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彼得·沃克 瑪莎·施瓦茨 景觀設計 極簡主義 波普藝術
" /> 關鍵詞:彼得·沃克 瑪莎·施瓦茨 景觀設計 極簡主義 波普藝術
">
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景觀中的貴族與平民——彼得·沃克與瑪莎·施瓦茨

admin 2009-03-24 來源:景觀中國網
內容摘要:彼得·沃克與瑪莎·施瓦茨同為美國現代景觀設計大師,由于對藝術與景觀的熱愛,兩人走到一起。他們都受到現代主義之后的藝術思潮影響,兩人的密切關系與共同追求,使他們的設計思想能夠相互融合,同時又各具特點。沃克在他的極簡主義園林中獲得巨大成就,而施瓦茨則創造了富有藝術性與批判精神的另類景觀,為世界景觀設計注入了新鮮血液。 關鍵詞:彼得·沃克 瑪莎·施瓦茨 景觀設計 極簡主義 波普藝術

內容摘要:彼得·沃克與瑪莎·施瓦茨同為美國現代景觀設計大師,由于對藝術與景觀的熱愛,兩人走到一起。他們都受到現代主義之后的藝術思潮影響,兩人的密切關系與共同追求,使他們的設計思想能夠相互融合,同時又各具特點。沃克在他的極簡主義園林中獲得巨大成就,而施瓦茨則創造了富有藝術性與批判精神的另類景觀,為世界景觀設計注入了新鮮血液。


關鍵詞:彼得·沃克 瑪莎·施瓦茨 景觀設計 極簡主義 波普藝術

  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誕生了波普藝術、大地藝術、極簡主義藝術、解構主義藝術等流派,這標志著藝術多元化時代的到來。


  景觀設計同樣受到這一變化的影響,從事者對傳統的造園方法提出疑問,用時代的敏銳目光重新審視現代景觀設計所面臨的問題。其中,彼得·沃克和瑪莎·施瓦茨這對夫婦以其旺盛的藝術生命力不斷地給現代景觀設計輸送新鮮的血液,使它放射著燦爛奪目的光彩。

一、彼得·沃克(Peter Walker)

  彼得·沃克1932年出生于美國加州的帕薩德納(Pasadena),1955年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景觀建筑科學學士學位,1956年在伊利諾斯大學進行景觀建筑學研究生課程的學習,1957年獲哈佛大學GSD(設計研究生院)景觀建筑學碩士學位,同年與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 Sasaki 1919-2000)共同創立了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景觀設計公司,其逐漸擴展、壯大,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景觀設計公司之一。隨后在哈佛大學GSD任景觀建筑學教師,1977—1978年任哈佛GSD城市設計專業代理主任,1978-1981年任哈佛GSD景觀建筑系主任。


  作為50年代的景觀設計師,彼得·沃克受古典主義園林影響較少,受現代主義的熏陶較多。而且隨著戰后各種藝術思潮的涌現,60年代末,沃克開始對極簡主義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對極簡主義雕塑和繪畫鐘愛有加。他不斷地收集勒維特、賈德和其他極簡主義藝術家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極簡藝術品使他認識到了將藝術與景觀結合所產生的魅力。他以后的設計始終在追求著極簡藝術中的視覺和精神詞匯與現代景觀設計的融合。


  沃克的極簡主義景觀在結構上強調集合和秩序,善于應用簡單的幾何母題,如圓、橢圓、方、三角,或這些母題的重復,以及不同幾何系統之間的交叉和重疊。材料上除使用新的工業材料如鋼、玻璃外,還挖掘傳統材質新的魅力。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被納入嚴謹的集合秩序中,水池、草地、巖石、卵石、沙礫等都以一種人工的形式表達出來,邊緣整齊嚴格,體現出工業時代的特征。種植也是規則的,樹木大多按網格種植,整齊劃一,灌木修剪成綠籬,花卉追求整體的色彩和質地效果,成為嚴謹的幾何構圖的一部分。


  沃克的極簡主義景觀并不像它表面看上去那樣簡潔。他使用的材料是豐富的、現代的,有的甚至是昂貴的。施工要求是嚴格的、精確的。金屬、反光玻璃、混凝土、鋼架、油漆都是他用來組織景觀主題的素材,其中,金屬材料的應用是沃克表達現代感最常見的手法。


  除了應用材料的豐富,還有平面的復雜。將簡單的幾何圖形,采用人工的秩序來組合、變化、復制,去統領自然的材料。如沃克在景觀設計中常用的網格疊加法,也許可以追溯到極簡主義藝術家早期作品中對網格的應用。沃克的極簡主義園林中修剪整齊的植物,幾何的、有秩序的、復雜的平面布置,以及他對昂貴材料的偏愛,對精湛工藝的苛求,所有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與古典主義園林有異曲同工之處。


