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如果把一座城市比作一個人,要將她打扮得更漂亮,離不開高水平的形象設計師。規劃,就充當了這樣一個設計師的角色。
1949年7月16日,襄陽古城解放了。史料記載:1949年,襄樊城區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4.56萬人。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襄樊在規劃這個“設計師”的打造下,發生了巨變。目前,襄樊已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所轄面積1.97萬平方公里,人口578.8萬。城區面積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萬;其中建成區面積100平方公里,人口120萬。
管理體制在改革中逐步理順
新中國成立60年來,襄樊的規劃管理體制歷經了多次調整。
在市城市規劃管理處成立前,城市規劃管理工作一直由市城建局負責,內設城市規劃管理科。
1981年8月17日,市政府決定,成立市城市規劃管理處,由市城建局城市規劃管理科和市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室、城市測量隊合并而成,并將市規劃設計院更名為建筑設計院,辦公地址在長征路97號。
1986年8月,成立規劃設計院,與城市規劃管理處合署辦公。1988年,市城市規劃管理處辦公地址遷至中山前街84號。
1989年7月,市城市規劃管理處更名為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屬政府組成部門。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與局分設,隸屬規劃管理局。1993年6月28日,市規劃局辦公地址遷至中原路55號。
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發區相繼成立,城市規劃管理權下放。2000年5月,為實施城市規劃統一管理,將下放到城區的規劃管理權收歸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成立襄城區、樊城區規劃分局。
2001年12月,市政府機構調整,將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土地局、礦產局合并成立市國土資源局(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兩塊牌子一套班子,辦公地址在襄城西街13號。
2004年10月,市城市規劃管理局與市國土資源局分設,市規劃局遷回中原路18號。當年10月22日,市政府城鄉規劃決策咨詢機構——襄樊市城市規劃委員會成立。
2005年5月,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又相繼成立了高新區、魚梁洲規劃分局。2007年5月,收回襄陽區規劃管理權,設立襄陽規劃分局,從而理順了城市規劃管理體制,開始實行城市規劃的集中統一管理。
2006年7月,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加掛市測繪局牌子。
修編總規讓古城變得更美麗
新中國成立后,襄樊市曾多次組織力量編制我市城市總體規劃。
1956年的城市建設初步規劃設計是:城市人口到1970年達到60萬。規劃工業基地共150平方公里,城市用地面積48平方公里;采用市中心及不同距離的區中心,市中心位于樊城正北的主要交通軸線上,襄陽城內為政治、文化中心。
1958年制定的襄樊市城市總體規劃中,預測城市人口規模到1965年將達到15萬人,工業區布置在樊城以北及東津灣地區。樊城規劃區面積約50平方公里。
1976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中,把城市性質確定為: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堅持發展輕化、機械工業,相應發展其他工業的綜合性工業城市;鄂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至1985年,城市人口達到33.5萬人;新增城市建設用地17.91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區位置是:大慶路以南,解放路以北,長征路以西,人民路以東的整個街坊。
改革開放后,我市在1980年、1988年、1996年和2006年組織了四次城市總規修編。
1980年編制的襄樊市城市總體規劃中,把襄樊的城市性質確定為:襄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是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之一,工業發展以輕紡工業為重點,相應發展電子、建材、機械工業。規劃確定城區人口規模近期(1985年)人口31萬人,遠期(2000年)人口45萬人;用地規模近期25平方公里,遠期43平方公里。規劃1985年公共綠地增加到116公頃,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5%;2000年公共綠地達到405公頃,綠化覆蓋率達到50%。
