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色彩需要設計
admin
2010-05-05
來源:景觀中國網
城市色彩是人類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環境視覺形態第一要素。它與人們的生存環境、生存質量、未來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目前,我國的城市色彩設計與研究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落后的城市色彩設計與日新月異的城市規模與建設速度形成強烈的對比,嚴重制約了城市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清晰與明確的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城市色彩是人類居住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環境視覺形態第一要素。它與人們的生存環境、生存質量、未來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
目前,我國的城市色彩設計與研究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應用都有著很大的差距。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落后的城市色彩設計與日新月異的城市規模與建設速度形成強烈的對比,嚴重制約了城市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清晰與明確的觀念顯得尤為重要。
傳統的色彩設計觀念
中國傳統色彩觀極為高深,傳統的“五色觀”是中國傳統哲學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內容。由于統治階級對色彩等級的規定和受教育的限制,民眾對色彩的理解與認識極為膚淺。在民眾看來,基本上還是以高純度、艷麗的色彩為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色彩。面對豐富的色彩,人們也只能叫出“紅”、“黃”、“藍”、“綠”等,或者“深色”、“淺色”而已,對復色系、灰色系的認識和了解處于盲點。
20余年來,我國的城市設計飛速發展,城市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作為城市環境重要因素的城市色彩和設計卻滯后于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水平和經濟實力的巨大發展。落后的城市色彩和色彩設計觀念成為城市環境和諧、有序發展的桎梏,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其一,對于城市色彩只看到傳統,沒有放眼世界,對當代世界先進的色彩設計觀念與成果不屑一顧;其二,城市色彩設計受“長官意志”的支配,缺少系統、嚴謹、科學的研究方法;其三,城市色彩整體規劃設計觀念薄弱,視覺效果雜亂,支離破碎,缺乏系統與條理。
國際化的色彩設計觀念
對色彩的認識和應用是隨著各國城市環境的不斷發展與改善而不斷變化的。城市色彩設計從最初的對建筑單體進行“微觀”裝飾,轉向從城市的宏觀角度進行色彩規劃設計與運用研究。秉承當今世界城市環境規劃設計思潮,城市的色彩設計正向著人性化、地域性、功能性、理性的方向發展。
1.對環境的高度重視和尊重、對回歸自然的認識導致了對城市色彩設計系列問題的重新思考與定位。在自然環境方面,城市色彩設計規劃與應用遵循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無污染、重復利用和可再生。不同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等因素也是城市色彩規劃設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就人文環境而言,重視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傳統特征是目前城市色彩設計最重要的考慮因素和研究對象。
2.設計的人性化。當今設計思潮最重要的思考就是對人的尊重,即“以人為本”。對人的尊重包括很多方面,視覺因素十分重要。過度的色彩裝飾會產生浮夸、躁動、張揚、輕浮的視覺效果,對人的視覺與心理產生極大的負擔與影響。
城市的色彩設計方向
1.和諧的城市色彩設計觀念
和諧的城市色彩環境與文化、人性、傳統是一個良好的互動關系,是靜態環境與動態環境的和諧構成,是城市各個視覺形態環節的有序組成。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城市色彩設計觀念應被徹底拋棄。
2.城市色彩的管理意識
躁動、浮華、色彩污染是社會在急速轉型與發展變化中出現的現象和問題。城市與環境需要管理,城市的生存與發展是管理的結果。城市色彩管理的意識在這個人性化的時代就是每個人的參與意識,是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也是廣大民眾的自覺監督。
3.專業的色彩教育培養
目前,我國的城市色彩設計、研究人才短缺。首先是理論研究和人才缺乏。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因此專業的城市色彩設計、研究人才的培養顯得十分重要。其二,缺少實際色彩設計配置人才。目前的色彩設計多為理論家的理論指導,但在實際的色彩配置操作,色彩的微妙變化配置會出現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專業的色彩配置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其三,缺少專業色度學技術人才和研究機構。專業的色度學將為城市環境色彩設計提供精確、嚴密、可靠的色彩數據。有了精確的定位與分析,才能準確地規劃與實施,因此建立國家完善的色彩學(色度學)體系迫在眉睫。
人們關于城市色彩的觀念直接影響著城市色彩設計與規劃最終方案的實施與視覺效果,也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城市生活質量。觀念決定方式與行動,我們的觀念已經到了必須更新的時候,應該跟上先進步伐并走在時代的前列,走出一條有特色的城市色彩規劃設計之路。
(作者為北京林業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教授)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