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蘇州自然濕地眾多,然而如何長效保護,面臨著不小壓力。據測算,目前管護濕地的成本投入每畝每年在1000元左右,而這往往靠財政撥款、專項生態補償,以及像濕地公園這樣的營運單位共同籌集。盡管如此,還有著較大的資金缺口,同時,公眾自覺保護的意識和參與度也不高。
今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蘇州市農委濕地保護站合作啟動了“濕地1+1”項目。目前,作為該項目“重頭戲”之一,由世界自然基金會和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蘇州市林學會合作建立的濕地自然學校已經率先成立,并于16日上午在蘇州市太湖國家濕地公園舉辦了揭牌儀式。據了解,這是國內首個濕地自然學校。濕地自然學校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校,是以自然濕地生態為師,以志愿者為載體的、面向大眾進行科普教育的場所。據了解,濕地自然學校已經面向蘇州及周邊市民廣泛招募志愿者。今后5年,“濕地自然學校”將作為長江流域濕地保護網絡的品牌進行推廣。
濕地自然學校是以自然濕地生態為師,以志愿者為載體的、面向大眾進行科普教育的場所。蘇州及周邊市民可在濕地農村社區、濕地公園及濕地保護區內,通過動手體驗來學習濕地生態及人文知識,在享受自然樂趣的同時,成為濕地的守護者。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今年3月,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蘇州市農委啟動了“濕地1+1”項目,濕地自然學校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選擇蘇州太湖濕地公園作為濕地自然學校所在地,是因為該園內構建了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郁郁蔥蔥的濕地植被為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候鳥遷徙的停歇地和夏候鳥繁殖地之一,也是蘇州市生物多樣性恢復較好的區域之一。
有關資料顯示,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建在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自然學校,計劃今后每年接待體驗者2萬人次,向50萬人次的市民普及濕地保護知識。其中,遵循生態理念,在動手體驗中學習濕地知識,在享受自然樂趣中為保護濕地做貢獻,在濕地自然環境下得到教育,是該學校的一大特色。
濕地自然學校首批學員招募將隨著學校的成立而啟動。對招募來的學員,將進行專業的培訓,例如關于辨識鳥類、昆蟲,濕地形態的訓練;學習導覽技巧,學習普通話、手語簡單對話。同時,將組織學員們開展濕地植樹、施肥、修枝等戶外工作,以及清潔濕地沿岸的垃圾,識別外來入侵品種等等,目標是讓每一名學員都成為合格的“濕地保護的宣講員”。
濕地公園排出生態游線計劃每年接待2萬體驗者
配合濕地保護的科普宣傳,目前,太湖濕地公園已排出了一條生態觀光旅游線路,包括水八仙景區、植物方舟、蘆白亭、瀕危植物觀察廊等,濕地志愿者將擔任導游,向市民、游客們介紹沿途所見的各種動植物知識,宣傳保護濕地的重要性與急迫性。
蘇州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介紹,成立濕地自然學校是一次探索,志愿者將在濕地自然學校中發揮重要作用,蘇州及周邊市民都有機會以志愿者服務的形式參與到濕地自然學校的服務和濕地保護工作中來。首批已有十余名核心志愿者加入,其中既有植物學博士,也有江蘇省野鳥會的資深觀鳥人士,還有在海外工作、具有豐富志愿者活動經驗的濕地水質監測專業人員等。他們將致力于濕地自然學校項目的設計和培訓,包括課程的編制、教學,培訓講解員,引導觀測濕地水鳥等,并組織和培訓更多志愿者在濕地公園開展巡護、宣教、動植物監測、對外宣傳等管理工作。
WWF北京代表處項目經理楊愛輝說,目前有效管護每畝濕地的成本每年在1000元左右,包括濕地生態環境的維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據測算,蘇州每畝濕地平均每年產生的綜合效益達到1萬元,濕地的功能價值包括水產養殖、供水、涵養水源、水質凈化、營養循環、侵蝕控制、生物棲息地保護和科教等多方面,其產生效益惠及全社會,因此需要得到全社會廣泛的支持和幫助。
蘇州濕地自然學校在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成立。志愿者將一只鳥巢掛上樹頭,這將吸引更多鳥類來此棲息
蘇州濕地自然學校將有哪些活動
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濕地自然學校成立后,將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具體包括:
自然體驗導賞,由生態講解員帶領學員游覽,體驗濕地公園的自然生態環境,了解歷史文化知識;
自然課程教學,有水資源問答、濕地植物識別、濕地水鳥觀測等;
自然實習指導,了解關于濕地水環境監測、濕地健康報告、濕地外來植物清除、生境的修復和維護等方面的知識,調查濕地資源;
還有濕地夏令營、濕地冬令營活動等。
世界自然基金會流域淡水項目負責人楊愛輝:“在未來五年,我們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國家林業局一起,要推出“自然學校”的品牌,更多鼓勵社會的參與。”
據介紹,作為國家林業局首批試點驗收、蘇州首家正式授牌的“國家級濕地公園”,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自開園以來,始終為濕地的科普教育、環境保護宣傳不遺余力。對于有幸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所啟動的“濕地1+1”項目,更是倍感榮幸,強烈的責任感呼吁和倡導蘇州市民,為共同保護濕地盡心盡力。
在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可以看到。現有的水鳥就有幾十種,比如常見的就有野鴨、喜鵲、白鷺、鵜鶘、翠鳥等。園內隨處可見充足的水源,豐富的食物。濕地公園為鳥兒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據說,每年遷徙過境停歇、越冬、繁衍的鳥類,其數量大得驚人,約有十萬只鳥兒在此棲息。
“濕地是鳥類選擇生存的重要條件。假如沒有濕地,很多鳥類都沒辦法生存,更別說繁殖下一代。”當然,鳥類的往來遷移,為太湖國家濕地公園帶來了奇異的植物種子,鳥糞作為有機肥滋養著濕地的植物和水生物,想來,鳥類和濕地相互依存,儼然是一個整體。不難看出,鳥類也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指標。
將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打造成鳥兒的天堂,形成天然的生態圈,為來到濕地的鳥兒提供更多的資源,減少天敵危害,這將是“濕地1+1”自然學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