  此外,將復雜、浩渺的天地萬物潛存在細微形式中的東方文化對沃克的作品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極簡主義的簡潔、單純的形式猶如中國繪畫中的“留白”,追求一種空無的境界,引發人們無限的遐想,從而使作品更有某種不可捉磨的空靈感、神秘感。1993年,沃克在日本京都市以西,為磯崎新設計的高技術中心的景觀,將日本傳統的禪宗園以現代的構圖方式進行了重新演繹。


  在沃克的作品中,還可以看到大地藝術對他的影響,可以感覺到天地神秘關聯的意識和信號,顯示出人類與環境交流的本能渴望。例如 :他的作品中致力于表現自然的謎一樣的特質,水聲、石頭的靜態與重量感、風私語般的吹動、變化的色塊和圖案、山水微光的夢幻般的霧以及不可捉摸的光。沃克的哈佛大學泰納噴泉的設計是利用新英格蘭地區的材料創造的一件能夠反映太陽每天運動及變更的藝術品。泰納噴泉由一個直徑18米的圓組成,內部由一些同心但不規則的圓來組合,每塊巨石約為1.2米×0.6米×0.6米,鑲嵌于地面之上。在石頭圈中心,有一塊直徑6米、高1.2米的水霧,這些水霧由五個同心圓環狀排列的噴嘴噴出的細小水珠組成。水霧的景觀取決于太陽和觀者間的位置關系,有時在水霧中會出現彩虹,偶爾也會出現“螢火蟲”般閃亮的小水滴。在晚上,燈光從下面反射出來,給霧及空間帶來神秘的光輝。


  彼得·沃克從事景觀設計已經有四十多年的時間,世界各地留下了他眾多的作品,現代主義藝術、極簡藝術、古典主義園林、東方園林、大地藝術都成為他設計思想的源泉。從彼得·沃克的園林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簡潔、富有秩序的現代感,也可感覺到清新、高雅的古典美,既有金屬材質的精湛工藝,也有通靈天地的自然魅力。

 



二、瑪莎·施瓦茨(Martha Schwartz)

  1978年,彼得·沃克娶了一位年輕、聰明的妻子,他的學生——瑪莎·施瓦茨。


  瑪莎·施瓦茨是一位在公共藝術領域開拓了風景園林新天地的設計師。她是景觀設計師中的另類,是一位充滿批判精神的創新家。


  1950年,施瓦茨出生于美國費城的一個建筑師家庭,從小的愿望就是成為一名藝術家。她在費城藝術學院選修課程,1973年就讀于密執安大學藝術系并獲得學士學位。這時她開始熟悉大地藝術,由此對景觀設計產生了最初的興趣。1974年她轉入密執安大學景觀設計系學習,在這期間遇到了彼得·沃克。由于兩人對藝術與景觀的共同追求,使施瓦茨找到了繼續學習景觀的意義,一年之后她獲得了密執安大學景觀設計碩士學位,并于1977年進入SWA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1990年,為了各自事業的發展,施瓦茨建立了自己的設計事務所。


  對于施瓦茨的景觀設計,我們可以從其本質和表現形式上分別予以剖析。她用現代主義理論武裝自己,其作品的本質目的是面向大眾的、平民化的,出發點或本質內涵是同于現代主義的,而在形式上保留了她作為一個藝術家的革命精神,即對原有專業原則的超越,對景觀一詞的自然化聯想的批判。

 
  首先,從施瓦茨的作品所體現的現代主義的本質精神來看,她把園林看作是建筑印記以外的任何事物——道路、高速公路、停車場,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就在我們身邊,并不一定只是劃分完整的一塊土地。

 
  從材料的應用方面來說,施瓦茨認為,景觀作為文化的人工制品,應該用現代的材料制造,并且反映現代社會的需要和價值。她還常常使用廉價的材料,從環保和預算的角度考慮,施瓦茨認為用低檔的材料創造不平凡的效果不再僅僅是一個選擇,而是必要的。此外,她憎恨虛飾,主張設計應該誠實。其實,施瓦茨用廉價的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物也是考慮到場地環境的因素,如一些屋頂花園,承重問題限制了植物的使用。


  從施瓦茨的景觀設計中,到處可見波普藝術對她的影響。玻璃、陶土罐、五彩的碎片、瓦片、人工草坪,還有隨處可見的鮮艷色彩,也許波普藝術正迎合了她在孩提時代就形成的對鮮艷色彩的偏好。 

  出于敏銳的藝術視角,施瓦茨將后現代主義的藝術思想融入作品之中,如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行為藝術等。達達主義1915—1916年產生于瑞士,其行動準則是破壞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他們主張藝術與生活沒有明顯的界限。這不禁讓我們想到施瓦茨的“面包圈花園”,將面包這種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食物作為園林造景的一部分,將生活與藝術的界限模糊掉了,用一種看似怪誕的手法創造了一種家庭氛圍。


  超現實主義是20世紀初產生于法國的一種藝術思潮,它是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其宗旨是離開現實、返回原始、否認理性的作用,強調人們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受到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施瓦茨在1987年建成的西雅圖監獄庭院(King Countu Jaihouse Garden)中搭建了一種猶如夢境、舞臺布景般的場景。這是一個用混凝土和彩色陶瓷片構筑的場地,為探訪的親友和律師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易養護的會談場所。


