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guān)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shè)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quán)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wǎng)安備 110108000058號
導 讀
在深圳市國際山公園街區(qū)公共開放空間設(shè)計項目中,首先通過文獻分析法總結(jié)出具有健康促進作用的療愈環(huán)境及社會資本友好型社區(qū)的相關(guān)空間特征;進而以此為設(shè)計目標制定相應(yīng)的設(shè)計策略,期望通過提升場所體驗吸引和服務(wù)社區(qū)居民,創(chuàng)造富有活力、令人身心愉悅的公共開放空間,最大化社會效益,進而形成具有凝聚力的慢行街區(qū)。項目建成后,實地回訪獲得的問卷調(diào)查和實地觀察結(jié)果顯示,項目的整體設(shè)計效果符合預(yù)期目標。本項目的結(jié)論為社區(qū)級公共開放空間的設(shè)計實踐提供了設(shè)計參考和依據(jù),有助于促進相關(guān)理論研究與設(shè)計實踐的有效橋接。
江湘蓉
西華大學建筑與土木工程學院講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景觀設(shè)計學博士
秦曉晴
PLAT事務(wù)所項目經(jīng)理,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山姆福克斯設(shè)計與視覺藝術(shù)學院客座講師
Katrina ORTIZ
PLAT事務(wù)所景觀設(shè)計師
社區(qū)公園和街道等公共開放空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活動空間。通過提升公眾在使用過程中獲得的場所體驗,能夠促進公共健康、提高生活滿意度,從而增強社區(qū)活力。已有較多學者從多方視角開展研究,為社區(qū)級公共開放空間的設(shè)計實踐提供了理論基礎(chǔ)。然而在相關(guān)設(shè)計實踐中,設(shè)計師對于這些理論的應(yīng)用有限,有礙于其設(shè)計理念的傳達與落地;在項目建成后也往往欠缺對使用者場所體驗的經(jīng)驗總結(jié)。
為回應(yīng)上述問題,本文對深圳市國際山公園街區(qū)公共開放空間設(shè)計項目展開探討。該項目依據(jù)既有研究成果設(shè)定設(shè)計目標,制定了能夠提升場所體驗的設(shè)計策略;項目建成后,通過實地回訪了解場地的實際使用情況和公眾評價,對設(shè)計策略進行總結(jié),以期促進相關(guān)理論研究與設(shè)計實踐的有效橋接。
項目位于深圳市寶安區(qū),包含新建的國際山公園(總面積約4000m2)和改建的社區(qū)街道景觀(總面積約7860m2)兩部分。項目場地南北高差約5m,靠近水庫和茂密林地,小氣候環(huán)境宜人。項目主要服務(wù)于周邊500m范圍內(nèi)的,在建和現(xiàn)狀居住區(qū)的各年齡段居民。因場地緊鄰學校與幼兒園,設(shè)計方案特別考慮了兒童及代際同住家庭的使用需求。周邊現(xiàn)狀道路均為車行道,無臨街休憩場地,慢行體驗不佳。整體而言,項目場地內(nèi)社區(qū)級公共開放空間極為匱乏,難以滿足新開發(fā)區(qū)域居民的使用需求。
國際山公園設(shè)計方案平面圖。 ? PLAT Studio
在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中,斯蒂芬·卡普蘭提出了療愈性空間的四種自然環(huán)境特征——遠離感、魅力、兼容性和延展性。其中,遠離感指空間能夠讓使用者脫離日常生活節(jié)奏,得到放松;魅力指空間通過豐富的自然要素吸引人們注意的能力,有助于緩解精神疲勞;兼容性指空間可支持不同類型活動的開展;延展性指空間本身具有豐富且連貫的內(nèi)容[1]。在壓力舒緩理論中(Stress Reduction Theory),羅杰·烏爾里奇表示,自然景觀有助于減輕人們在壓力下產(chǎn)生的癥狀[2]。此外,大量研究已證實,城市中的自然元素(特別是樹木)對于公眾心理健康具有促進作用[3][4][5]。
社區(qū)級公共開放空間是鄰近居民最易使用的場地,承載著強化社區(qū)紐帶、促進鄰里交往的功能。設(shè)計可通過營造開闊的視野和秩序井然的景觀空間,形成“關(guān)懷線索”(cues to care)以吸引“街道目光”(eyes on the street),提高人們的安全感[6],保證場地活力;創(chuàng)造“席坐景觀”(sitting landscapes)[7],鼓勵居民主動選擇慢行出行方式,增加社交機會[8]。此外,通過提升環(huán)境的美學價值和可達性,也可以增加社區(qū)居民的戶外活動量[9]。
