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北大街100號(北樓)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一層 Email:info@landscape.cn
Copyright ? 2013-2022 景觀中國(www.36byz.com)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68035號 京公海網安備 110108000058號
演講人:邁克爾•F•古特柴爾德 |Michael F. Goodchild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地理學名譽教授
演講主題:地理設計展望
我在這里想談一談地理設計的能為我們——尤其是學術界——帶來的益處,以及這一概念廣闊的背景。關于地理設計的概念的闡述有多種版本,我想再次復述一下卡爾•斯坦尼茲的對其非常精練扼要的定義:地理設計即為用設計來改變地理。在我看來地理設計包含幾個要點:GIS只是表述現狀,而地理設計則是表述將來會如何。杰克•丹杰蒙德(Jack Dangermond)則認為:地理設計是對于自然的設計。這些闡釋讓我們能認識到,GIS是將地理學與設計結合起來的橋梁,在卡爾的定義中,地理學的概念要更為廣義。地理設計是對這個世界的一種干預方式,它理所當然是景觀設計的一部分,但依照傳統的觀點來看,景觀設計并未被視為一種科學,或者卡爾所說的地理學的一部分。
從概念草圖到設計,再到反饋這樣的流程已被視為地理設計的本質,反饋這一流程得到了GIS技術的極大支持。這里,我將列舉我所在的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開展的“海洋草繪”的案例,在這個項目中我們對海洋環境進行了設計,關注于在圣巴巴的內陸與島嶼之間的航道中船舶的流動問題,這些航道是來自深圳、釜山以及其他亞洲港口的大型船舶最低廉的路徑,但其對于鯨魚帶來了侵擾——尤其是藍鯨,這一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造成沖撞,或致死。我們利用GIS對海上航道進行了評估,并通過互聯網將科學家、決策者、全球居民、設計師集合在一起,我們旨在平衡航海運輸與環境保護。所以,從GIS的角度來看,地理設計包含兩個緊密聯系的方面,一方面是記錄,另一方面則是分析、評估、預測、修正、改善。前者由美學、人文主義所主導,后者則以科學主義為核心。
地理設計的前景如何?對我而言,地理設計是人文與科學之間的橋梁,試圖在決策的過程中融入科學知識。換言之,就是讓科學知識能與真實的世界聯系起來,讓美學與科學聯系起來。但這一愿景并非如此的簡明,依循傳統的學術構架,將不同方面的人士整合起來非常困難。因此,我們需要用一種共同的語言來溝通。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文理學院的組織架構可以作為一個例子,該學院擁有一位院長,各個學科擁有其不同的系主任。我們希望能將不同的學科連接起來,但事實上,對于教職員工而言文理學科這兩套系統并沒有交集,人文學科著書更為重要,但對于科學學科而言發表文章更具意義。一個研究者如果他研究的領域并非這個學科中的核心,他是否就會喪失晉升的機會?因此,我們需要形成一種向心力,這也是我們必須去跨越的一個障礙,也是我們期望達到的目標。在學生的培養方面,我們應提倡通識教育。
早在1959年,一位作家查爾斯•珀西•斯諾(Charles Percy Snow)就撰文來談到文理學科之間缺乏共同語言的問題,這一老生常談為何要重新提起?地理設計是有未來的還是會胎死腹中?原因在于,環境變化在日益加速,設計已成為我們當今社會不可或缺的角色。歐洲、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所犯的錯誤,不應該再次發生。所以在地理設計時代我們應前瞻性地思考未來究竟在哪里?在今年6月15日的《紐約時報》刊登的文章中指出,中國大規模的農村人口向城鎮人口的轉移將會持續,這對于地理設計的需求將是巨大的,不僅僅是需要建設大量的建筑與基礎設施,也包括為人民創造新的生活環境。在重慶規劃館看到的一張圖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展示了重慶城市建設的勃勃雄心。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地理設計在于它能為設計的藝術與科學都提供支持,GIS能為雙方提供一種共同的語言,越來越多的在人文學科中的空間語言與我們在GIS科學中所使用的語言是共同的。
但我們如何實現將這一切轉變為現實呢?首先,是需要繼續發展工具,包括美學方面的繪圖、可視化工具,科學方面的分析及模擬工具。以及建立起一種共同的空間語言,并通過互聯網建立起同步或不同步的合作。其次,是構建學術界內部的聯系,削弱學科的中心性。我們應該意識到空間思維是一種獨特的視角,不僅是對于地理設計而言,也不僅是對于GIS而言,對于所有學術研究而言都是如此。
總的來說,地理設計是美學和科學之間的聯姻。但這樣的聯姻并不容易實現,我們需要跨越傳統的學術構架的藩籬。地理設計其實是對當代問題的反映,支撐地理設計的是空間思維,這一共同語言將美學和科學連接起來。