1988年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中,該規劃控制區含襄城區、樊東區、樊西區、郊區及襄陽縣的張灣鎮、竹條鎮、歐廟鎮,總面積610平方公里。城市性質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工業以機械制造、輕紡為主的鄂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城市規模:市區近期(1995年)人口65萬人,城區用地47.84平方公里;遠期(2010年)人口100萬人左右,用地85—90平方公里。市區規劃結構為:三鎮(襄城、樊城、東津)加組團的建設格局。到1995年底城市人口達到58.39萬人,建成區面積達到51.69平方公里,市域城鎮化水平為33.01%。
1996年編制的城市總體規劃中,我市市域總面積19724平方公里。規劃市區是指襄城區、樊城區,面積363平方公里,規劃區范圍含襄陽縣竹條、歐廟、東津三鎮部分用地,總面積為750平方公里。規劃城市性質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和汽車工業基地,鄂、豫、渝、陜毗鄰地區的中心城市。城市規模2005年城市居住人口80萬人,城區用地73.6平方公里。2010年城市居住人口90萬人,城區用地85平方公里。城區結構及發展方向:城區采用樊城、襄城為中心,以油坊崗組團和余家湖組團為兩翼的“雙中心帶狀組團”結構。城市遠景形成以魚梁洲生態綠地為綠心,五城環洲的組團格局。重點發展樊北新區,積極發展油坊崗和余家湖組團。
審批提速助推襄樊快速發展
2007年10月,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業強市”發展戰略,實現城市經濟跨越式發展。2007年12月11日,市城市規劃管理局成立了工業項目規劃審批辦公室,實行“一個領導負責,一套班子運作,一條龍全程跟蹤服務”的工作機制;轉變過去坐等建設單位上門申報的被動管理方式,實行批前超導服務,批中貼身服務,批后全程跟蹤服務的“保姆式”主動服務方式。工業項目規劃審批從項目受理到證件頒發,《規劃條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由法定35個工作日壓縮為3個工作日;《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由法定35個工作日壓縮為1個工作日。
為達到“便民高效,又好又快”的規劃審批目標,今年8月,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再次對工業項目規劃許可審批進行提速,這些措施包括:
主辦人負責制。由主辦人協調工程咨詢、專家評審、科室評審、局業務會研究、規劃委員會審查,實行并全程跟蹤服務,負責各項許可項目的溝通、協調和督辦。
一次性告知制。對建設項目工程咨詢、專家評審、科室初審和業務會研究的意見由承辦科室匯總后一次性書面告知申請人,不再每個環節進行修改。對于項目的進度,由規劃局辦公自動化系統自動發短信告知申請人,并由主辦人主動與申請人電話聯系溝通。
局內封閉運行制。新流程把規劃咨詢、日照分析納入全局的統一管理范圍內,對項目實行統一受理、統一監督、封閉運作。
一次性收費制。建設用地規劃咨詢、建設工程規劃咨詢和日照分析收取的費用在領取規劃條件或許可證件時一次性交納,同時實行“不許可,不收費”制度。在提供規劃咨詢服務、日照分析服務時,一次許可,一次收費,不重復收費。
此外,規劃局還對項目實行限時辦結制,不予規劃行政許可的申請,1天內發放《不予規劃行政許可決定書》,一般建設項目最多不超過8個工作日全部辦結。
展望明天襄樊前景更加美好
“城市大了、城市高了、城市美麗了;道路寬了、道路平了、道路暢了;花兒開了、草兒綠了、綠化面積增加了;建筑樓層增加了、建筑材料環保了、建設設計新穎了”。談起襄樊60年的變化,市規劃局局長肖勇說,現在,城市規劃工作在城市建設中的“龍頭”作用已經發揮出來了,已初步形成了先規劃、后建設或用規劃指導建設的良好局面,大大增強了規劃的綜合調控作用。
目前,《襄樊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年—2020年)》已經通過省政府批準,并報國務院審批。在這次規劃中,對襄樊未來城市發展做出明確定位:建設活力高效的汽車新城、安全生態的宜居家園、開拓創新的文化名城,到2020年全市總人口620萬人左右,中心城區人口170萬人,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170平方公里。城市總體布局是北拓、南優、西控、東儲。中心城區的布局結構可概括為“環洲三片、外圍一點、多中心發展”的沿江組團式結構。“環洲三片”指環繞生態綠島魚梁洲布局的樊城片區、襄城片區、油坊崗片區,“外圍一點”指城市南部余家湖組團,“多中心”指與組團城市形態相復合的多個城市中心。“新的總體規劃審批后,我們將嚴格按照規劃實施,推行前瞻性規劃,發揮城市規劃的龍頭引導作用,引領城市的建設與發展,襄樊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肖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