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低碳”,成為今年兩會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全國政協的一號提案就是九三學社提交的有關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提案。不僅如此,八個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均有涉及低碳經濟的提案。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已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建設低碳城市是必然選擇
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成為各國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中國是全球用能大國,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第二大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城市是應對氣候變化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由之路。在今年兩會上,這已成為眾多代表委員的共識。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認為,建立政府政策、產業結構、生活方式、金融體系四位一體的低碳經濟模式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與利益相關方,如政府、低碳技術提供方、金融機構和社會組織等的合作,探索基于城市切實可行的低碳發展解決方案,包括低碳產業、低碳技術、低碳規劃、低碳生活、低碳政策、低碳金融和低碳貿易機制等,以推動各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低碳轉型,將引領世界經濟的發展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社會與環境研究室主任李宇軍提出,建設低碳城市,主要靠發展低碳產業、低碳技術和低碳消費這三大支撐力量。而在這三個方面,我國的城市建設面臨巨大挑戰。他說:“低碳產業經濟總量比重低,不能支撐低碳城市的發展;低碳技術水平較低,不能滿足低碳城市發展的需要;低碳消費社會氛圍沒有形成,制約低碳城市的健康發展?!?
香港規劃師學會原會長葉祖達分析指出,影響城市碳排放量的主要涉及四大部門:建筑部門、交通部門、工業部門和能源部門。建設低碳城市,必須在建筑節能、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保護林地碳匯及綠色出行等方面做出成效。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設備的制造和使用、清潔生產和工業節能、碳排放指標交易、新能源汽車、林業碳匯、綠色物流等。
發展綠色建筑,是打造低碳城市的大頭。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評估,全球建筑行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約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33%。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場,建筑的單位面積能耗又相對較高。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提出,低碳城市建設應在四個方面下工夫:一是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之應用;二是推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北方地區熱改;三是推行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與監測;四是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超低能耗建筑,建立有效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及測評機構。
城市規劃要跳出傳統思維
“制定低碳城市規劃,必須從傳統思維中跳出來?!?/strong>
葉祖達說,我們最熟識的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思維方法是把城市以有形的形態表達出來,所以我們看見的是空間形態的表現形式。事實上,要規劃一個節能、低排放、低碳的城市,首先要了解影響城市能源和資源使用效率的決定因素:城市的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市民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等,據此建立可供城市規劃使用的碳排放之基線數據、分析、未來情景比較、減量方法等,以便在評估不同規劃方案時,提供科學的分析工具。
比如,采用“碳排放”情景分析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基本依據,在基線研究工作中包括收集、分析、推算城市碳排放量和源頭;在實施城市規劃管理時,從土地、水、能源和環境等出發,對城市的碳排放控制目標、戰略、空間規劃、實施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編制城市碳排放專題規劃等。
連玉明提出,應結合“十二五”規劃,盡早制定城市長期低碳發展規劃和低碳發展路線圖,確立今后各發展階段推進低碳發展的目標、途徑和工作重點。他強調,要加強規劃工作的統籌協調,推動城市規劃、土地使用規劃、產業發展規劃的有機銜接,以保證規劃的實施。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建議,要將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資源等指標納入低碳經濟城市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在能源、建材、化工、交通等高耗能行業強制推行低碳經濟技術;在工業集中區和各類工業開發區,大力發展生態工業,開展低碳生產,發展低碳產業和低碳產品;通過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煤炭制取氫氣技術、氫氣儲存與運輸技術、碳中和技術、碳捕獲和埋存技術等的研發,逐步提高新能源在城市能源結構中的比例。
目前,全國已有越來越多的大中城市提出要建設低碳城市,但隨著“低碳經濟區”或“再生能源經濟區”等的大量興建,也出現了光伏、多晶硅等產業產能過剩的苗頭。李宇軍認為,低碳城市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長期、持續變革的過程。各城市應根據自身現有的城市特點,在充分論證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具有自己城市特色的建設規劃,有步驟、分階段實施,不能急于求成。
北京要率先建成低碳城市
從全國城市的發展來看,作為首善之區,經過承辦奧運洗禮的北京,應該是最有條件率先建成低碳城市的。
過去10年,北京在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北京碳排放總量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1.87%,僅為上海4.43%的1/3,是全國城市最低的;人均排放增長率為-0.66%,也是全國最低的,同時也是唯一負增長的城市。從單位GDP碳排放增長率來看,北京下降也最為明顯,增長率為-12.81%。
連玉明認為,從“綠色奧運”到“綠色北京”,北京率先建成低碳城市具有四大優勢:一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速度加快,二是節能減排力度加大,三是生態環境建設成果顯著,四是政府引導發展機制逐步確立。
他說,一方面,北京對不符合首都城市功能要求的企業實施關停改造。實現了首鋼壓產搬遷,關停了北京焦化廠、北京有機化工廠、北京化二股份公司等一批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企業,組織退出了小造紙、小印染、小鑄造等7個行業的100多家企業。另一方面,明確高端產業的發展思路,把發展的重點放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和文化創意產業上。加強中關村、北京商務中心區(CBD)等高端產業功能區、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以及金融后臺服務區的建設。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全市第三產業比重已經超過70%,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
當然,北京市在打造低碳城市方面還存在一些發展瓶頸。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在分析了北京面臨的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劇、粗放式發展還在延續、環境壓力不斷加大這三大挑戰后,提出了七項對策:一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盡快制定北京市低碳發展規劃;二是加強首都科技資源整合,建立低碳技術創新體系;三是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清潔生產;四是建立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五是實現低碳型居住模式,加大建筑節能力度;六是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長效機制;七是加大低碳生活方式的宣傳力度和公眾參與。
上海首個低碳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 |
太陽能路燈成為保定街頭一景 |
鏈接: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
自2008年起,國家建設部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大陸以上海和保定兩市為試點聯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低碳城市建設在我國正式起步。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應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