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瑞典哥德堡禧年公園的設計采用“雙軌并行”模式——其永久性園區于2021年底竣工并開放;自2014年起,一系列臨時公園和設施將隨著若干公眾工作坊的開展陸續建成。場地的逐步演化給了生態系統適應的時間,也使公眾有機會直接參與建設和種植活動,同時間接表達自己對公園的關注點以及期望。該設計過程強調觀設計師與場地維護人員的緊密合作,以期在長遠的未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創造美學價值,亦強調了景觀設計師持續參與公園維護以及數字工具應用的重要性。該項目還采用巖土工程技術建造了一片緩坡濕地,并創建本土與引進物種混合的植物群落。通過這樣的原型設計和測試,廣大公眾、維護人員和專家都參與到項目中,從城市生態系統、荒野景觀和美學角度促成了一場有關景觀持久性的對話。
注:本文為刪減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發于《景觀設計學》2021年第2期“持久性景觀”專刊。
獲取全文免費下載鏈接請點此處。
馬丁·埃里克
Martin ALLIK
MARELD景觀事務所景觀設計師,愛沙尼亞塔林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
哥德堡是位于瑞典西海岸的一個港口城市,作為紀念,一個名為“禧年公園”的項目于2014年啟動。該項目位于哥德堡市中心尤塔河岸邊的一個前工業港口——“自由港”。在未來的數十年里,除了這座公園,這里還將建起一個新城區。禧年公園將成為這片區域中具有紐帶意義的公共空間。
禧年公園的平面圖展示了周邊所有的并行項目和未來街區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禧年公園原本是一處雜草叢生的場地,在圖中以深色虛線標記。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項目將持續數年,涉及多個地點和多種設計途徑,與其說它是一座公園,不如說它是一個公園系統。項目采用臨時性和永久性“雙軌并行”的漸進式設計過程。[1]項目在初始階段舉辦了若干公開工作坊,搭建了多處臨時性裝置。2016年發起了一項設計公園永久園區的國際競賽,MARELD景觀事務所與le balto工作室聯合團隊的“嬉學園”方案中選,該方案還包括一項前置任務,即設計、建造一座臨時性“水岸園”。本文將重點介紹這兩部分的設計和施工過程。
禧年公園最初5年內的演變:場地的樣貌在過去幾年中已逐步變化。?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港口遺留的巨大混凝土板完好無損,形成了貫穿公園的中軸線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20世紀初,這里還是一片人跡罕至的濕地。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里,大規模疏浚和填海作業將這里變成了一個工業航運港口,直到21世紀初該產業撤出市中心,只給港口區留下了大片污染嚴重的土地,這一歷史也已漸漸湮滅在城市景觀中。20世紀末,城市中的濕地幾乎已經消失殆盡,而荒地雖然數量較多,因此,設計過程從一開始就確定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出發點——濕地和荒地的質量都必須得到提升。設計的第二個出發點是生態系統與社會文化遺產的不可分割性。因此,本次設計恢復了水岸特有的濕地和茂密植被作為背景,并通過材料選擇和細節雕琢再現了對比性的工業景觀色調,以呈現后工業場地的本真風貌。
禧年公園項目曾通過公開工作坊建造了一系列臨時裝置。這種方式使人們有機會直接參與建設和種植活動,同時間接表達出對公園的關注點以及期望,并得以體現在最終方案中。這雖然使設計師必須在不同季節、天氣,甚至一天的不同時間親臨場地,但他們也得以與廣大公眾接觸,并和不同市政部門與使用者群體就城市生態系統、荒野景觀以及審美體驗進行更廣泛且貫穿項目全周期的交流。通過此類討論,設計還整合并直觀呈現了全球氣候目標,以在未來的日常實踐中建立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的韌性。
當地的老年人和年輕的新移民應邀參加了一次工作坊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城市綠地管理不僅能顯著影響綠地的美學或休閑價值,也關系到其生態質量。過度使用特定植物物種會顯著降低綠地的韌性[2]。其次,追逐潮流種植意味著,一旦潮流過去,綠地便可能因失去吸引力而被重新設計,生態網絡將因此被破壞。要保證城市綠地的持久性和韌性,關鍵在于建立一個靈活自由的設計方案。
因此,團隊嘗試以自然演替作為水岸園的補充種植策略。這種激活自發性的策略使場地植被生長不拘泥于最初的紙面設計效果,從而大大減少了新栽植被人工矯飾的痕跡—缺損的樹冠、傾斜的花莖,或密不透風的幼樹和灌木叢都可以增加植被結構的多樣性,以及探索和游玩的價值。此類先鋒群落生境吸引游客探索、體驗城市中的自然,讓兒童能更自由地游戲,也鼓勵青少年挑戰自我。
不過,允許自然演替并不意味著不需要維護。設計師與市政維護團隊進行了創造性園藝合作,以決定公園不同區域的植被演化方向,例如為保證安全性和視線通透而控制林下層,并培育城市荒野。
曾經的工業活動使自由港的土地受到了污染。植物修復本應是逐步清理土壤和重建生境的首選方法,但為快速見效,市政府決定改用移走受污染的土壤、鏟除零星植被的處理方式。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如何保持已經很脆弱的生態系統的連續性?