空間分區(qū)
首先,在公園內(nèi)建設(shè)旱噴廣場、海綿綠地、生態(tài)綠階、酷玩坡地(2~14歲)、旋風球場,以及綠波雨水花園六個不同功能的空間,以滿足社區(qū)居民多樣化的使用需求。在空間劃分上,為了消納場地高差顯著及不規(guī)則的邊界形態(tài),設(shè)計通過攀爬坡、草坡、臺階、座階、擋土墻等豎向設(shè)計元素將場地劃分為三層臺地結(jié)構(gòu)。
國際山公園設(shè)計方案平面圖。 ? PLAT Studio
對于緊鄰街道的小型社區(qū)公園而言,水聲是減少交通噪音干擾、增強場所體驗的有效途徑[10]。因此,項目團隊在旱噴廣場設(shè)置了旱噴與鏡面水結(jié)合的人造水景,期望噴泉開啟時能夠吸引兒童與水互動玩耍;關(guān)閉后也能成為日常活動的空間。
噴泉關(guān)閉時,水景展示出鏡面效果。 ? ACF-域圖視覺
噴泉開啟時,一名兒童在家長的保護下伸手觸摸水景。 ? ACF-域圖視覺
海綿綠地為35m×22m的開敞空間,在外圍設(shè)置“觀察-參與-休憩”的過渡空間,以期增加人們在此停留和活動的時間。海綿綠地連同旱噴廣場與生態(tài)綠階,不僅串聯(lián)起了半山生活館室內(nèi)空間與公園的軸線式開放空間,而且在場地南部組成了一個劇場式空間,提高了社區(qū)活動的多樣性和場地活力。
由西側(cè)半山生活館與東側(cè)植被覆蓋的生態(tài)綠階圍合而成的開敞草坪空間是承載社區(qū)活動的舞臺和重心。 ? Holi河貍景觀攝影
在公園中部,設(shè)計利用場地高差構(gòu)建了酷玩坡地與旋風球場,形成了相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其中,酷玩坡地的設(shè)計依據(jù)來源于一項針對深圳8個兒童游戲場地開展的研究[11]。研究顯示,在沙地上布置復合功能區(qū)對兒童游戲行為的支持度較高。旋風球場是公園內(nèi)唯一的硬質(zhì)運動場地,地面及墻面上的抽象圖案和劃線提示人們場地不只為籃球運動而設(shè)立,不同年齡段的居民能夠于不同時段在此進行多樣化的活動。
在沒有籃球活動的時間段,老年居民在旋風球場演練太極扇。 ? ACF-域圖視覺
在公園北側(cè),綠波雨水花園是面向林蔭街道開放的半圍合被動活動空間,微微起伏的地形與層次豐富的植被賦予其相對安靜的半私密氛圍。
與此同時,設(shè)計還考慮了各功能空間的場所界定和視線連貫性:以豐富的植物劃定邊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場地原有的山林體驗,也有利于削弱周邊交通噪音;不同高程的臺地空間使得街道與公園、公園內(nèi)部不同功能區(qū)域之間形成多向互看的條件,為使用者營造輕松和安全的空間氛圍。
適度的樹冠覆蓋率保證了場地中各功能分區(qū)間視線的通透性,賦予使用者安全感。 ? ACF-域圖視覺
種植設(shè)計
根據(jù)ART理論,如果人們所接觸到的自然環(huán)境具有柔引力——魅力的一種類型——那么他們就能因暫時逃離生活壓力而獲得遠離感[1][3]。在場地中,項目團隊通過地形阻隔和植被遮擋創(chuàng)造具有柔引力的獨立小空間,供使用者安靜自處、獲得休息與放松。此外,選用具有獨特氣味的灌木和具有鮮明季相特色的喬木圍合靜謐空間,有益于進一步創(chuàng)造療愈性環(huán)境所需條件。
富有層次的植被遮擋圍合,形成了靜謐的療愈性環(huán)境。 ? Holi河貍景觀攝影
研究表明,豎向搭配豐富的植被群落對人類健康具有促進作用[12]。設(shè)計通過局部保留現(xiàn)狀大型喬木,增加地被層和季相變化顯著的中間層豐富豎向植被搭配。亦有研究表明,當社區(qū)的樹冠覆蓋率從較低水平增加到26.45%時,居民的心理壓力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當樹冠覆蓋密度繼續(xù)增長,對心理壓力的緩解程度并未持續(xù)增加[13]。因此項目團隊并沒有一味地追求高密度的喬木空間,而是張弛有度,巧妙利用地形,前后借景,通過有限的種植創(chuàng)造宜人的綠色空間感受。
研究表明,低矮茂密、雜亂且缺少維護的植被與犯罪行為正相關(guān)[14][15]。為增強場地使用者的安全感,除有防護需求的籃球場、臺地邊界綠籬外,喬木下方低矮地被高度控制在1m以下;同時選用易養(yǎng)護的植物種類,以減少因養(yǎng)護不足導致的植被蔓生問題。
生態(tài)綠階通過間植的粉紅鐘花來提供林蔭、豐富空間變化;片植的低矮多年生地被在豐富植被群落豎向搭配的同時保證了視線的通透性。 ? Holi河貍景觀攝影
服務(wù)設(shè)施
