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設 計 自 述:盒 子 里 的 山 水
一次關于未來社區景觀的思考和實踐
文/孫虎
最近,很多人在問我關于大區景觀的營造趨勢。
這有兩個事件的社會背景:廣東省房協發出一紙“關于請提供商品房預售許可有關意見的緊急通知”文件,深圳首個現售房即將入市,中山通過出讓土地大規模試水現售制……
喧囂之中,我在冷靜地反思:
沒有了展示區的大區,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展示區”?
展示區,又如何不能是大區,或者說大區的雛形?
……
我想,這需要本質的去理解大區。“所謂大學者,非謂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校長這話給了我一些借鑒之處:大區,并非是空間之大,也非功能之大(全),而在于人之大——以人為本,存乎生活,關乎情感。
從這一點,以社區換言大區更顯精確:強調空間的生活本質,強調空間的社會屬性,強調人與人的積極日常。
如此理解,哪怕是展示區,我想也不乏社區本質的景觀想象,以及生活理想的現實意義。
結合北京通州萬國城 MOMA 展示區景觀,試著做一回探索性嘗試。
后場設計草圖
| 共享與開放,新老北京的棲居傳承
當代置業孫帆總剛找到我的時候,他們已經與其他景觀機構有了一段時間的推進,只是礙于方案不盡如人意,一直未有實質性進展。半路介入項目,難度平白增加許多,所以必須有另辟蹊徑的方式。
事有湊巧,那一段時間,我也正在反思深水區里的展示區景觀怎么引入社區邏輯,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益。所以,當孫帆總找到我的時候,我并未就項目的具體設計發表什么看法,而是彼此交流了一些關于社區景觀的設計痛點和創新趨勢:山水、空間、體驗、生活、交往……彼此的共識,讓孫帆總給了我們充分的信任和支持,這里要特別感謝他的思想碰撞和信任、支持。
設計最初,我讓大家拋開常規套路,形式、空間、動線……而是直接拋出一個當代棲居的普適性問題:如何消解商品房社區帶來的陌生化、冷漠化?幾輪七零八碎的討論,在場所精神中我們挖掘到該項目的設計理念:共享與開放。
轉過會所,云霧之間乍現一抹林泉高致
項目所在的通州,是北京功能外溢的行政副中心,被譽為“新北京”。那么,新舊之間的傳承紐帶因何而成?在對北京傳統居住精神的研究中,我們發現無論是“老北京”的當代人,還是“新北京”的當代人,依然對于北京傳統的生活空間、胡同范式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悅,“胡同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城市血脈。胡同弄巷里的多戶家庭,共享著開放的空間、公共設施,活躍的鄰里關系造就了胡同的社區活力”。
在胡同精神的背后,我們挖掘到開放和共享老北京棲居范式。我想,這足以為借。
| 盒中的山水,重建鄰里的積極日常
如何去演繹現代棲居的共享與開放?
如何轉譯胡同的棲居范式到當下的生活文明中?
我記得一些研究社區的社會學家曾提到過“場共同體”的概念——相較于傳統的熟悉人社區,商品房構建的新型社區,呈現出陌生化和冷漠化現實的背后,實質是鄰里發生關系的“場共同體”的缺失。
隔面觀山:山行其中,相互成景卻不相見
我想這就是我們期待已久的設計目標,“場共同體”:以開放和共享作為空間精神,重新有意識地構建真實的對話,真實的交往關系,以消除異化的日常生活,構建一個更加積極參與的日常生活場景。
在這樣一個目標的作用下,如何構建一個推動和實現人、自然和社區之間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場共同體”?我們需要進一步的落地路徑,“盒子里的山水”。
“盒子里的山水”呈現出兩種體驗:山水的空間體驗“林泉高致”和山水的生活情趣“群賢暢敘”。
林泉高致,是“場共同體”的物質環境營造。以山水“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制造人與自然、人與空間交互的物質環境,豐富空間層次的情趣性。在該項目中,我們力求“行山涉水”為空間敘事,讓本來的平鋪直敘轉換為“成嶺成峰·遠近高低”的柳暗花明。
群賢暢敘,是“場共同體”的生活內容賦能。以積極日常制造人與人交往的契機,賦予空間功能的多義性。那么,這個項目我們試著解構常規的室內功能如書吧、茶室、花藝等復合并嵌入景觀空間,形成人際互動的樞紐和契機。
“林泉·群賢”,即意在通過探索“林泉高致”的山水與生活的可能,嘗試在當代意趣下構建“群賢暢敘”的“場共同體”。
涉水其里,壺中山水,云霧遮罩,咫尺之境,卻是千里江山
| 笠翁峭壁,芥子須彌的閑情偶寄
在我刻意的引導下,該項目的頭腦風暴一反常態,花費許多精力在務虛的發散上。看著整個團隊早已躍躍欲試的設計沖動,我想差不多是進入項目實操的時候了。
項目位于通州核心區,沒有特殊的場地條件和資源優勢。前場是局促的市政沿街面,后場則是一塊徑深不足十五米的下沉空間,兩側距離也不過二十多米,空間有限。
如此局促的空間,如何實現最初的設計目標?
