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建成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
admin
2004-01-0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城市布局多中心組團式結構見雛形 按照戰略規劃確定的“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城市空間發展布局構想,三年來,廣州市拉開城市建設,開辟新城區,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的城
城市布局多中心組團式結構見雛形
按照戰略規劃確定的“南拓北優、東進西聯”的城市空間發展布局構想,三年來,廣州市拉開城市建設,開辟新城區,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型的城市空間架構基本形式。
“南拓”是戰略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發展策略的核心,是廣州由沿江城市轉變為濱海城市的行動方略。三年來,自北向南以廣州國際會展中心——廣州國際生物島——廣州大學城——廣州新城——南沙開發區為重要節點所構成的“南拓軸”基本成型。廣州國際會展中心首期工程于2002年12月首次投入使用。廣州國際生物島已經國家計委正式立項。廣州大學城是南拓軸上的一個重要節點,目前已進入全面建設施工階段。
作為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的南沙開發區是“南拓軸”的核心節點。南沙開發區將建設以高、快速路為骨架,以鐵路、地鐵、水運為支撐的綜合交通體系,經地鐵3號線、機場輕軌可從南沙直達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直通香港的南沙客運港遷建工程也即將完成。2004年南沙計劃完成城建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20億元,2005年達28億元,2003年—2005年估算總投資將達61億元。
“東進”是以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四個國家級經濟功能區為核心,建設廣州現代化制造業基地。近年來,廣州市還注重對村鎮零散工業用地集聚的引導,建立相對集中、具有相當規模的工業園區,實現合理的產業布局,通過合理的規模引導實現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
工業:工業總產值穩居全國第二位
三年來,廣州市開辟新城區,大力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發展新產業,從而加快經濟的發展。全市GDP以年均13%的速度遞增,2002年年末,廣州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01.69億元,占全省四分之一,廣州已成為國內GDP總量超3000億元的三大城市之一。廣州市全年人均GDP達到4.19萬元,在我國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高,廣州作為華南地區中心城市的地位進一步加強。
廣州不斷調整優化工業結構,以信息化促進工業化,走出一條新型工業化路子。同時,拓寬了廣州市生產力發展的空間布局,已經形成一個非常龐大的裝備工業、原材料工業需求市場,在全國39個工業大類中,廣州就擁有38個。廣州工業形成了汽車、輕工、鋼鐵、機電、醫藥“五大板塊”的大企業集團,一個以優勢企業為支柱、門類齊全、輕重并舉的廣州大工業雛形已經形成。2002年年末,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3786.08億元,占廣東省工業總產值的23.6%,穩居全國第二位。
環境保護:致力于城市生態環境改善
綠化工作已經從以美化轉向致力于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近三年,廣州全年空氣質量為“優”、“良”的比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廢水、廢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廣東省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內,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95.02%,汽車尾氣達標率達82.23%,生活垃圾處理率達100%。
廣州城市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城市園林綠化面積不斷擴大。2000年—2002年的三年間新增公共綠地面積共1735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已達9.59平方米。2001年12月廣州市獲得“國際花園城市”榮譽稱號。同年,榮獲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和“‘迎九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綜合治理特別獎”。2002年5月又獲得了“聯合國改善人居環境最佳范例(迪拜)獎”。
交通:地鐵五號線將在明年興建
三年來,廣州市加大資金投入,適度超前建設以道路交通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以高快速路、軌道交通為主構筑的城市交通主骨架和立體化交通運輸體系已見雛形。
珠江出海口建廣州港南沙港區
總投資200億元的廣州新白云國際機場一期工程目前已校飛成功,新機場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車。2002年廣州市在具有良好建港條件的珠江出海口建設廣州港南沙港區,將建設50多個大型深水泊位,廣州港將發展成為現代化的國際億噸大港和華南地區現代物流最大的中心節點。2003年9月,經專家論證,廣州新火車站將選址番禺。
廣州高標準、高水平建設道路交通設施,形成了以環城高速公路和北二環高速路為主的高速路體系,以內環路、廣園東路和華南快速干道為主的快速路體系,以東風路、解放路等主干道為主的城市主干道路體系,共同構成層次分明、功能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在地鐵建設方面,長達36公里的地鐵三號線廣州東站至番禺廣場段已經全面開工,長達11公里的地鐵四號線大學城專線段也已動工建設,地鐵五號線也將在明年興建。
大交通網絡正在形成
廣州作為珠三角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公路交通和軌道交通始終注重與周邊地區的銜接,構成網絡。通過廣佛地鐵的建設,推動包括廣州、佛山在內的廣佛都市圈的融合;通過廣汕、廣惠、廣園東路延長線的建設和廣深港高速鐵路、廣深沿江高速公路的籌建,強化廣州與東南部的東莞、深圳、惠州、香港的連接;通過地鐵三號線、新光快速路等項目的建設和廣珠地鐵的籌建,強化廣州中心區與南部的南沙、中山、珠海、澳門的連接。2020年城際軌道建設成以后連接珠江三角洲經濟區九個城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望實現軌道一小時“生活圈”。以廣州為中心的大交通網絡正在形成,廣州城市的集聚與輻射能力正在加強。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廣州市始終堅持“一手抓適應,一手抓提高”的指導思想,完善現有交通網絡,改善城市交通的瓶頸狀態,城市公交時速從數年前的15公里/小時提高到2002年的33公里/小時。
舊城改造:引導舊城區人口向外疏散
近幾年,廣州市在拓展新區建設的同時,引導舊城中心區人口的向外疏散,積極推進政府主導的舊城改造步伐。通過盤活現有政府存量空置房,遷出安置危房住戶,疏解舊城區居住人口,同時加大舊城區公共綠地、廣場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的建設。
至2003年8月底,廣州市共完成危房拆除、修繕和改造任務32458平方米。截止到2003年9月底,廣州市綠化美化主干道兩側和居住密集區的閑置地塊75.7萬平方米。2004年,廣州市將繼續把整治閑置地塊的成功經驗運用于廣州市主干道沿線“爛尾樓”的整治工作中,在產權不變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美化市容環境和城市景觀。
廣州市尤其重視公共服務設施的配套完善,將在3—5年內,投入資金22.73億元,分別對老城區77所用地特困小學和19所用地特困中學進行調整和改造。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