研究發(fā)現(xiàn),在深圳小微公共開放空間中,相比于硬質(zhì)鋪裝,人們更偏愛在活動草坪休憩或開展體育和社交活動[16][17]。而通過在草地邊緣種植大樹則能從視覺上營造出更加綠色的自然環(huán)境氛圍[18]。據(jù)此,項目團隊為海綿綠地規(guī)劃了多種規(guī)模、類型的活動使用情景及季節(jié)性活動建議,以滿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公園開放并投入使用后,海綿綠地在周末常常被用于舉辦主題活動,活動內(nèi)容包括運動會、帳篷節(jié)、音樂節(jié)、游園會、集市、長桌燒烤等。 ? 深圳萬科
兒童游樂設(shè)施應(yīng)當支持兒童活動的多樣性[19][20],并且不同類型的游樂設(shè)施可以引發(fā)兒童不同的行為。據(jù)此,項目團隊在酷玩坡地構(gòu)建了面向多年齡段、高密度且互相串連的游樂設(shè)施組合和復合功能玩耍環(huán)線,增強場地的延展性和兼容性。此外,依據(jù)既有研究成果[21],本項目將游樂設(shè)施與種植景觀相結(jié)合,引導兒童開展游戲活動。
酷玩坡地的游樂設(shè)施間形成了多個玩耍環(huán)線,有助于增加兒童體力活動強度和活動時間。 ? ACF-域圖視覺
研究表明,公共空間中戶外家具的形式對小微公共開放空間的活力有顯著影響[22]。家具本身的多樣性及其與空間的互動細節(jié)設(shè)計,有助于提升場地的空間兼容性,更靈活地滿足不同使用人群的需求。本項目中,團隊設(shè)計或選擇了九種形式的桌椅形式,分布在各個功能區(qū)。
傍晚時分,居民們在單人可移動座椅上休憩。 ? Holi河貍景觀攝影
慢行街區(qū)
慢行街區(qū)的建立有助于增加居民間的社交機會,增進社區(qū)凝聚力。研究表明,老年人傾向于在寬闊的人行道上行走,并在此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23]。此外,向?qū)粤己玫慕值揽臻g能夠增強人們(特別是老年人)步行或開展其他戶外活動的意愿[24]。因此,社區(qū)街道的設(shè)計方案將臥龍六路原本僅1.5m寬的人行道加寬至4.2m,在所有道路補植行道樹以增加街道林蔭空間,同時設(shè)置座椅,改善人行道的照明系統(tǒng),在促進老年人步行[25]的同時提升居民采取慢行方式出行的場所體驗。此外,項目還在街道中設(shè)計布置了由風向標、導視柱、標牌等設(shè)施組成的標識系統(tǒng),幫助居民輕松認路。風向標位于公園的制高點,以剪影的形式展示出人們能在公園中開展的各項活動。這種帶有社區(qū)空間象征意義的符號也有助于增強居民的社區(qū)認同感。
風向標是公園的制高點,其社區(qū)空間象征意義有助于增強居民的社區(qū)認同感。 ? ACF-域圖視覺
在項目建成約半年后,項目團隊于2021年12月初通過問卷訪談與實地觀察的形式進行了場地回訪。回訪時間為天氣晴好的三個工作日及兩個休息日(10:00~19:00),休息日期間公園海綿草地曾舉辦對公眾開放的游園活動(14:00~19:00)。
一對一問卷調(diào)查共收回有效問卷91人份(女52人,男39人,年齡跨度為13~75歲),其中83人參與了隨后的訪談。所有受訪者均為自愿,且在調(diào)查開始前預(yù)先被告知研究目的,其個人隱私信息不會被泄漏;所有未成年人均在監(jiān)護人陪同下接受調(diào)查及訪談。
調(diào)查問卷詢問了受訪者的公園使用頻率,以及他們在公園中的場所體驗。根據(jù)問卷結(jié)果,約85%的受訪者與孩子同行,約63%為附近居民,約44%為首次來訪。在后續(xù)訪談環(huán)節(jié),調(diào)查人員進一步詢問了受訪者的場所體驗。通過將收集到的反饋進行關(guān)鍵詞提煉,歸類合并后可總結(jié)出使用者的場所體驗特征。結(jié)果顯示,使用者的場所體驗特征基本符合設(shè)計預(yù)期。
國際山公園街區(qū)場所體驗問卷結(jié)果 ? 秦曉晴
在回訪覆蓋時間段內(nèi),項目團隊按照公園功能分區(qū)與街道劃分觀察區(qū),記錄各區(qū)域內(nèi)使用者數(shù)量與其活動內(nèi)容,每小時進行一次。可以發(fā)現(xiàn),周末各區(qū)域的使用人數(shù)均明顯多于工作日。項目團隊預(yù)想的多種活動在各區(qū)內(nèi)均有出現(xiàn)。在人群活動的分布上,可以發(fā)現(xiàn)使用者并未被局限在某一特定區(qū)域,如由于視線的通達性,監(jiān)護孩子的家長不僅大量分布在酷玩坡地的高層平臺上,也常見于海綿綠地及其東西兩側(cè)的大樓梯上。在設(shè)施選擇方面,觀察結(jié)果顯示,相比于固定的座椅形式,人們會優(yōu)先選擇可移動家具組合,野餐桌椅和旱噴廣場水景旁的座椅就座率較高。
綜合而言,設(shè)施豐富、具有強延展性的酷玩坡地使用率最高;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可提供遠離感且具有柔引力的綠波雨水花園和生態(tài)綠階通常被用于被動休閑活動;最具兼容性的海綿綠地容納、吸引了最多人群類型,并且支持多樣活動的開展。這樣的使用情況與設(shè)計預(yù)期基本相符:功能性場地服務(wù)于特定的人群,復合型空間對不同類型的人群和活動都具有吸引力。從各個年齡段使用者的積極評價和描述,以及實地觀察到的豐富活動形式來看,使用者在場地中呈現(xiàn)了放松身心、玩耍鍛煉、享受社區(qū)生活的狀態(tài),這些都是本項目社會效益的直接體現(xiàn)。
