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于光宇:以“城、景、人、心” 營造有溫度的場所空間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委會 2022-12-21 來源:景觀中國網
原創
于光宇: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院長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優秀青年設計師專訪”活動正式啟動,本次活動將邀請獲評“2022年優秀青年設計師”的25位青年設計師參加,共同討論如何發揮自身力量,從而作出對行業發展、全人類社會福祉的有益貢獻。

本次邀請到的嘉賓是來自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院長于光宇先生,他堅持以環境引領的理念推動城市再發展,致力于公園城市、城中村“三宜街區”、城市美學、生態修復等相關規劃設計和研究,依托深規院綜合的規劃設計技術平臺,從頂層規劃到建成落地全流程服務各類項目。


圖片

于光宇

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
廣東省城鄉規劃協會風景園林分會副會長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
景觀學與美麗中國建設專業委員會委員
深圳市福田區特色公園建設特聘專家
深圳市光明區高顏值專家委員會專家
深圳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
碩士研究生校外導師



CLA:請簡單地介紹一下您自己。

于光宇:大家好,我是于光宇,目前就職于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擔任副總規劃師、城市景觀規劃設計院院長。從業16年來,參與了全國上百個規劃和景觀項目,涵蓋綜合規劃、城市設計、概念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劃及研究、旅游策劃、景觀規劃、工程設計等。多次在國際競賽中拔得頭籌,榮獲國內外獎項三十余項,如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獎(ASLA)、美國建筑師大獎(AMP)等。


圖片
北京懷柔科學城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總體城市設計


圖片
深南大道景觀設計暨空間規劃概念設計國際競賽


團隊依托深規院綜合的規劃設計技術平臺,以環境引領城市再發展,重視項目的伴隨式服務,全流程服務貫穿頂層規劃到項目建成。例如北京懷柔科學城、深南大道、小梅沙片區、太子灣片區項目等。


圖片
深圳鹽田區小梅沙片區(在建)


工作以來,我一直堅持一線設計創作,在規劃設計過程中用手繪圖解的思考方式表達設計邏輯與創意。在這十幾年來,積累了大量的手繪草圖、效果圖,看到一張張草案建成后有很多的獲得感。


圖片
雄安新區寨里組團控制性詳細規劃與城市設計


圖片
合肥濱湖新區概念規劃及核心區城市設計


CLA:請闡述您的從業理念,以及您在所從事的領域內有哪些創新?為行業發展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于光宇:“城、景、人、心”是這些年積累的工作方法和設計主張,我希望以“大景觀”的視角連接人、自然與城市,成為“城”與“景”跨界交融的連接者。做有邏輯的景觀和有溫度的設計,提供兼具自然價值、人文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解決方案。做有心的景觀人,以人的需求為核心營造有溫度的場所空間。


圖片
深圳羅湖區筍崗火車花園


在這樣的價值理念下,團隊一直致力于創新引領,推動行業發展。我們最早啟動了深圳公園城市的研究,持續跟蹤編制深圳市及各個區的公園城市規劃及建設,并承擔多個領域的前沿性研究課題,包括城中村“三宜街區”整治、科學園林綠化、城市美學提升、街道設計與治理、生態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等。


圖片

公園里的深圳 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 李忠


近年來,我有幸參與行業多個學術性論壇,持續分享和輸出團隊創新成果和設計觀點,與行業同仁一道共同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積極投身公益教育,擔任深圳大學建筑學院校外導師,為深圳科學技術大學師生授課,并帶領團隊參與深圳社區共建花園等社會活動,不斷踐行規劃師、設計師的社會責任。


圖片
2022年 “口袋公園與城市微更新論壇”報告分享


CLA:您認為青年設計師應該承擔哪些社會責任?您職業生涯中對您影響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于光宇:我認為青年設計師應該有家國情懷,有“為人民設計”的社會責任感。正如深規院一直所倡導的“為城市,我們可以做更多”,要積極關注和解決城市與環境問題,包括:城中村、小微綠地供給、生態環境問題等,也要更多地思考城市、自然與人的共融關系。


圖片


深圳南山區粵海街道圓緣園



對我觸動比較大的是參與深圳“山海連城·公園深圳”規劃項目。這個項目與我們所倡導的“大景觀”理念不謀而合,讓我見識到景觀設計師的力量和價值。我們不僅可以通過規劃設計改善市民生活品質、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還能參與制定城市重要戰略、實現更高的職業理想。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給予了景觀設計師更多的機會和責任。


