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背景
凱隆堡市與哥本哈根位置相對,位于西蘭半島西側,面積約為125km,人口約2萬。 其在生態城市建設中以生態工業園建設為突破點,努力攻克資源替代技術、資源恢復技術、資源耗用減量化技術、無害化處理技術、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等,支持相關產業構建起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形成工業共生體系,為生態城市建設奠定重要的產業基礎。
凱隆堡生態園是世界生態工業園建設的肇始與典范,它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建立,已經穩定運行了30多年。凱隆堡工業園區主體企業是發電廠、煉油廠、制藥廠、石膏板生產廠。以這4個企業為核心,凱隆堡市的工業具有獨特的環境——友好的共生現象,即一個企業的副產品或廢物正是另一家企業的生產原料,排放的余熱資源又能供給凱市。
內容
1.1驅動機制
第一個驅動力——政策機制(模式產生的基本原因)
(1)污染廢棄物——征收廢棄物排放稅
(2)危險廢棄物——免征排放稅
(3)減少污染排放——經濟激勵
第二個驅動力——企業經濟效益和長期發展(存在并發展的核心)
1水的循環利用成為最早循環利用的生產要素
其他企業利用發電廠產生的冷卻水和余熱,加工廢水重新利用的成本與繳納污水排放稅,相比可以節約50%的成本;而與直接取用新地下水相比可以節約成本約75%。
2發電廠的粉煤灰用于制造水泥
發電廠把粉煤灰送到水泥廠用作原料,可以免繳污染物排放稅,水泥廠用粉煤灰做原料,可以減少原料成本,兩家企業都可以獲得經濟效益。
第三個驅動力——企業的生態道德和社會責任
1.2運行機制
生態工業園(EIP)將承擔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資源永續、社會安定的任務,它的運作將以園區所有成員包括企業、政府、社區為了減少廢物和增加經濟效益而進行的密切合作為基礎。
對凱隆堡生態工業園區運行機制進行分解分析:
蒸汽和熱力利用
阿斯納斯瓦爾蓋發電廠是丹麥最大的發電廠,主要為凱隆堡市4500戶家庭供熱。此外生產過程中排出的蒸汽,還供斯塔朵爾煉油廠和挪伏•挪爾迪斯克公司使用。
斯塔朵爾煉油廠是一家生產汽油及其他石油產品的企業,是丹麥最大的煉油廠。它主要從阿斯耐斯瓦爾蓋發電廠獲得生產用蒸汽和水。這些蒸汽占到了煉油廠使用蒸汽總量的15%。煉油廠用這些蒸汽來加熱油罐,輸油管道等等。
挪伏•挪爾迪斯克公司則用來自發電廠的蒸汽進行設備的加熱和殺菌。此外,發電廠一部分冷卻水還被用于輸送到一個大型漁場,用于遠距供熱和暖棚加熱。
水資源的利用
——通過對各工廠、企業互相之間對廢水的循環使用,降低了對水資源的需求量。
——通過使用來自梯索湖的地表水,取代了比較稀缺的地下水資源。
——經過處理的廢水和周圍地區的地表徑流以及梯索湖冬季過剩的水一起流入一個循環貯水池。這些水被發電廠日常運營所利用。
石膏的利用
凱隆堡吉普洛克石膏板公司石膏來源
——發電廠產生很多的SO2氣體,這些氣體要進行脫硫處理,同時會產生副產品石膏
——凱隆堡市政回收站也會回收一部分的石膏填充物
灰燼的利用
阿斯奈斯瓦爾蓋發電廠將飛灰從煙塵中移除,從而每年都能生產一定量的灰燼。
——送到英國的一家工廠進行循環,從中回收鎳和釩
——進入水泥工業中進行循環利用。
綜上,阿斯奈斯瓦爾蓋發電廠通過對廢水、廢氣、蒸汽、灰燼等的循環處理,再生使用,基本上實現了零排放,并且正是通過這些廢棄物將生態園區內的各個企業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是凱隆堡生態工業園正常運作的關鍵和核心。
其他廢棄物的處理
在凱隆堡工業共生體系中,不能在各個工廠和公司之間通過循環利用處理掉的廢棄物最終會進入諾沃恩廢棄物公司進行集中處理。諾沃恩廢棄物公司主要以填埋氣為燃料發電,這些電被轉賣給電力公司,供電力需求和地區供暖形式的能源消耗。
各個企業及凱隆堡市政府在商業性的基礎上使用各自的廢棄物和副產品。這樣的運行的結果是資源的使用減少和環境壓力的明顯降低。此外,這些合作伙伴同時也會從他們的合作者那里得到經濟利益,因為這個共生系統中的每一方的參與都是以商業原則為基礎的。所以,在這個生態共生系統中,每一個參與方都獲益,是一個“多贏”的可持續發展體系。
管理模式
初期——沒有成立管理(服務)中心機構來處理園區內的共同事務;
政府僅是負責水、電與熱等基礎設施,并未介入企業間的合作共生協調事務。后來——共生協會(TheSymbiosisInstitute),但其角色較偏向對外公關而非管理中心的功能——建立在一種非正式的社會網路支持著共生技術、資源等信息交換網的基礎上。
經驗與啟示
1,企業的相互適應性---企業結構
企業結構的多樣性是構成工業共生體系的基礎,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使一個公司的剩余產品正好是另一個公司的原材料,而這又是生態工業園運行的關鍵。
2,工業園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運輸成本
生態工業園區內各個公司的空間距離十分重要。要充分考慮剩余產品的運輸成本,尤其是能源,所以各個公司之間的空間距離越短越好。凱隆堡共生體系中主要5家企業相互間的距離不超過數百米,由專門的管道體系連接在一起。
3,園區內部各要素通力合作、開誠布公---信息生態工業園區內的各企業之間信息透明化、誠信、信任。今天,凱隆堡共生合作的基礎是公開,交流和同伴之間相互的信任。
4,設立一定的準入門檻---環境規則生態工業園的管理部門必須制定一些指導工業共生體系內活動的規則。企業必須具備進入公司體系的這些“準入條件”,其中非常重要一點就是能否改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