本項目基于現(xiàn)有理論研究制定了場所體驗的設(shè)計策略,調(diào)查回訪驗證了項目的整體設(shè)計效果符合預(yù)期目標,一些空間(如酷玩坡地)的受歡迎程度甚至高于預(yù)期。然而,項目建于一塊空地之上,因而無法進行設(shè)計前后的場所體驗和各類績效對比;加之目前周邊居民區(qū)建設(shè)尚未完工,通過場地回訪獲得的使用者反饋并不能涵蓋所有目標人群。此外,場地周邊類似戶外活動設(shè)施與場地的稀缺、游園活動的策劃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回訪結(jié)果。例如,在大型活動期間,活動內(nèi)容可能超越空間本身成為吸引使用者的主要因素。
在實踐過程中,項目團隊還發(fā)現(xiàn)部分研究成果過于概括化,較難支撐對空間布局、設(shè)施布置、材料選擇、種植設(shè)計等設(shè)計細節(jié)的決策。未來,項目團隊將持續(xù)跟進本項目的使用狀況,采用更科學的調(diào)研方法、從較長的時間跨度上分析使用者的真實體驗和感受,以期更好地為相關(guān)研究與設(shè)計實踐提供參考。
項目信息
項目地址: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項目面積:約11 860平方米
項目委托:深圳萬科
景觀設(shè)計:PLAT事務(wù)所
設(shè)計團隊:廖德軒、王詩婷、藍仕霖、高梅、秦曉晴、霍思汀、隋虎、彭靜、華英華、Iris Soh、王瀚宇、Sophanut Jamonak、李翔宇、孫一諾、Katrina Ortiz、鐘煒娟
合作團隊:深圳萬科景觀團隊、深圳本末度景觀設(shè)計有限公司、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匯設(shè)計有限公司、筑博設(shè)計股份有限公司
設(shè)計時間:2020年11月~2021年4月
施工時間:2021年4~6月
建成時間:2021年6月
部分參考文獻
[1] Kaplan, S. (1995). The restorative benefits of nature: 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5(3), 169-182. doi:10.1111/j.1467-9280.2008.02225.x
[2] Ulrich, R. S., Simons, R. F., Losito, B. D., Fiorito, E., Miles, M. A., & Zelson, M. (1991). Stress recovery during exposure to natural and urban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11(3), 201-230. https://doi.org/10.1016/S0272-4944(05)80184-7
[3] Berman, M. G., Jonides, J., & Kaplan, S. (2008). The cognitive benefits of interacting with nature.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2), 1207-1212. doi:10.1111/j.1467-9280.2008.02225.x
[4] Jiang, B., Chang, C. Y., & Sullivan, W. C. (2014). A dose of nature: Tree cover, stress reduction, and gender differenc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2), 26-36.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4.08.005
[5] Frumkin, H. (2013). The evidence of nature and the nature of evidence.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44(2), 196-197. http://dx.doi.org/10.1016/j.amepre.2012.10.016
