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高明:震后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admin
2010-03-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受地質災害破壞的生態,其演替期只需幾年到幾十年,屬短期演替。蔣高明建議,汶川震后生態修復應該自然為主,人工恢復應為輔助措施。昂貴景觀式的植物植種不但適用災區,對城市環境來說,也壓制了生物多樣性。
受地質災害破壞的生態,其演替期只需幾年到幾十年,屬短期演替。蔣高明建議,震后生態修復應該自然為主,人工恢復應為輔助措施。
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讓6.9萬鮮活的生命在瞬間消失。地震后,由于巖石大面積松動,土壤圈與巖石圈部分脫離,自然山體發生滑坡、泥石流等,植被失去了附著基礎,自然生態系統遭受損壞。和家園重建一樣,震后生態修復也是擺在中國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任務。
在自然界,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存在兩大系列:旱生演替系列和水生演替系列。兩者均在根本沒有土壤的前提下,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的途徑,逐步形成土壤,并增加物種,最終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生態系統。上述過程非常緩慢。以土壤形成為例,自然界形成一厘米的土壤需要兩千年以上的時間。這次發生地震的四川西南山地,其生物群落的形成出現在古老的地質歷史時期,是旱生演替的結果。盡管如此,生態系統也如生物有機體一樣,存在適應環境和自我修復的各種能力。因為土壤還在(可能因地震發生位移),植物的各種繁殖體尚存,生態恢復相對容易實現。地質災害后的生態演替為次生演替,所需時間為幾年到幾十年,在時間系列上屬短期演替。在這種情況下,生態修復應以自然力為主。
利用自然力進行生態修復的過程可以簡單理解為“圍封“,就是在保證土壤不損失的前提下,促使自然分布的各類繁殖體(種子、孢子、果實、萌生根和萌生苗等)能夠“安家落戶”并得以自然繁衍。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只要存在生命生存的條件,這種自然力就無處不在。
1999年9月21日,臺灣臺中和南投兩縣發生了里氏7.3級地震,奪取了2347人生命。2001年11月,筆者赴現場考察時,發現山下土壤較厚的地方已被草本層和灌木層覆蓋,喬木也開始進入;裸露山體的巖縫里(存在一點土壤),植物頑強地生長出來。當地政府采納了科學家的建議,對震后的大部分山體,采取保育措施,實施自然修復;對于部分嚴重破壞的建筑,則有意識地保留地震痕跡,建立地震博物館,以開展科學研究和公眾警示教育。
退化生態系統通過自然力修復成功的例子還很多。香港有個嘉道里植物園(原農場),45年前那里基本上是禿山,后來因為農業活動停止了,經過幾十年的自然恢復,形成了郁郁蔥蔥的森林。陜西佛坪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有個地方叫“蒸籠場”,在清光緒(1875~1908)年間,是個生產蒸籠的場所。那里地處秦嶺腹地,曾經有1萬多人生活其中,后來由于交通不便,人逐漸搬遷出來,變成了無人區,樹木得以按照自然的規律生長,實現了100%的恢復。自然生長的大樹胸徑在50厘米以上,且不存在外來種的問題。大熊貓喜歡吃的箭竹也長出來了,“蒸籠場”成了大熊貓的樂園。山西太行山深山區封山育林5年,每畝投資是同等地面環境下人工造林的5.8%,卻在較短時期內實現了大面積植被恢復。封山育林形成的喬灌草復層混交林,具有有效涵養水源,減輕水土流失,改善小氣候,減輕氣候和地質災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多種功能。
在內蒙古正藍旗渾善達克沙地腹地,2000年以來,筆者帶領研究小組連續開展了8年的退化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試驗,將巴音胡舒嘎查(村)4萬畝嚴重退化的沙地草地恢復到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除植被恢復外,野生動物也紛紛回來了。試驗取得成功后,周圍村子紛紛仿效,過去一些嚴重退化的流動沙丘已經覆蓋了良好的植被。2008年7月初,半島電視臺三名記者采訪我們的試驗成果,想在周圍幾百平方公里內尋找一些嚴重退化的沙地作為對照,驅車找了一整天也沒有找到,只好用一個小沙丘作為背景,結束了采訪。我們也經歷了人工種樹、飛機播種的彎路,最后放棄了人的努力,轉向改變牧民生產方式、提高土地生產效率、增加牧民就業等,將退化生態系統修復放心地交給大自然去做。
在人的問題上,震區生態修復應重點考慮解決社區發展和生態保護矛盾的“替代生計”問題。可發展農戶沼氣,避免到山上打柴;發展秸稈飼料,避免到山上放牧,以保證植被正向演替。北京延慶縣四海鎮、大莊科鄉,目前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5%以上,而15年前森林覆蓋率不到30%。當時的土地利用效率很低,僅燒柴一項,一人就需要20畝山林。存在如此大的人為壓力,花再多的錢植樹造林也無濟于事。后來,北京政府采取“移民搬遷”、向留守戶發放看護費用、以煤代薪等措施,有效減少了人為壓力,促進了退化生態系統自然恢復。
包括震區在內,大部分生態退化沒有超過生態承受極限的地方,均可借助自然力恢復,人工恢復應為輔助措施。自然力恢復尤其適合廣闊的沙地草地、草原、荒漠、南方山地、北方山地之陰坡等。因為那些區域土壤保存較好,且具備植物生長所必需的水、熱、光、養分等有利條件。在地廣人稀的區域,更應提倡自然力恢復,避免將經費浪費在人的“無效勞動”上,如在干旱區造林就得不償失。
有效的自然保護區應成為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主打治理模式。對保護區的投入可先從國家級保護區開始,并列入國家的經費預算,“國家級,國家管”,變保護區目前的經營開發為保護執法,并帶動社區經濟發展。國家級保護區的管理經費解決了,省、市、縣級保護區可參照國家的做法,從地方財政中安排固定經費用于保護區日常管理。震區有自然保護區的地方宜優先安排項目,實施生態修復,帶動震區其余地區的生態保護工作。
蔣高明,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中國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理事。他提出的“城市植被”概念和“以自然力恢復中國退化生態系統”等觀點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