  施瓦茨的許多作品都是臨時性景觀或部分地使用臨時性材料構建的。這又體現了行為藝術和大地景觀藝術家對她的影響。她將景觀的建造過程看成是景觀藝術的一部分,這種景觀的稍縱即逝,使人將時間要素納入景觀的體驗之中,體現了它特殊的審美價值。如前面提到的面包圈花園,使用這種材料創作臨時花園,目的在于創作過程本身,并不是將其作為持久的景觀。


  總之,瑪莎·施瓦茨是一位景觀設計領域中的勇敢拓荒者。她用藝術的審美眼光審視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她的作品是體現現代主義本質精神的大眾藝術,是發掘城市細微空間的裝置藝術,是關注基地文脈的后現代景觀藝術,是充滿隱喻、關注人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是享受景觀變化的行為藝術,是城市中鮮艷的花朵,是隨時代跳動的脈搏。

三、彼得·沃克與瑪莎·施瓦茨的比較

  施瓦茨一直以欣賞的眼光看待沃克的作品。對藝術和景觀的熱情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在不斷探索藝術與景觀結合的道路上并肩前進著。他們同樣受到現代主義藝術的熏陶與極簡主義藝術、大地藝術的影響。


  但是兩人的設計思想卻并非完全相同,隨著各自事業的發展,他們的設計風格越來越具有個人特征,風格明顯不同。沃克的作品極力追求一種純凈、高品質的景觀面貌,猶如現代貴族般的高雅與講究。而施瓦茨園林是活潑的、親切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平民景觀。“貴族與平民”也許是一個滑稽的比喻,但筆者認為它能夠比較貼切地體現出兩人的風格。之所以這么形容,具體來說:沃克的景觀設計雖然是幾何的、注重功能的、現代感的,但是,它主要受極簡主義的影響,在其簡潔、工整構圖的背后是昂貴的材料、精湛的工藝與對細節的苛求,并不是代表現代主義為大眾的基本精神的。而施瓦茨恰恰相反,她的作品雖然絢麗奪目,但卻是廉價的材料,藝術形式是大眾化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正像施瓦茨自己說的,她的作品是現代主義的、平民化的。


  由于兩人專業背景的差異,在景觀設計的方法上也會有所差異。彼得·沃克學習景觀建筑出身,受過嚴格的專業訓練,所以不可避免地,他的園林是理性的,功能完善的,講求生態的。由于后來被極簡藝術的魅力所感染,一直探求藝術與景觀結合,但是在最初的設計分析中,是從功能、生態的角度出發的,只是最后以極簡藝術的幾何、富有秩序的形式來完成。而施瓦茨則出身于藝術家,她的身上一直散發著具有批判精神的藝術家氣息。她設計景觀的出發點是用藝術思維的方法來演繹的,是從精神到理性的過程,與沃克恰恰相反。

 

  以上比較都是橫向的,其實兩位景觀設計大師的作品平分秋色。或許可以再用一個服裝上的比喻:沃克的景觀猶如歐洲的高級成衣,精細的工藝、高雅的款式,具有恒久不變的品質 ;而施瓦茨的作品好比巴黎時裝發布會上的時裝,引領潮流、絢麗奪目,反映對社會生活變化的不斷關注。

參考文獻:
①王向榮、林箐:《西方現代景觀設計的理論與實踐》,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北京,2002。

②(美)里爾·萊威、 彼得·沃克:《極簡主義庭園》,王曉俊譯,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2003。

③(美)伊麗莎白·K·梅爾、瑪莎·施瓦茨:《超越平凡》,王曉俊、錢筠譯,東南大學出版社,南京,2003。

④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

⑤劉曉明、王朝忠:“美國風景園林大師彼得·沃克及其極簡主義園林”,《中國園林》,2000,4。

⑥蘇肖更:“一個離經叛道者——瑪莎·施瓦茨”,《中國園林》,2000,4。

⑦http://www.marthaschwartz.com

⑧http://www.pwpla.com

崔亞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給Ta打個賞

11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a在线视频| 玉蒲团2之玉女心经| 男女拍拍拍免费视频网站|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av无码国产在线看免费网站| 日本bbw搡bbbb搡bbbb|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狠狠| 深夜A级毛片视频免费| 啦啦啦在线观看视频直播免费| 野花香社区在线视频观看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一出一进一爽一粗一大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视频天天射|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AV片国产 | www.jizzonline.com|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砖码砖专区| 羞羞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a级特黄的片子视频免费| 欧美影院网站视频观看| ts人妖系列在线专区| 国产免费播放一区二区| 狼友av永久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最大av|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不卡| 五月开心激情网| 免费观看欧美一级特黄|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rrrr片| 97色在线观看| 免费播放特黄特色毛片|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成人免费a级毛片无码网站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