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城市化和信息化是當今世界城市發展面臨的兩大主題。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給城市郊區化的發展和研究帶來了新的契機。網絡對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及其對城市規劃的深刻影響也成為近年來學者研究的熱點問題。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社會領域、建筑規劃領域、城市地理領域、文化和通訊技術領域等。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的起飛階段,網絡的發展已經深刻地影響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針對信息時代的城市規劃進行了探討。
1 現代的城市與城市功能的變遷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以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和新材料為主要內容的新科學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西方學者通常都把這個時代叫做“后工業社會”或“信息時代”。在科學技術強有力的推動下,城市化的水平大為提高,一批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城市群或城市帶相繼出現。與此同時,也呈現出城市分散化和鄉村城市化的局面,城市人口增長的速度趨緩,甚至出現市中心人口大量向郊區遷移的郊區化現象。為了消除工業社會時期城市規模龐大造成的弊端,許多國家開始了衛星城建設。在原有的城市性質發生變化的同時,大量新的分散型城市也正在形成,其特征是地方性的,適宜于個別企業和互不關聯的不同類型工業,而不是像過去的城市工業,把相互有協作關系的企業緊密地靠近在一起。有些西方學者預測,這種分散型、獨立型的中小規模的城市有可能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的主要模式。在城市規模和空間布局發生明顯變化的同時,城市的產業結構也相應地發生了巨大變化,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超過了第二產業,占據了主導地位。第三產業的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社會分工不斷擴大、完善的結果,而城市是第三產業最發達、最完善的地區。三大產業結構的變化不僅直接決定著城市空間的分配、結構和布局,而且也影響和推動了城市功能的變化。在城市的經濟中心功能中,原來占主導地位的工業生產中心降到了次要的位置,由各種要素市場組成的市場中心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在現代城市中,城市經濟中心的功能已經轉變為以第三產業發展為基礎、以市場中心為標志的經濟中心。
在信息社會,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以市場中心為主要內容的作用形式——聚集和擴散——雖然還保存下來并繼續發揮著作用,但其重要地位已經讓位于滲透和輻射,即以滲透和輻射與聚集經濟中心和信息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科技中心。滲透和輻射與聚集和擴散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在于前者是一種無形的作用,后者是一種有形的作用,前者是以信息傳輸的手段輸出高科技產品,后者是以實物轉運手段輸出物資型商品。隨著制造業大量外遷,最終實物產品的形成將不在城市而在郊區或農村城市所提供的越來越多的是技術和信息;隨著倉儲業和轉運設施外遷,在城市中進行交易的將越來越多的是軟件、技術、知識及合同、期貨、資本、證券等,而不是實物。信息技術的發展大致推動了以下城市主要功能的變遷。
1.1 影響城市的交通功能
由于工作地和居住地的分離,就必然產生了城市的通勤。技術決定論者認為隨著遠程工作的盛行,城市有形的物理交通將被無形的電子化交通所代替,因此,城市的交通功能將會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是人們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仍將存在,依然需要交通。不少學者認為,網絡技術將增加城市的交通量。概括起來主要有:①人們的居住與工作相距更遠,雖然可以減少通勤次數,但并不能減少通勤距離;②人們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其他活動的通勤;③由于人們通勤時間的錯開,也能增加人們潛在的通勤量;④遠程工作者更傾向于私家車而取代公共交通;⑤由于車載工作臺的運用,人們可以利用在路上時間進行遠程工作,從而導致道路交通的擁擠。近年來,西方國家過度的依賴私家車,不發達的公共交通導致了通勤時間增長,通勤里數增加,城市總通勤量居高不下,為上述理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但中國學者研究得出,上海市的交通量同信息技術(電話)呈負相關關系,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使城市總的交通量呈下降趨勢。