回溯古典園林“以小見大”的經典,我想李漁足以為師。
“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狀其微也。往來諸公見其稍具丘壑,謂取芥子納須彌之義。”我認為李漁之意,不僅在于芥子須彌的構園法式,更在乎偶寄于園林的生活閑情,音律編劇、修容治服、種植頤養……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觀近看各成景
而在具體的設計上,李漁的“笠翁峭壁”更是提供了直接的借鑒——會所后場出口的擋土墻——一反常規擋土墻的“粉壁為紙,疊石為繪”式的處理,而是采用“笠翁峭壁……蔽以亭屋,仰觀如削,則窮崖絕壑無異”。
對擋土墻予以打破、解構,形成一出前后錯落有致的體塊組合。在體塊組合間,形成了處“橫看成嶺側成峰”的山水空間。同時這些空間體塊被寄予生活的功能,使室內功能室外化,成為共享社區的雛形。空間體塊的功能主題在抽象的形式下回歸中國文化精髓——“書、畫、茶、棋”。再通過廊道的聯系,將其形成組合式的空間,在不同空間體驗構筑的景觀體驗線索中呈現為層次豐富、起承轉合的山水格局,恰似一處“行山涉水”的林泉高致。
| 帆動自然,藝術介入的當代語言
設計一步步聚焦,從項目精神到空間手法,直至設計語言的定格。
本項目以《潞河督運圖》為靈感來源,提取通州文化元素“帆”,作為設計主題,將“云天之間,帆動自然”古通州的盛勢之態,極簡之中大肆鋪陳。
前場是整個景觀序列的開頭,是整個景觀序列的重點,此處運用了陣列式雕塑“萬帆”渲染熱烈氛圍。而會所前的藝術景觀燈景,則與后場的空間形成虛隱的軸線關系。整體的前場空間構筑了一出“萬帆林立人如蟻,燈火星羅浪白鷗”的恢弘大氣,恍然間感受到通州的歷史底蘊與氣勢。
在動線空間中營造可穿行,可進入的山水空間設計
此外,對于后場的體塊進行了“帆”式細節優化和提升。為力求將注意力駐留在空間本身及其承載的生活閑情,體塊的立面并無過多的裝飾。但為了弱化體塊彼此的對峙感,設計對體塊面向為何空間一面的棱角進行了曲線式的處理,暗喻“帆”御風而行的曲線之姿以及運動的神韻。
從去年開始,我便開始旗幟鮮明的提出“為生活而設計”,便是有意于營造有溫暖、有溫度的景觀。但在探索的實踐過程中,我發現這種溫暖并不止于色彩的溫暖,以及空間的宜人尺度,關鍵的還是在于人性的充分表達和綻放。
而這種綻放,我想不僅需要詩意的空間,更需要一種功利的空間:
讓人因此走出私宅,放浪形骸于自然造化間;
讓人因此走出自我,嬉笑怒罵于你我他之間;
讓人因此走出冷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間;
……
這即是,北京通州當代萬國城MOMA。
版權聲明:本文由作者于景觀中國網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景觀中國網立場。如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稿,需注明“文章來源:景觀中國網”。如有侵權,請與發布者或我們聯系。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