圖片
深圳遠足徑郊野徑專項規劃調研


CLA:請談談您設計行業的未來展望。

于光宇:設計行業的未來脫離不開時代和環境,它將與國家、社會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我想談三點展望。

1)  設計的生態屬性更加被重視,生態設計成為每個設計師的必備技能。

生態文明背景下,國家強調“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景觀行業也不例外。設計師要擺脫單一的工程設計思維,把自己融入到美麗中國的建設事業中,勇于承擔和參與生態修復、碳匯研究、生物多樣性等生態新課題。

2)  設計廣度進一步拓展,城市美學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設計師一定程度上參與了讓城市變美的建設。這也對設計師和城市管理者的美學品位和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座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不只是市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體現在為市民帶來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和美的愉悅感。


圖片
深圳南山區柘園


3)  設計行業將向服務延伸,設計師將更多介入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課題。

以往設計行業更多是做了設計項目就結束了,但是隨著 “全周期項目管理”市場需求的誕生,規劃、建設和管理全流程服務越來越被重視。深圳的共建花園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從項目選址、花園設計到后期養護管理。設計師以平臺媒介的作用凝聚了政府、社會、市民等多方力量,通過全流程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方法,推動城市精細化治理新方法和新格局的形成。


圖片
深圳社區共建花園工作坊


CLA:您覺得一個設計師應具備多少履職盡責能力?如何判定設計師的綜合素質?

于光宇:我覺得一個設計師的綜合能力體現在跨界整合、理性判斷和創意設計三個方面。

在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背景下,面對復雜城市問題時,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單一的景觀、建筑、規劃設計能力已經很難適應日益增長的市場和甲方需求。未來設計更趨向無邊界的跨專業融合,設計師應該打破傳統專業壁壘,更多地鍛煉自己的跨界整合能力,做好全鏈條設計服務。比如很多項目需要從策劃開始,一直跟蹤到實施落地,這就要求設計師有全流程、跨專業的綜合能力。

設計師的理性和感性能力都很重要。理性能力體現在精準的判斷力,能夠用科學的、有邏輯的方法解決復雜的場地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才是設計創意,才是個人的那些奇思妙想、充滿靈性的創意和獨立的見解。感性能力還體現在富有同理心、善于從使用者的視角了解和捕捉市民真正的需求,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總結起來就是四個字—以人為本。

 

CLA:您對年輕設計師和在校大學生有哪些成長建議?是否可以推薦一些文章和書籍給他們?

于光宇: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借助網絡可以接受很多外部信息,同時還有大量不被干擾的、集中的學習時間。他們應該珍惜這樣的時光,更多地參與創意設計實踐和研究,例如參加一些設計競賽、研究課題等,這對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包括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開發空間想象力、動手實踐的能力等有很大的幫助。

我建議年輕設計師和在校大學生可多看書、多思考,以此充實專業知識儲備、建立科學的設計觀、觸發更多啟發設計靈感。這里我推薦4本書籍給大家。

第一本是童雋先生的《東南園墅》(Glimpses of Gardens in Eastern China)。古典園林是中國人體驗式場景營造的最好體現,也是中國審美的縮影,隱藏了中國人的山水情懷和處世哲學。正所謂“研今必習古,無古不成今”,在強調文化自信的今天,這本書也具有重要的園林教育和啟發意義。類似的書籍我還推薦彭一剛老師的《中國古典園林分析》。

第二本是保羅·拉索的《圖解思考》(Grahpic Thinking for Architecs & Designers)。這本書用圖解方式表達設計邏輯和過程。其實手繪圖示語言是最直接地表達一個人設計思想的方式,我認為這種能力需要在學生時期培養,并加以鍛煉,為日后參加設計工作做好準備。

第三本是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直以來,我都倡導“自然+藝術”的設計理念和方法。這本書拓展了景觀設計學的邊界,讓我們更多地用自然科學的邏輯去思考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并提供了多種技術路徑和方法。這種價值導向和分析方法值得年輕設計師和在校大學生學習。


統籌:周明波

采訪:周明波、明 卉

編輯:張夢斐、明 卉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打賞
  • 給Ta打個賞

0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