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為了上海汽車博物館的新展覽,協調亞洲策劃設計了一系列反應移動與分離般的展墻。作為“藝動”展覽系列的首展,以藝術的視角探討了人類與機械在現代移動與社會學方面語境下的關系。
▼展廳入口
在成功合作“造物之靈——工業設計160年”展覽后,協調亞洲再次與上海汽車博物館合作,為其全新的“藝動”展覽系列的首展貢獻上自己的一份力。上海汽車博物館是中國汽車文化領域內領先的博物館文化機構,擁有著優秀的歷史汽車館藏,配合不同主題展覽闡述關于移動與未來的理念。“移動的狂想-汽車與當代藝術”展覽以藝術的視角探討了人類與機械在現代移動與社會學方面語境下的關系。 這次的展覽由博物館的專業策展團隊精選了來自中國、瑞士以及加拿大的七位藝術家的佳作。在600平米的展陳空間內通過不同的主題區域劃分,嘗試闡述諸如“解體/乍破”,“秩序/慣常”,“沖撞/遠方”等概念。
▼展廳內景
迎接參觀者的展品裝置是一輛來自博物館館藏的1955年奔馳300SL經典車型,它與來自瑞士的藝術家費比安?奧夫納的跑車攝影作品“崩解”系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300L帶著完美無缺的外觀與其支離破碎的版本相遇,后者表現了其完美軀殼內的分崩離析的裝飾及機械組建。這一反差并存的形式,使得參觀者對于脆弱有了多元意義上的理解,同時也釋放了這樣一個信息:難以接近的令人贊嘆的物件變得平易近人起來。
▼迎接參觀者的展品裝置是一輛來自博物館館藏的1955年奔馳300SL經典車型
▼入口奔馳300SL經典車型與跑車攝影作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秩序/慣常”將當下社會的快速發展置于聚光燈下。其中央展項是來自是中國藝術家劉顥的“Word, World, Wall” (詞語,世界,墻)作品。它研究剖析了日常(道路)限制約束下的空間,邊界及規則,以及它對于人們的影響與環境互動之間的關系。其他作品表述了來自日常通勤往來的壓力及其無法避免的單調乏味。
▼中央展項研究剖析了日常(道路)限制約束下的空間,邊界及規則
▼展廳其他作品表述了來自日常通勤往來的壓力及其無法避免的單調乏味
協調亞洲的展覽建筑通過引入移動的元素,規則/不規則以及分離的概念反作用于這些藝術作品。放射狀分布的墻體與展臺搭建起了類似網絡般的結構,與其上方的燈光條形成對比,光條看似打破了這些規律,卻同時將其緊密相連。大膽粗曠卻簡單至極的設計風格營造出了強烈的視覺記憶印象的同時也為藝術作品提供了最佳的低調中性的呈現界面。
▼放射狀分布的墻體與展臺搭建起了類似網絡般的結構
▼墻體與其上方的燈光條形成對比
▼大膽粗曠卻簡單至極的設計風格
▼平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