[6] Troy, A., Nunery, A., & Grove, J. M. (201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ial yard management and neighborhood crime: An analysis from Baltimore City and County.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47), 78-87. http://dx.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5.11.004
[7] Gehl, J. (2002). Life Between Buildings Using Public Space (R. He, Tran.). Beijing, China: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8] Koohsari, M. J., McCormack, G. R., Nakaya, T., Shibata, A., Ishii, K., Yasunaga, A., … Oka, K. (2019) Urban design and Japanese older adults’ depressive symptoms. Cities, (87), 166-173. https://doi.org/10.1016/j.cities.2018.09.020
[9] Cerin, E., Cain, K. L., Conway, T. L., Dyck, D. V., Hinckson, E., Schipperijn, J., … Sallis, J. F. (2014).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 and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in 11 countries.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46(12), 2253-2264. doi:10.1249/MSS.0000000000000367
[10] Trudeau, C., Steele, D., & Guastavino, C. (2020). A Tale of Three Misters: The Effect of Water Features on Soundscape Assessments in a Montreal Public Spac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570797. doi:10.3389/fpsyg.2020.570797
[11] Ding, K., & Han, X. (2019). The impact of contemporary outdoor playground spatial features on children’s play and development, Shenzhen. Planners, (15), 87-92. doi:10.3969/j.issn.1006-0022.2019.15.013
[12] Donovan, G. H., Gatziolis, D., Jakstis, K., & Comess, S. (2019).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birth outcomes: Comparting 3D exposure metrics derived from LiDAR to 2D metrics based on the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Health and Place, (57), 305-312. https://doi.org/10.1016/j.healthplace.2019.05.011
[13] Zhang, C., Wang, C., Chen, C., Tao, L., Jin, J., Wang, Z., & Jia, B. (2021). Effects of tree canopy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tudy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epidem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3), 111795. https://doi.org/10.1016/j.envres.2021.111795
[14] Forsyth, A., Musacchio, L., & Fitzgerald, F. (2005). Designing Small Parks: A Manual for Address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Concerns. New Jersey, NJ: John Wiley & Sons.