1.2 影響城市的居住功能
隨著未來工作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社區的功能將會多樣化,社區的形態將會發生改變,社區的邊界將會更加模糊。虛擬社區與物質社區相融合,出現了許多如電子村落的新型社區類型。信息技術使得某些衰落的社區獲得了新生的機會,如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許多高層建筑增加了吸引力。信息時代的住宅不僅是一個休憩場所,還是一個活動中心。住宅公寓需要提供接待室、會議室和其他家庭辦公室無法具備的專用設施。信息時代住宅的吸引力不再是臥室的大小,而是信息基礎設施的帶度(網絡速度)。居住空間將會更加集中在自然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鄉村地區,這些地區將會吸引那些可以自由地進行遠程工作的白領階層人士到此居住。
1.3 影響城市的工作功能
信息時代的工作方式將出現更加分化的趨勢,人們不但可以在傳統的辦公室工作,還可以居家工作,或利用車載臺在旅行中工作,后兩種被稱為遠程工作。從事遠程工作的男性多于女性,任職者多是社會地位高、待遇高的管理、研究、銷售人員和自由職業者,當然也有很多常規和低工資的職業,如數據處理和秘書職業等。然而,從雇主的角度看,遠程工作不利于進行有效的管理;從雇員的角度看,遠程工作也不利于員工之間的交流,從而使得傳統的工作場所依然需要。即使是職業管理人員和從事創造性工作的人,一周中有兩天以上進行遠程工作被認為是低效的。
2 現代城市功能的主要特征
2.1 信息中心化
現代城市是各類科研機構和各類人才的套萃之地,是研究開發新技術、試制新產品的主要基地。在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一些新建的城市,如美國的硅谷和日本的筑波,規模不大但能量極大,不僅是國家的科技中心,甚至是世界性的科技中心。城市的這種科技中心作用是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現代科技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城市的信息源、信息量急劇膨脹,信息的開發、搜集、處理、存儲、傳輸手段日益現代化,人們的活動對各類信息的要求和依賴性日益增多,信息產業化已開始成為現實,城市作為信息中心的功能也逐漸突出起來。
2.2 網絡中心化
信息通訊被認為是信息社會影響城市經濟活動集聚的首要因素。城市信息中心化的直接原因就是城市的信息實現了網絡化,使信息資源積聚于小小的方寸之地。21世紀的城市群空間關系正在由網絡取代傳統城鎮體系的等級觀念,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在群體空間中的等級與作用不僅取決于其規模和經濟功能,而且也會取決于其作為復合網絡連接點的作用。
2.3 組織中心化
在21世紀的信息社會,對于中心城市而言,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中心地位的作用,不再僅僅取決于自己在這些方面的雄厚實力,而是要看能否憑借自己雄厚的實力,特別是在信息資源方面的優勢,實現對上述領域各類活動流程的有效調控和組織。
2.4 創新中心化
在歷史上,城市一直是創新的來源,也是人類創造力的旺盛所在;歷史上城市的創新主要有文化的+智能的、技術的+生產的、技術的+組織的三種;工業革命以來,第二、三種類型的創新與日俱增,中心城市則使第三種益發重要。在20世紀,第一類及第二類的創新已經有混合的趨勢;在21世紀的信息社會,三種城市創新混合的情形也將出現,而其中信息技術的+調控組織的城市創新將扮演最關鍵的角色。
3 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
3.1 對城市中央商務區(CBD)的影響
一些學者針對近年來世界城市出現的多中心趨勢,對未來CBD的前景表示擔憂。他們認為信息加工和服務的高級產業仍然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并對世界城市的集聚效應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另一些學者認為未來CBD仍將繼續繁榮。而還有一些學者對部分城市的CBD和郊區的辦公用房進行了實證研究,認為郊區的邊緣中心是城市CBD的再造,并不是CBD低檔辦公職能的擴散和外遷。
3.2 城市功能分區的重疊
工業時代,由于工業污染使城市有明顯的功能分區,人們每天的生活都由各個分區中的片段穿插起來組成,通勤占用了大量時間。網絡時代,家庭辦公、電子購物、網絡會議、網上學習等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產生,使得商業區、工業區和居住區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融合。集居住、工作、休閑于一體的網絡化多功能社區將會出現,人們可以輕松地完成工作、娛樂以及購物等活動,不必成天在擁擠的城市之中穿梭。這樣,各個功能區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城市土地空間的使用出現兼容化。