由于清除污染物需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分幾個階段進行,水岸園便成了節肢動物、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其他生物的臨時庇護所——它們將有20年時間逐步擴展自己的棲息地,直到現有場地逐漸變成未來的公園。
保持連續性不僅是出于美學原因,也是對場地生態系統現狀的考慮:在自由港這樣的露天場地上,新的植被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生長才能開始為生物營造適宜的微氣候。因此,今天設計并建造了它的這一代人必須能夠和下一代人一樣享受公園景觀——這意味著在設計時要考慮到生態演替。
方案用生長快、適應性強的榿樹、樺樹和柳樹作為現有先鋒植被的補充,這些小樹林可以使公園的垂直植被結構很快成型,并為一些不耐強風、灼傷但對于成熟的水岸森林必不可少的慢生植物種類提供庇護。景觀設計師只是開啟了這個進程,并為之定下提一個長期愿景,然后把結果交給自然去塑造。因此,長時間跨度的種植策略和設計方案是實現持久性的另一個關鍵點。
密植的樹群為動植物提供了棲息地,并增加了自由港裸地的生物量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選用的榿木和楊樹具有強大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吸收地表下的水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栽種兩年后,新植被很好地融入了圖中右側原有植被中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在開展設計工作的同時,團隊還進行了巖土工程計算,結果表明需要一個水下壓力堤,以防止未來的公園及其周邊地面沉入河中。于是,團隊決定進一步提升這一基礎設施的生態與游憩價值,修改壓力堤的剖面結構,增加基質層以便重新引入濱水植被,從而形成一片寬闊的緩坡濕地。
木質棧道穿行其中,使游人們能漫步于濕地之上,獲得更好的親水體驗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礦質河岸是一個伸入水面的巖石斜坡 ? atelier le balto, MARELD
到21世紀末,禧年公園的部分區域可能會經常被洪水淹沒,但公園主體仍然存在。大多數景觀植物種植在稍稍抬起的地面上,在極端高水位時將形成由若干個環礁組成的迷你鏈島。新設計的水岸森林也與波動的河流水位相適應,體現了自發性種植方案的重要性。除了具備美學和探索價值,場地上的現有植被還可延續當地物種基因庫。
目前,哥德堡正在快速搭建數字孿生體——一座在線免費訪問的虛擬城市,團隊希望嬉學園可以成為其中重點展示的細節節點。在未來的數十年里,“數字孿生”技術將改變城市監測并記錄碳留存、生態系統健康程度和生物多樣性等方面變化的方式,還可用于監測嬉學園的土壤濕度和溫度,以準確預測灌溉需求。隨著整個自由港城區逐漸建成,更多相關測試也將展開,并將更多的實時數據納入數字孿生城市。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這是禧年公園設計方案的基本理念。在本項目中,景觀設計師不只負責建造場所,還負責并積極參與場所的維護。此外,采用“邊規劃邊建設”的方法,可以在公園周圍的新城區竣工前,讓自然過程更加自由地發生,從而逐步建立韌性城市綠地。景觀設計師深度參與臨時性公園的建設和維護,不僅可以指導永久性公園的開發,而且能為其開放后的一系列研究項目提供更多的反思和教訓。
盡管有最佳的計劃、翔實的指導文件和有遠見卓識的政府官員,但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仍很難實現。其中,韌性景觀設計有助于實現可持續城市/社區、陸地生態系統健康等目標,但如果美學、生態、教育價值和維護措施不能全部恰當體現并發揮作用,就無法營建真正的持久性景觀。
項目信息
項目地址:瑞典哥德堡
項目面積:5h㎡
項目委托:哥德堡市政府
景觀設計:MARELD景觀事務所、le balto工作室
首席設計師:Véronique Faucher、Marc Pouzol、Nil Lachakreff、Oskar Ivarsson、Martin Allik
項目團隊:Ludivine Gragy、Marc Vatinel、Kerstin L?nnhag、Charlotte Sellbrandt、Julia Vilkénas、David Gough、Lisa Erséus、Bo Larses、Johannes Josefsson、Laura Bergman
項目合作:哥德堡市公園管理部、Raumlabor設計事務所、New Order建筑事務所、Light Bureau建筑照明設計事務所、AFRY國際工程設計和咨詢公司、Hifab管理咨詢公司,以及參與禧年公園其他區域建設的伙伴(如Recetas Urbanas、Topotek1)
設計時間:2016~2021年
建設時間:2017~2035年
建成時間:嬉學園一期2021年建成,二期2023年建成;水岸園2018年建成
所獲獎項:2019年瑞典建筑師錫耶納獎
部分參考文獻
[1] Diedrich, L., & Dahl, C. (2016). Ile de Nantes 2000–2010: a method for the meantime?. Journa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1(2), 72-83. doi:10.1080/18626033.2016.1188576
[2] Thompson, H. (2012). Plant Science: The Chestnut Resurrection. Nature, 490(7418), 22-23. doi:10.1038/490022a
參考引用 / Source:
Allik, M. (2021). Prototyping a Park—Landscape Design of Jubileumsparken in Gothenburg, Swed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2), 96-109.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40023
編輯 | 王胤瑜
翻譯 | 李慧彥、王胤瑜
制作 | 張晨希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