[15] Donovan, G. H., & Prestemon, J. P. (2012). The Effect of Trees on Crime in Portland, Oreg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4(1), 3-30. doi:10.1177/0013916510383238
[16] Wang, X., & Wu, C. (2020).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rk Attribut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Neighborhood Parks of Shang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6), 1-16. doi:10.3390/ijerph17062080
[17] Han, X., & Wang, L. (2020). Impact of Built Environmental on the Vitality of Micro Public Open Space. Planners, 36(9), 64-70. doi:10.3969/j.issn.1006-0022.2020.09.009
[18] Xiao, X., & Han, X. (2019).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ing factors of children’s outdoor physical activities in urban village neighborhood: A case study of Pingshan Neighborhood in Shenzhen. Modern Urban Research, (1), 8-14. 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9.01.002
[19] Sporrel, K., Caljouw, S. R., & Withagen, R. (2017). Children prefer a nonstandardized to a standardized jumping stone configuration: Playing time and judgment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53), 131-137. http://dx.doi.org/10.1016/j.jenvp.2017.07.006
[20] Wang, X., Woolley, H., Tang, Y., Liu, H., & Luo, Y. (2018). Young children’s and adults’ perceptions of natural play spaces: A case study of Chengdu, southwestern China. Cities, (72), 173-180. http://dx.doi.org/10.1016/j.cities.2017.08.011
[21] Christie, S., Lyu, J., Fang, Y., & Han X. (2020). The Cognitive Science of Urban Space Design for Childr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8(2), 84-99.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30014
[22] Wang, X., & Wu, C. (2020). An Observational Study of Park Attributes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Neighborhood Parks of Shang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6), 1-16. doi:10.3390/ijerph17062080
[23] Zhai, Y., & Baran, P. K. (2017). Urban Park Pathwa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Seniors’ Walking Behavior. Urban Forestry & Urban Greening, (21), 60-73. http://dx.doi.org/10.1016/j.ufug.2016.10.012
[24] Vandenberg, A. E., Hunter, R. H., Anderson, L. A., Bryant, L. L., Hooker, S. P., & Satariano, W. A. (2016). Walking and Walkability: Is Wayfinding a Missing Link?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Health Practice. 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13), 189-197. http://dx.doi.org/10.1123/jpah.2014-0577
[25] Lu, Z. (2010). Investigating Walking Environments in and Around Assisted Living Facilities: A Facility Visit Study. Health Environments Research and Design Journal, 3(4), 58-74. doi:10.1177/193758671000300406
參考引用 / Source:
Jiang, X., Qin, X., & Ortiz, K. (2020). Placemaking Based on Site Experience—Landscape Design of Parkhill Commons in Shenzhe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 9(5), 118-131. https://doi.org/10.15302/J-LAF-1-040029
編輯 | 周佳怡 田樂
翻譯 | 秦曉晴 江湘蓉 王穎
制作 | 周佳怡
注:本文為刪減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發(fā)于《景觀設(shè)計學》(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2021年第5期“認知科學與景觀設(shè)計”專刊。免費獲取請點擊此處。
版權(quán)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zhuǎn)載。如有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