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青海省祁連縣白楊溝村位于青海湖北線景區卓爾山腳下,沿卓爾山谷地分布著成片的龍鱗大白楊。這里夏季光照充足,冬季瑞雪封山,周邊山上雨雪匯集成溪穿過村莊。村莊的回族、漢族、撒拉族村民與這片白楊林共同生活多年。場地本身最大資源即是分布在溪谷兩側疏密有致的龍鱗白楊林,方案希望通過林間路徑與主題景觀的精心布局突出這片林地高低錯落的場地特征,為村莊營造一系列舒適自然的公共活動空間。
▲入口景觀,充分利用起場地最大的資源,龍鱗白楊林
▲入口標識
▲從場地眺望遠處的雪山和村舍
在思考白楊溝村公共空間的未來場景時,我們提出了“詩意自然、鄰里舒適”兩個層面的場景構建。場景設計靈感源于傳統造園因借之法,以近乎消隱的棧道,從村口到白楊林再到青稞田旁打造了一系列展示龍鱗白楊的行望路徑,籍山林以造深景;時而橫臥跨水,時而蜿蜒入林,引人入勝于雪山溪流、白楊林間的秘境花園場景中。
▲穿于林間的棧道
鄰里舒適場景建立在雪山匯集而成的溪流在西北高原彌足珍貴。設計希望抓住這片場地在退耕還草后的水環境再造機遇,重新構建舒適的親水鄰里公共空間,采取理水以睦鄰的策略,針對現有水體進行了三段集中整治,形成具有跌落感的開合水溪關系,以棧道曲折臨水穿于其間,借局部高差與林中成臺地通幽之感,力求狹長場地中的“小中見大”。林間步行系統也與村民廣場形成了公共生活核心區的小閉環交通,增加了復合性功能的親水公共活動場地,改善了周邊村民的可達性與居住環境,提升村莊的鄰里空間親水舒適性。
▲具有跌落感的開合水溪關系
▲以棧道曲折臨水穿于溪間
▲增加親水公共活動場地
白楊溝村屬于多民族聚居的環境特色保護型村莊。我們在設計之初通過走訪調研發現留守民參與村莊建設的意愿強烈,但不知從何入手,因此設計團隊在建設前期進行了一場從廢物利用入手的藝術裝置營造實驗。景觀建筑師與社區營造團隊攜手以一場“會說話的墻”的活動展開了關于村莊環境治理的互動裝置構思,環抱裝置的材料就是游客丟在村莊的飲料瓶,因為塑料制品在地下掩埋超過一百年也無法分解,我們發動村民在搜集來的飲料瓶上進行彩繪,用這些百年無法分解的瓶子美化院墻與建造景觀設施,以一系列參與式的設計藝術活動展示“廢棄物”的另一面,重新凝聚關于美好家園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民族共識,建立村民與自然環境的集體記憶,營造共享共建的村莊環境治理小閉環。
▲彩繪飲料瓶美化院墻
白楊溝村龍鱗大白楊片區的公共空間在建成后為村民提供從室內到戶外公共環境散步、小憩、駐足、游戲、集會、交往所需的系列場所。場所的戶外家具多選用飲品塑料瓶、拆掉的老舊欄桿等廢棄物加以利用,空間界面則以鋼木、紅磚、山石材料在自然環境中的運用來強化人工與自然的空間界定,爭取為村里老人、婦女、兒童群體創造更多有趣的活動場所。
▲利用飲料瓶制作戶外設施
▲飲料瓶固定在金屬網內,形成特殊的立面
▲鋼木扶手與棧道
▲廢物再利用
▲場地平面
▲細節圖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contact@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