3.3 城市空間內部結構的不均衡現象
一般認為,城市的CBD可能會衰弱,城市的中心區由于居民的文化素質和信息基礎設施的差距可能面臨更大的衰弱。未來最有增長潛力的是城市的邊緣區(近郊區),將會是城市里工作機會和投資最活躍的地區,而遠郊區也可能面臨著與中心區同樣的命運。這種不均衡現象可以從網絡IP地址的分布不均得到解釋,國外有人對都市區IP地址密度和地理分布進行了不同空間尺度的研究,解釋了城市空間內部結構的不均衡現象。
3.4 城鄉一體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城市與鄉村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城鄉差別將不斷縮小。未來判別城市與鄉村的界限將不再是農業時代的城墻,工業時代的水、電、氣等基礎設施,而是信息時代的信息基礎設施。隨著通訊技術的改進,未來農村地區可以通過無線通訊系統、衛星通信系統以及利用原有的供電和電話線等進行遠程數字通信,使農村地區可以享受到城市中的服務(如教育、醫療和其他服務),這就使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中心區與外圍區變得越來越模糊。城市與農村相互交錯,城市將溶解在農田中,農田將進入城市核心區,并且作為城市生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3.5 網絡時代的城市體系
網絡城市并不等同于世界城市,它是那些有高容量的Internet骨干網并在高素質的勞動者當中普及的都市區。
4 對未來城市規劃的思考
4.1 城市管理體制的革新
中國現行的城市規劃體制是在借鑒四方發達國家工業社會時代模式的基礎上,結合中國的國情,預測近、中、遠期的城市人口規模,然后根據國家人均用地指標確定用地規模,據此編制土地利用規劃和不同功能區的空間布局,在劃定地塊的基礎上,確定強制性標準,如容積率、綠化率、高層限制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統的工業社會的城市空間結構受到挑戰,各功能分區不斷融合,城市不斷向網絡化方向發展。建立在功能分區基礎上的城市規劃和管理體制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4.2 城市增長極的重新思考
網絡時代的CBD作為城市增長極的作用正在受到挑戰。信息時代的城市應該考慮新的城市增長極,如電子信息港和信息特區。電子信息港通過衛星和光纖系統集中聯結高新技術辦公園區,可以通過集聚規模效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廉價的信息服務,使中小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信息特區通過提供高密度的網絡聯結,成為中小型信息企業的孵化器,西方國家通常通過建立信息特區來重新振興衰落的中心區。
4.3 注重城市的綠色設計
《21世紀議程》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60%的人居住在城市。如果按照工業時代的城市發展模式,城市很快就會走到盡頭。但信息革命給城市帶來了希望,未來的城市將是精練和綠色的。網絡時代的城市交通并沒有減少的趨勢,在設計城市的時候,減少總通勤量依然是一個重要的目標。有學者設計了一種新型城市:由緊湊的、多功能的、小規模的社區組成的多中心城市,其間由便捷高效的交通和通信線路聯結在一起,這些社區可以沿公交干呈線型排列,通過對住宅、工作場所和服務設施進行重新組合,在步行、機械交通和通信之間找到一種更為持久的平衡。另一種概念是通勤廊道,設想在通勤主干道的附近設立遠程工作中心,并且鼓勵避開高峰通勤,可以使得信息化與交通有機地聯系起來,這樣可以緩解高峰階段的道路擁擠。設立遠程工作中心的花費遠低于用于道路拓寬所需的費用。
在從工業城市轉向信息城市時,并不會產生破壞性后果。電子設施往往分散布置,甚至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并不產生污染,還能同環境相互適應,因此,有機會重新設計、規劃、創造我們的城市。
4.4 注重非物質空間規劃
信息網絡在改變有形的城市物質空間的同時,也在改變城市的無形空間,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網絡社會將會使傳統的家庭關系更加親密和睦,使鄰里關系、社區精神得到加強,而使傳統的同事、合作伙伴等工作關系有所疏遠。網絡社會將加劇城市社會的分化。信息的貧富差距將比以往財富差距更加懸殊。無論從國家、地區、城市內部來說,還是從性別、種族、受教育程度等諸多方面都有巨大的差異。城市規劃管理和決策者應該正視這個差異,努力縮小這種差距。
利用網絡技術提高規劃設計水平。虛擬現實建模語言可以實現三維信息的網上傳播,并還可實現實時三維動畫模擬。這種技術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可進行公共參與項目評議、專家評審和預景研究等,以提高規劃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 孫世界.信息化城市:信息技術與城市關系初探[J].城市規劃,2001(5)
2 劉紅,真虹.信息技術發展對械市交通客流量替代作用的定量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