋的180米和216米,發展到蕪湖長江大橋的312米、南京大勝關橋的336米、武漢天興洲大橋的504米,乃至于銅陵長江公鐵兩用大橋的630米和滬通長江大橋的1092米。
“鋼霸”工作中只認理不認人
在中國橋梁設計圈內,方秦漢有一個“鋼霸”的雅號。
這一雅號既與他在橋梁鋼設計領域的權威地位有關,也與他在工作中“認理不認人”的脾氣有關。
在他的同事眼里,平時,滿頭銀發、身材高瘦、和藹可親的方秦漢話語不多,和和氣氣的,可一旦工作起來,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每修一座橋,在重大技術問題上,他從來是認理不認人。他和領導“吵”,和同事“吵”,和工人“吵”。他的理由是,技術是需要爭論的,真理越辯越明。
在一次次“爭吵”中,他完成了一項項氣勢恢宏的鋼梁設計。
九江長江大橋鋼梁設計是方秦漢事業的巔峰,爭吵也最多。1989年,某橋梁廠試制出九江長江大橋的第一批鋼梁,方秦漢驗收時發現鋼梁焊接處加溫不到位,宣布報廢重來。可廠里出于經濟效益方面的考慮怎么也不同意。方秦漢“理論”不成,拂袖而去,向鐵道部主管部門報告,“九江長江大橋,百年大計啊!能馬虎嗎?敢馬虎嗎?”
主管部門當即拍板:不合格的鋼梁全部報廢!廠長一聽,急得眼淚都掉下來了。可方秦漢語氣堅決:“沒有二話可講,報廢重來!”該廠只得重制。從此,橋梁廠工人談起方秦漢都笑著說,“這老頭,真是個‘鋼霸’!”后來,該廠生產出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強度鋼梁。
1990年,在九江橋鋼梁設計制造最繁忙的日子里,有人對其設計提出質疑。方秦漢在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的專家委員會上進行了一次次長篇答辯。經反復研究論證,最終證明他的設計是可以信賴的。此次論戰即是我國橋梁界赫赫有名的“京都大辯論”。兩年后,九江橋鋼梁順利合龍,并一舉取得12項技術突破。
工程師的計算決不能出錯
一篇畢業論文,先后修改20余次,耗時數月才通過。回憶起這一段往事,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博士詹昊至今難忘。
昨日,方秦漢的關門弟子詹昊對記者說,“方院士是我見過最認真的人,沒有之一。”
方秦漢80多歲時,不僅堅持走路到中鐵大橋院上班,還兼任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培養了多名博士生。在指導博士生時,他不僅要求計算準確、數據交代來龍去脈,連標點符號也會親自修正。
在計算橋梁的一項數據時,詹昊通過軟件計算得到結果,但方秦漢看后堅持要他找真實案例實測,以進一步對比、修正數據。
“工程師的計算是絕對不能出錯的!”方秦漢說,因為一點差錯就可能導致全盤皆毀。
2009年,詹昊博士畢業后,進入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和恩師成了同事。生活中,恩師有時斗地主、打麻將,但從不來錢,一般玩一兩個小時。
去年初,方秦漢住進了同濟醫院病房,詹昊一般一兩周就會前去探望一次。這時候,病床上的方院士給他談的最多的卻是工作,愛教他一些工作方法。
一生樸實愛橋愛美食
“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在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熟悉方秦漢的人,幾乎都不約而同地用這八個字概括生活中的方秦漢。
同事們回憶:方秦漢經常深入施工現場,沒有“架子”,又十分健談,無論干部、工人、技術人員均愿意與他交朋友;他沒有記筆記的習慣,無論多少數據,他都裝在腦子里,別人一問起,即可脫口而出,絲毫不差;方秦漢的辦公室在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老院)6樓,他堅持每天步行上樓梯,沒有人看到他乘過電梯上下班。他經常上下鋼梁,這也是他獨特的鍛煉身體的方法。
上世紀90年代,面對緊張的房源,方秦漢主動將分配給自己的住房讓了出去。他說,“住房不求大,夠住就行了。”此后他一直住在上世紀50年代建的舊房里,面積僅六七十平方米。
昨日,照顧方秦漢7年多的保姆汪阿姨說,在去世前一兩個月里,由于身患膀胱癌,方院士躺在病床上,身體很虛弱,晚上常說夢話,但夢里說的內容多與橋和美食相關。譬如他夢里常說:“很大!”“好吃哦!”他特別愛吃烤鴨,只要病稍好了就說,“小汪!去買只烤鴨來!”
方秦漢把一生奉獻給了橋梁事業,生活中最大的樂趣是美食,偏偏晚年疾病纏身被要求禁食,只能望美食興嘆,但他仍很樂觀,孩子、同事們問及身體狀況,他總是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